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84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缺镁胁迫对普通小球藻光合生理及油脂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球藻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它在生产微藻燃料、提取生物活性物质以及水环境修复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因此研究小球藻的生理生化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镁离子在微藻的生长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叶绿素结构的中心原子,还是一些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的辅因子.采用批次培养的方法,在对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光合自养培养过程中,研究了在缺镁胁迫条件下的普通小球藻的光合生理及油脂积累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缺镁胁迫条件下,普通小球藻的生物量、蛋白含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分别降低了20%、43.96%、27.52%、28.07%,而总油脂含量增加了19.60%;普通小球藻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降低了22.54%,而非光化学淬灭qN显著高于正常培养条件.本研究结果表明缺镁胁迫抑制了普通小球藻中叶绿素的合成,从而影响了光合作用的进行,导致普通小球藻生长受到抑制、蛋白质合成受阻,从而使其碳同化进入油脂的合成代谢,增加了普通小球藻油脂含量.  相似文献   
82.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5):I0012-I0013
天津滨海新区九三集团天津大豆科技有限公司是滨海新区设备先进、管理规范的现代化油脂加工企业.2013年公司加工大豆163.23万吨.工业总产值65.89亿元,能源消耗总量4.63万吨标煤.公司注重科技发展.积极导入先进能源管理体系.全面实施能源综合利用工程.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3.
产油微藻的高效回收是限制利用微藻生产生物柴油的瓶颈问题,其中生物促沉降成为研究的热点,然而通过磷源调控微藻的生长、产油和生物絮凝等特性的研究尚较稀少.选择4组(无机磷酸盐(IP)、环核苷单磷酸盐(cNMP)、非环核苷单磷酸盐(NMP)和其他有机磷酸盐(OP))共59种不同的磷源,用以培养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并对其生长、产油、细胞沉降及胞外聚合物的组分进行研究,发现IP组对Chlorella pyrenoidosa的生长促进作用最高(藻密度平均达2.92×108cells/mL);OP组培养的藻细胞含油率达到了17.45%,高于其他3组;而cNMP组的平均沉降效果最好,可达13.79mm/min.综合来看,亚甲基二磷酸、磷酸三乙酯和6-磷酸葡萄糖是用以Chlorella pyrenoidosa产油培养综合效益最好的3种磷源.  相似文献   
84.
废弃餐饮油脂的资源化利用是关乎公众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废弃餐饮油脂炼制生物柴油的环境效益尚不明晰、国家政策模糊,相关产业发展滞缓.本研究以国内废弃餐饮油脂炼制生物柴油的典型企业为例,利用GaBi软件对废弃餐饮油脂的收集、预处理、酯化和运输等过程全生命周期阶段的资源环境影响进行系统核算,评估其环境效益,以期为国家生物柴油行业发展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酯化阶段的环境影响最大,各指标占比为52.91%~96.05%,其环境影响主要是由燃煤、用电和甲醇消耗引起;②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燃煤、用电、甲醇消耗和收集距离的变化对整个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结果有着较大影响;③废弃餐饮油脂炼制的生物柴油生命周期化石能源消耗16406 MJ·t~(-1)、温室气体排放815 kg CO_2 eq·t~(-1),与石化柴油相比,具有较好的节能和温室气体减排效益.  相似文献   
85.
位文倩  孙昕 《环境化学》2023,(2):646-657
对栅藻分别进行自养和菌藻共培养.自养利用BG11液体培养基,菌藻共培养则采用生活污水,对生活污水I和生活污水Ⅱ进行高压灭菌和未灭菌处理.测定栅藻的生长、去除污水中氮磷能力、甘油三酯积累、光合作用和菌群多样性等.结果显示,自养比菌藻共培养表现出更高的生长速率和更多的色素含量,但菌藻共培养条件下有更高的氮磷去除和油脂积累.特别是生活污水Ⅱ中,甘油三酯浓度比自养提高了140.05 mg·L-1、107.65 mg·L-1,总脂含量分别提高了6.62%、19.46%,但在自养情况下碳水化合物含量达到了45.05%.菌藻共培养中氮磷的去除率较高,其中氨氮的去除率均达到了90%以上.利用高通量测序对未灭菌污水的菌群多样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YG-2群落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最高,对于抵抗外界环境变化较有利.主导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有助于污染物的降解.脂质积累较多的污水中菌群物种组成相对丰度在脂肪酸合成起始途径、脂肪酸延伸饱和、霉菌酸盐生物合成等脂肪酸生物合成的二级途径都较大,说明细菌对脂肪酸...  相似文献   
86.
