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7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59篇
安全科学   60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250篇
综合类   1091篇
基础理论   49篇
污染及防治   49篇
评价与监测   300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2017年汾渭平原东部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度集中的煤炭产业和繁忙的交通运输使得汾渭平原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利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大气环境监测资料,以统计的方法分析了2017年汾渭平原东部三门峡市、运城市、渭南市、洛阳市的颗粒物质量浓度演变特征,并与北京市开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2017年汾渭平原东部颗粒物污染形势较为严峻,ρ(PM2.5)年均值范围为61~75 μg/m3,高于北京市(58 μg/m3),ρ(PM2.5)/ρ(PM10)范围为0.47~0.57,远低于北京市的0.66,说明汾渭平原东部一次颗粒物的贡献更为显著.②与北京市相比,汾渭平原东部重污染有效时数较长,在三门峡市、运城市、渭南市和洛阳市出现PM2.5重度及以上污染过程的时数分别占全年总时数的6.56%、8.91%、9.23%和9.10%.但由于汾渭平原东部重污染期间颗粒物质量浓度较北京市低,因此造成汾渭平原东部和北京市重度及以上污染过程中颗粒物质量浓度平均值在颗粒物质量浓度年均值中占比基本相同.③汾渭平原东部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周变化特征与北京市有显著区别.④重污染期间,汾渭平原东部ρ(PM2.5)和ρ(PM10)的日变化特征与ρ(SO2)相同,均呈白天高、夜间低的特征,而北京市ρ(PM2.5)和ρ(PM10)的日变化特征与ρ(SO2)相反,呈白天低、夜间高的特征,说明汾渭平原东部特殊的能源结构、边界层动力演变和局地环流造成高架点源对重污染期间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影响较显著.研究显示,汾渭平原东部应该加强重污染期间高架点源的管控.   相似文献   
992.
刘枢 《环境保护科学》2020,46(2):109-112
2019年春季辽宁省出现了一次长时间、大范围的空气质量重度污染过程,为进一步了解此次环境空气重度污染过程的预报情况,对CMAQ模型、REG模型和人工订正法在此次污染过程中的污染等级和AQI范围的预报准确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工订正法未来24 h跨级预报准确率最高,72 h最低;AQI范围预报中,人工订正法在未来24和72 h均值预报中准确率均为最高,48 h预报REG模型准确率最高,CMAQ模型均为最低;各预报方法在污染过程前期、后期的预报准确率均高于污染过程中期。  相似文献   
993.
基于卫星遥感资料、再分析数据、数值模式和中国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了2018年4月1~4日中国西北地区一次典型的沙尘爆发、输送过程,并探讨了该次沙尘事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次沙尘事件主要是由冷锋和大风引起的,分为两个阶段:4月1~3日,翻越天山和绕流而至的冷空气与该地暖空气交汇形成冷锋,引起塔克拉玛干沙漠起沙,这些沙尘随西风向东输送,使得哈密、嘉峪关、张掖、武威和兰州等城市PM10、PM2.5质量浓度自西向东依次升高,空气污染加重;4月4日,西北风在地形的作用下风力加大,强风掠过植被稀疏地表产生较强的起沙,西北地区多个城市的PM10、PM2.5质量浓度几乎同时剧增,引发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其中,PM10是该次沙尘过程中的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4.
2017年春季华北地区一次典型沙尘重污染天气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空气质量监测站小时监测数据、NECP资料、卫星遥感资料,分析了2017年5月3—5日华北地区一次典型沙尘重污染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重污染过程主要由前期的浮尘和后期的扬沙天气造成.前期,蒙古气旋强烈发展将沙尘源地的沙尘抽吸到空中并在偏西风作用下,长距离传输到华北地区沉降,造成大范围浮尘天气,多个城市出现严重污染,PM10浓度增高显著.后期,随着高空横槽转竖并东移,受强冷锋影响,京津等地出现大风扬沙天气,大风过后,空气质量转好,PM10浓度降低至较低水平.起沙源地高空辐散、近地面辐合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将沙尘带到空中并向东传输至华北上空,近地面处于弱辐散场,高空的沙尘缓慢下沉,形成了浮尘天气;高空槽东移,高空辐合,近地面辐散,700 hPa至近地面为强烈下沉运动,是形成此次扬沙天气的主要原因.结合天气形势分析和特征量诊断,给出了华北地区此次浮尘和扬沙天气的天气学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995.
