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3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07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06篇
综合类   928篇
基础理论   91篇
污染及防治   62篇
评价与监测   75篇
社会与环境   74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61.
张建华  殷鹏  张雷  尹洪斌 《环境科学》2023,44(2):828-838
底泥疏浚对湖泊内源削减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富营养化湖泊内源治理的重要技术之一.以太湖疏浚区为对象,估算了近十余年疏浚对内源负荷的削减量,并评估了太湖北部竺山湖和梅梁湖的底泥疏浚效果.结果表明,太湖累计疏浚的4 200万m3底泥,共计清除了底泥中氮约6.26万t,总磷约1.83万t,有机质约117万t,相当于清除了蓄积于底泥中二十余年的外源污染物输入量.对于外源控制较好的梅梁湖,底泥疏浚后5 a内水质改善明显,随后出现反弹,但仍有效削减了表层底泥总氮和总磷含量.相反,对于外源输入仍较大的竺山湖,疏浚十余年后,底泥内源又回复到浚前水平.对竺山湖疏浚区开展了长达6 a的底栖生物群落跟踪评估,发现疏浚初期对底栖生物群落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浚后2 a,底栖生物密度与生物量等指标已接近浚前水平. 6 a后,疏浚区与未疏浚区的底栖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已无差别.结果也表明,底泥疏浚对湖体内源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且疏浚效果维持程度与外源输入强度密切相关.此外,长期来看,疏浚区底栖生物群落依靠自恢复能力可达到浚前水平,疏浚不会对底栖生物群落结构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62.
刘军 《绿色视野》2014,(6):60-62
因于诱惑,我独自去了一趟香格里拉的属都湖。属都湖位于香格里拉县城东北方,是香格里拉旅游县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在藏语中,“属”意为奶酪,“都”意为石头。传说古代有一位高僧云游到此,牧民给他供奉奶酪,他见属多湖牛场的奶酪很结实,如同石头一样,大喜,于是祈愿道:“愿这里的奶酪永远如同石头一样的结实”,属都湖由此得名。  相似文献   
163.
正本文以太湖西岸宜兴段湖滨带为研究对象,对沿岸水域水质进行采样分析,并对太湖西岸宜兴段湖滨带水质进行分区段研究,为有效地保护西太湖湖滨带生境提供参考。太湖滨湿地是湖泊湿地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湖泊的湖滨带,是湖泊与其周围环境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通道,具有固岸护岸、拦截径流污染物、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景观美学等方面的价值,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保护屏障。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湖滨带是湖泊水体中最易污染的区域。  相似文献   
164.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创办于1992年,由"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联合主办。刊物立足于长江流域,面向国内外,围绕长江流域的资源开发与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河流流域综合管理、湖泊富营养化、湿地恢复与保护、自然灾害等重大问题,报道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相关工作的科研人员、决策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等。  相似文献   
165.
生态用地在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星云湖流域为研究区,运用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从水土保持、地质灾害规避与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资源安全4个方面,构建了流域重要生态用地识别指标及其识别方法,并识别出流域重要生态用地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加权叠加模型更适用于高原湖泊流域重要生态用地识别;(2)根据生态用地重要性分为核心型、辅助型、过渡型和非重要生态用地,面积分别为75.98 km~2、105.05 km~2、89.47 km~2和65.11 km~2,分别占流域生态用地总面积的22.64%、31.30%、26.66%和19.40%。识别结果能较好地反映重要生态用地维护流域的生态安全。以星云湖流域作为高原湖泊流域的典型,为高原湖泊生态保护提供科学方向,以期协调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6.
地球上所有生命(包括人类)的生存都依赖于充足的纯净水源。湖泊水占地球表面液态淡水资源的90%以上,作为淡水资源的重要载体,湖泊在全球淡水资源中具  相似文献   
167.
影响淀山湖水质变化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1996-1998年淀册湖全湖水质均值变化情况作了评述,对影响淀山湖水质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针对淀山湖水质受到太湖来水水质影响的情况,提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大保护淀册湖水质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8.
2005年11月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发生后,松花江流域水环境安全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多次对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认真落实治污规划,加大治理力度,严格依法监管,扎扎实实地抓,持之以恒地抓,务求取得明显成效,造福沿江人民群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三省(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让松花江休养生息的政策措施,让松花江成为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示范区的战略构想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69.
科技潮流     
《环境工作通讯》2008,(11):69-69
微生物资源循环技术将餐厨垃圾变废为宝;用微生物为湖泊清污武汉9个湖泊水质变清;  相似文献   
170.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应用遥感技术对湖泊富营养化监测及评价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广泛的收集和分析,简述了湖泊富营养化遥感监测的基本原理,总结了湖泊富营养化多光谱遥感与高光谱遥感成果,提出了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