家庭烹饪油烟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种家常菜烹制过程排放油烟中固态和气态污染物的排放浓度,以及4种不同型号吸油烟机对固态污染物的净化效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烹制不同菜品时,ρ(油脂)平均为0.41~7.71 mg/m~3,ρ(颗粒物)平均为2.28~13.15 mg/m~3,ρ(VOCs中烃类)平均为121.97~518.32μg/m~3,ρ(醛酮类)平均为288.8~1 361.6μg/m~3,以非甲烷总烃代表的ρ(VOCs)平均为1.13~13.46 mg/m~3(以碳计),以上结果的上限值均在烹制烹炒类荤菜(尖椒炒肉)时发生。从VOCs组分分布看,烃类污染物的排放以烷烃和烯烃为主,醛酮类污染物的排放以甲醛、乙醛、丙酮、丙醛、丁醛和正戊醛为主。此外,不同型号吸油烟机对各种菜品油烟中油脂的平均净化效率为63.84%~83.52%,对颗粒物的平均净化效率为61.02%~67.50%,且侧吸式吸油烟机较欧式吸油烟机净化效率高。  相似文献   
87.
能源植物黄连木油脂及其脂肪酸含量的地理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新村  牟洪香  菅永忠 《生态环境》2010,19(12):2773-2777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生物柴油木本能源植物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研究了其油脂及其脂肪酸质量分数的地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黄连木果实与种子油脂质量分数随着地理经度和纬度的增加而降低,果肉油脂质量分数随着地理经度的增加而升高,而其纬向变化不显著。黄连木油脂中的脂肪酸有棕榈酸(C16:0)、油酸(C18:1)、亚油酸(C18:2)、棕榈油酸(C16:1)、硬脂酸(C18:0)、亚麻酸(C18:3)、花生酸(C20:4)等7种,其碳链长度集中在C16~C18之间,非常适合用来生产生物柴油。棕榈酸质量分数随着地理经度和纬度的增加而升高;油酸质量分数随着地理纬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其经向变化不显著;亚油酸质量分数随着地理经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地理纬度的增加而升高;棕榈油酸质量分数随着地理纬度的增加而升高,而其经向变化不显著;硬脂酸和亚麻酸质量分数随着地理经度和纬度的增加而降低;花生酸质量分数随着地理经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其纬向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88.
为开发微生物油脂资源,从富含油脂的土样中分离获得一株产油脂微生物——深黄伞形霉(Umbelopsisisabellina)华2-1,油脂含量达48.60%.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方法,对深黄伞形霉华2-1的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优化的培养条件为:葡萄糖100 g/L,酵母粉3 g/L,接种量为20%,初始pH值为5.0~6.0,MgSO4.7H2O和KH2PO4的添加浓度分别为0.5 g/L和2 g/L,培养温度为31℃,最佳发酵培养时间为168 h.华2-1在优化发酵条件下可获得菌体生物量、油脂产量和油脂含量分别为45.86 g/L、24.47 g/L和59.53%,较优化前分别提高了21.48%、33.42%和22.49%.因此,深黄伞形霉华2-1作为微生物油脂生产的新资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9.
从马尾松根、茎、叶分离出21株内生真菌,应用酸热法提取4株优势菌株油脂,测定油脂含量,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油脂组分.结果表明:4株马尾松内生真菌均含有油脂,油脂含量均达20%以上,最高含量达30.13%.4株菌都含有脂肪酸,且均占油脂提取物的64%以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达46%以上.油脂组分主要为棕榈酸酯、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反油酸等,其中油酸含量最大,达42.08%.因此,马尾松内生真菌可作为一种新的微生物资源用于微生物油脂生产,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
建立了食用油脂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方法.样品以环己烷-乙酸乙酯(1∶1,V/V)提取后,经GPC净化,有效地除去了样品中的脂质类物质所带来的基质干扰,净化液进行GC-MS分析,内标法定量.加标水平为1、2、10μg·kg~(-1)时,PAHs的回收率为80.6%—106.7%,相对标准偏差为1.3%—13.4%.16种PAHs的检测限为0.11—1.1μg·kg~(-1),在1.0—50.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