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5篇
安全科学   54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684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47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2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The concentrations of Cu,Pb, Zn and Cd 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Minjang Estuary-Mazu and Ziamen-Jinmen sea areas of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1995-1996.The concentration ranges of Cu,Pb ,Zn and Cd in the Minjiang Estuary-Mazu sea area were 16.4-37.2,33.4-69.6,92.1-128,0.087-0.036mg/kg(dry wt.),respectively; those for Xiamen-Jinmen sea area were 11.0-24.5,36.0-80.3,77.5-161,0.135-0.285mg/kg(dry wt.), respectively.The concentration and distributions of Cu,Pb,Zn and Cd in surface sediments of Minjiang Estuary-Mazu and Xiamen-Jinmen sea areas we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alues of Zn and Pb exceeded those of sediment quality criteria.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Cu in Minjiang Estuary-Mazu sea area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Xiamen-Jinmen sea area.The obviously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Cu,Pb, Zn and Cd were found at outlets of Minjiang and Jiulong River.From the estuaries to open sea, the concentrations of Cu, Pb,Zn and Cd had a decreasing trend, and then elevated in the sea areas near Mazu and Jinmen, suggesting that Cu,Pb,Zn and Cd in Minjiang Estuary-Mazu and Xiamen-Jinmen sea areas may come from both the mainland and Taiwan of China.  相似文献   
42.
南沙龙穴岛基围鱼塘死鱼事件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环境科学》2003,18(3):26-28,42
  相似文献   
43.
象山港海域富营养化与赤潮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 2 0 0 0年 5月 2 4日至 6月 7日对象山港口门附近海域由原甲藻和多甲藻引发的赤潮进行跟踪监视监测的资料 ,用相关分析的方法探究了赤潮发生时各水化要素间的关系 ,分析了象山港海域富营养化的程度、范围、形成原因及其与赤潮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赤潮发生期间 ,水体中赤潮生物———原甲藻数量与溶解氧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多甲藻和裸甲藻数量与无机氮呈现明显的负相关 ,可见此次赤潮是以无机氮为营养盐主要限制因子。象山港海域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现象 ,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4.
秦皇岛沿岸富营养化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根据1986~1990连续5年、每年3次的监测资料,以COD、无机氮、无机磷为指标,尝试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秦皇岛沿岸富营养化水平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沿岸海域枯水期已这富营养水平,丰水期、平水期水质较好。N/P比值表明,无机氮是限制性因子。  相似文献   
45.
对北黄海丹东近岸海域海水污染源、监测点位设置、监测频次基本情况的调查的基础上,采用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运用综合污染指数法、污染分担率法,对2002年2004年三年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了评价分析,分析表明,北黄海丹东近岸海域水质主要污染物监测指标的平均值都达到Ⅱ类和Ⅳ类环境水质标准,并接近Ⅰ类水质标准,水质状况良好,但有受到污染的趋势。为确保海域水质不遭到污染和破坏,保持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结合丹东地区实际情况,提出水质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6.
连云港近海海域水质状况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海海域水环境对沿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1997~2005年连云港近海海域水质监测资料,对海域的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pH、DO和COD年际变幅不大且符合GB3097-1997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1998-2002年油类含量超出国家二类水质标准,虽然近几年污染减弱,但总体来看,油类已成为该海域的主要污染物;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虽然没有超出二类标准,但逐年有上升趋势;NO3-N和NO2-N的全年最高值多在8、9、10月,与该季节河品泄洪将大量营养物质带入大海有关,有可能引发赤潮,应引起相关部门注意.  相似文献   
47.
宁波大榭岛邻近水域生态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大榭岛附近海域水环境因子的调查和评价,发现该海域呈富营养化状态,无机氮、无机磷的含量已达发生赤潮临界条件,但与大榭岛开发前相比,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结构组成及优势种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97~3.00和1.98~2.75,平均值分别为2.27和2.35.  相似文献   
48.
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方法对厦门西海域超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周年变化特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厦门西海域典型测站的超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群落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组成;厦门西海域超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群落遗传结构和主要类群组成季节性变化显著:不同典型测站之间的超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群落遗传结构的周年变化特征相似;不同典型测站之间的超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的类群组成也很相似,由绿藻、Stramenopiles、定鞭金藻、甲藻、未确定类群(unidentified groups)和其他类群组成.  相似文献   
49.
浅谈秦皇岛近海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使海域的生态良性循环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秦皇岛近海海域生态 环境存在的严重问题,从多方面,不同角度,对该海域的生态保护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0.
2006年11月15日,在日本北部的千岛群岛海域当地时间晚20时15分左右(北京时间19点15分)发生里氏8.1级强烈地震。震后不久,日本相关机构紧急行动。应对地震可能造成的海啸灾害。当地时间晚上20时29分,日本气象厅就向北海道太平洋沿岸东部及鄂霍次克海沿岸发出海啸警报,提醒居住在这些地域沿海的居民立即到安全的地方避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