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87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71篇
综合类   409篇
基础理论   54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以保护新疆绿洲灌区农业生态环境为出发点,综合分析了新疆绿洲灌区目前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宏观层面提出了保护新疆绿洲灌区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32.
为了从机理上研究中式烹饪的产污规律,本文引入“单元操作”对中式烹饪进行产污解析.中式烹饪的典型过程可以总结为开放容器中的小尺寸颗粒食品与液体混合加热过程,食品成熟是烹饪中温度一时间积累的结果.建立温度一时间的产污响应模型,同时利用“等效点”理论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热处理过程产污当量的估算问题.这对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为制定食品加工过程产污系数和优化烹饪工艺降低污染负荷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33.
转炉炼钢大气污染环境评价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转炉炼钢大气污染环境评价的关键问题,以某大型钢铁集团炼钢厂扩建项目为基础,分析了该类建设项目工艺流程和产污环节;确定了转炉炼钢的重点污染因子是粉尘、烟尘和SO2等.通过对转炉炼钢烟尘治理措施的有效性分析,得出了该扩建项目大气污染物粉尘、烟尘和SO2等能达标排放并满足总量控制指标,符合清洁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534.
针对小型火力热电厂中小吨位燃煤锅炉应用现状 ,结合固体燃煤燃烧的机理 ,在详细分析常见锅炉工作原理和燃烧反应特性的基础上 ,提出了用水蒸气促燃降污节能的理论 ,水蒸气介入后促燃化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的建立 ,证明了这一理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35.
改进型升流式固体反应器处理猪粪污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传统升流式固体反应器(USR)进行改进,反应器内设置专用搅拌器,搅拌器间歇开启,在保留USR各项优势的前提下,使料液与厌氧微生物接触更充分,反应温度更均匀,提高产气率,同时还解决了传统USR的“结壳”问题,提高了反应器的传质效率、甲烷产气率和COD去除效果。进料含固量在12.1%时,水利停留时间为17 d,反应器最高容积负荷达到4.9 kg COD/(m3·d),产气速率为2.55 m3/(m3·d),产气率达到0.359 m3/kg干猪粪。  相似文献   
536.
姜华  吴静  吕连宏 《环境保护》2022,50(5):40-44
我国对推进碳达峰工作作出了全面细致的总体部署,提出实现“双碳”目标应坚持全国统筹,同时提出各地区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分类施策,梯次有序推进碳达峰。本文在系统分析如何理解坚持全国各地统筹有序实现碳达峰的基础上,从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根本保障、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发展格局要求区域协同发展与协同减碳、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各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内生动力不足、碳排放特征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各地实现碳达峰的路径各不相同四个方面分析了为什么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有序实现碳达峰。应从加强区域低碳发展协调力度、优化区域低碳能源生产与供应格局、推动重点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开展区域协同减碳和梯次达峰试点、强化城市和乡村低碳发展协同几方面持续发力,统筹有序实现碳达峰。  相似文献   
537.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2021年12月28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简称《规划》)。本文就“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跨越提升”“提高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保证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等“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总体思路进行了深度解读,对《规划》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并就“十四五”时期碳监测评估、PM2.5和O3协同控制追因溯源监测、水生态监测、土壤与地下水监测、生态质量监测评价、智慧监测等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538.
熊华文 《环境保护》2022,50(1):35-40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发展阶段针对新形势、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实现“双碳”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同时面临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两大战略任务,在这一背景下减污和降碳是彼此牵引、互相促进、有机统一的关系,需要同步推进,实现协同增效。由于CO2与污染物排放同根、同源、同过程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能源领域,本文提出能源领域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主战场。在此基础上,从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工业部门、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六个方面提出了以全方位能源转型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539.
张延松 《重庆环境科学》1995,17(6):28-30,51
给出了颗粒在离心力作用下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在其在设计装置时的应用,还给出了实际脱污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540.
1科学发展观开始发挥作用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充分总结了“九五”期间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针,依据环保法规淘汰重污染的落后工艺设备,取得空前节能减污效果的经验以及近年来为追求CDP政绩又大搞开发区等门面工程,引发高能耗、重污染企业复活和带来能荒的教训,明确提出了新的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