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47篇
基础理论   19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将风险管理理论与外来生物入侵风险分析相结合,借鉴食品质量控制中的关键点控制原理,提出了防止外来生物入侵风险的关键点控制方法。针对人类有意引种、随人类活动无意引入以及自然传入3类外来生物入侵的传入途径,在入侵途径上确定若干个风险控制关键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小外来生物的入侵风险,提高我国在防止外来生物入侵方面的管理与控制效率。  相似文献   
12.
要闻     
《环境教育》2015,(Z1):66-67
<正>社会组织可提起环境污染诉讼立案受理难、证据收集难、判决执行难……环保公益诉讼有法可依但有法难依的窘境有望缓解。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社会组织可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可跨行政区划管辖,同一污染环境行为的个人私益诉讼可搭公益诉讼便车。该司法解释6日起施行。《北京晨报》外来物种入侵我国形势严峻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我国已成为遭受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国际上最具威胁性  相似文献   
13.
米草属植物是目前我国沿海地区最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已经严重威胁海岸带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明确我国黄海北部庄河沿岸米草属植物的种类,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本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物种鉴定。以植物新鲜叶片的总DNA为模板,采用引物S65-F(5’-ACACTACCCTGATCATCCTCT-3’)与S65-R(5’-TCTGGCTGGATTGTTGTCTGT-3’)进行PCR扩增,采用通用引物ITS1(TCCGTAGGTGAACCTGCGG)和ITS4(TCCTCCGCTTATTGATATGC)同时进行扩增进而验证鉴定结果,确定黄海北部庄河沿岸米草属植物种类为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鉴于大米草入侵会对沿海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造成诸多影响,建议地方政府强化对大米草的防治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大米草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作物潜在生物入侵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们把转基因植物看作是一个引入到生态系统中的外来种.因为它是自然界中本来并不存在.完全是人工制造出来的。外来种对全球经济和环境的影响.有的是有益的.有的既无益也无害.而有更多的外来种则是有害的。当外来种进入一个过去不曾分布的地区.并能存活、繁殖.形成野化种群.其种群的进一步扩散已经或将造成明显的环境和经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生物入侵管理体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北半球第一.由于中国人口众多、经济高速发展,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威胁,而生物入侵是其主要威胁因素.2001-2003年,原国家环保总局进行全国外来入侵物种调查,发现全国有283种外来入侵物种.2003年农业部统计,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有400多种,其中危害较大的有100余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我国就存在50余种,造成每年至少1000亿元的经济损失.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外来入侵物种中的46.3%已侵入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6.
海南鹦哥岭的外来植物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鹦哥岭外来植物的调查,以及外来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原产地、生长型、生境和危害程度等的分析,阐明鹦哥岭的外来植物现状及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表明:共有53种外来植物,约占鹦哥岭种子植物总数的2.73%,主要来自新大陆热带地区(35种)。其中草本(36种)和灌木(13种)占优势,藤本(3种)和小乔木(2种)相对不明显。外来种对鹦哥岭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对人为干扰严重的生态系统影响较大。最后对外来植物进行评估,并提出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不同生境薇甘菊土壤种子库与幼苗库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定点取样与萌发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云南德宏州陇川县不同生境薇甘菊入侵地区的土壤种子库与幼苗库的特征.结果表明,根据土壤种子库萌发后的植物鉴定结果,橡胶林、林地、灌丛、草地和河岸边这5种生境共统计到40种植物,隶属18科.不同生境薇甘菊入侵群落的物种组成、种子萌发特性与空间分布及其幼苗库存在明显差异,橡胶林、林地、灌丛、草地和河岸边的薇甘菊种子密度分别为75、109、165、124和53粒·m-2,且各生境间差异显著(P<0.05).室内萌发试验表明,薇甘菊土壤种子库萌发时间持续8周,其中第3~5周的萌发速度最快;土壤垂直方向上,0~2、>2~5、>5~10 cm深度土层薇甘菊种子分别占0~10 cm土层种子总数的81%、17%和2%.野外薇甘菊土壤幼苗库萌发时间持续6个月(5-10月),其中6-8月萌发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8.
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的入侵机制及综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分析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入侵机制并探讨其防治方法,指出空心莲子草的成功入侵与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如无性繁殖、较强的表观可塑性、广泛的适应性、强大的抗逆性等密切相关,其次与生境的可入侵性、人为干扰等外在因素也息息相关。应将人工防除与化学、生物防除手段相结合,加强区域间管理,适时适地采取最佳防除措施。需加强入侵种空心莲子草与本地种的竞争关系研究,运用本地种防止其入侵。  相似文献   
19.
生物入侵:无声的灾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入侵--世界性难题 生物入侵是世界性的难题,据最新研究表明,在全世界濒危物种名录中的植物,大约有35%~46%是由外来生物入侵引起的,生物入侵已成为导致物种濒危和灭绝的第二位因素,仅次于生存环境的丧失.  相似文献   
20.
裂叶牵牛浸提液对几种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了裂叶牵牛[Ipomoea hederacea(L.) Jacq]水浸提液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n L.)、白菜(Brassica pekinenss Rupr.)、早熟禾(Poa angustifolia Linn.)、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质量浓度为0.04 g·mL-1,0.08 g·mL-1,0.16 g·mL-1的裂叶牵牛水浸提液对小麦、白菜、早熟禾、鸡冠花均有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着裂叶牵牛水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2)质量浓度为0.16 g·mL-1的裂叶牵牛水浸提液对四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很强的化感作用,SE值均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