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1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182篇
安全科学   73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285篇
综合类   1834篇
基础理论   162篇
污染及防治   121篇
评价与监测   202篇
社会与环境   117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区域水环境污染预警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深入分析水环境污染预警系统的目的,结构,实现以及各子系统的耦合,提出区域水环境污染预警系统应由区域内多个主要预警中心组成,每个预警中心包括通讯子系统,技术支持子系统,应急风险分析和决策支持子系统等。区域水环境污染预警系统的实现由实时处理和离线处理2个部分组成,前者包括现场流量,蒸发,降雨实时信息的收集,数据的传递和接收,预警模型计算和输出,决策管理,后者包括历史数据和区域特征输入,预警模式选择;参数率定等。目前建立预警系统面临的主要困难在于实时信息的获取和系统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相应地,对系统的持续改进也就是要加强信息交流,提高模型的识别能力,扩展系统的评价与决策功能等。  相似文献   
52.
许碧端 《福建环境》2001,18(3):9-11
回顾了“九五”以来福建省水环境保护取得的成绩,分析了水环境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十五”期间加强水资源及水环境保护的有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3.
水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水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本质、特征出发,概述了当前研究方法及定量化研究程度,进一步指出了当前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4.
55.
国家“十一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战略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家环保总局和有关部门已经完成重点流域“十一五”水污染防治规划制定工作。该规划分析了目前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和水污染物排放现状,提出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目标和指标,确定了“十一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4项重点任务,估算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投资需求.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和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56.
高久安 《环境科技》2006,19(Z1):156-157
针对目前淮河流域水环境的污染状况,分析了造成污染的原因,并提高了治理污染的对象.  相似文献   
57.
58.
水环境中重金属的生物毒性预测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发展的几种金属生物毒性预测模型,如FIAM、GSIM和BLM等模型。金属与生物有效性和毒性之间的关系,是制定金属的水质标准的依据,随着对金属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和毒性关系研究的深入,产生了很多的机理描述模型。描述金属与生物作用的现存模型有多种,分别从多种角度解释了环境因素对金属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毒性的影响,各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给出重金属的生物毒性信息,但都存在缺陷,不能完全替代毒性实验。建立合理的金属毒性预测模型,为建新的水质标准提供依据,正是国际环境界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59.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1)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0.
长荡湖水环境现状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荡湖为太湖流域一过水型、浅水草型湖泊 ,受过水水质和湖内水产业的过度开发 ,造成湖水质量逐年下降 ,湖水质量已处于Ⅴ类和富营养状态。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