为研究电动汽车普及对空气质量的影响,首先利用机动车排放计算模型MOBILE估算了在电动汽车替代50%小型载客车情景下江苏省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并利用中尺度气象-化学模式(WRF-Chem)模拟和分析了电动车替代前后冬季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如果用电动汽车替代小型载客车,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CO、NO_x、VOC排放量都有所降低,减排量从地区来看,苏南苏中苏北.电动汽车替代将会造成江苏地区由交通排放引起的CO浓度降低20%~35%,氮氧化物浓度降低10%~30%,减排效果总体上苏南地区好于苏中和苏北地区.交通排放对于SO_2、一次PM_(2.5)和PM_(10)的贡献小,也可能是因为清单低估了交通源对它们的贡献,因此,减排效果不明显.受NO_x影响,交通减排增加了O_3浓度.  相似文献   
996.
冬季电力行业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空气质量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晓伟  郭秀锐  程水源 《环境科学》2018,39(8):3476-3484
为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电力行业对区域冬季空气质量的影响,本研究基于自下而上建立的高分辨率排放清单,以污染最严重的典型月份1月为模拟时段,采用WRF-CAMx-PSAT模型模拟现状下电力行业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空气质量影响,并另设置关停小机组和大机组替代小机组两种减排情景,对区域空气质量影响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电力行业小机组对区域污染物浓度贡献占整个电力行业对区域污染物浓度贡献比例较大.关停小机组和大机组替代小机组情景下,SO2、NOx和PM_(2.5)的区域浓度贡献相对于关停前削减了36.2%~39.8%、30.5%~33.5%和25.9%~30.7%,且两种减排情景的效果相近.鄂西北地区、湘西地区、襄荆宜经济带和江淮城市群四个地区的小机组污染物排放对区域电力行业污染物贡献影响最为明显,两种减排情景下污染物贡献率相对于现状情景降幅在40%~70%.因此,冬季小机组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域影响较为明显,应加强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小机组的管控.  相似文献   
997.
基于OMAERUV遥感数据产品,对兰州地区2008—2017年紫外吸收性气溶胶指数(ultraviolet aerosol index,UVAI)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变化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兰州地区2008—2017年UVAI整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值增幅为7.0%,2008—2010年UVAI出现了最大增长率53.1%,2011—2015年UVAI出现了最大降低速率18.5%,2016—2017年UVAI在2015年的基础上继续下降,2017年有所上升.2008—2017年兰州地区UVAI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中间高、东西两侧低.10年来研究区UVAI最高值一直为永登县和皋兰县结合部及相邻区域,也是吸收性气溶胶的污染源中心.每年的最高值出现在1—2、11—12月,10年中最大的UVAI值出现在2017年的12月,每年的最低值出现在6—7月,10年中最低的UVAI值出现在2017年6月,四季UVAI值水平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影响因素中UVAI与自然要素中的风向、温度和降水关系密切,兰州各地区的人口密度也与UVAI的变化具有相关性;基于PM_(2.5)的UVAI指示的空气质量等级分析,兰州地区空气质量以良为主.针对兰州地区UVAI的时空分布特点、吸收性气溶胶外源和内源污染源情况,提出了在永登县北部区域建设防护林带、减少人为活动强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998.
2017年厦门金砖会晤期间采取了大气污染临时管控措施,使AQI小时值和日均值均达到了双优的预期目标.本文根据管控措施实施的前、中、后阶段,厦门及周边城市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对气象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分别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气态污染物对临时管控措施的敏感性最强,SO2和NO2的降幅(39.9%和25.6%)明显高于PM2.5和PM10的降幅(5.5%和4.8%),台风外围带来的大风和降水可显著改变大气污染物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大气PM2.5组成及SO2/NO2、SO42-/NO3-、OC/EC和WSOC/OC等比值变化显示机动车(尤其是柴油货车)是本地区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控制变量分析显示,厦门金砖会晤期间气象因素对颗粒物和NO2削减的贡献更大(20.3%),而临时管控措施对SO2的削减效果更明显(23.2%),且有一半以上(51%~64%)的大气污染物来自外来源输送.  相似文献   
999.
利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实时大气环境监测资料,选择京津冀地区8个城市(北京市、天津市、石家庄市、保定市、唐山市、邢台市、邯郸市和秦皇岛市)57个站点为研究对象,对2015年该地区AQI(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及其首要污染物日报和实时报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①京津冀地区8个城市空气质量等级日报的首要污染物主要是PM2.5,其中邯郸市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日数占比(即出现日数占全年总天数的比例)最高,为90%;北京市最小,为50%;其余城市在70%左右.以O3为首要污染物日数占比较高的是北京市和保定市,超过20%;秦皇岛市最小,为2.8%.以NO2为首要污染物日数占比较高的是秦皇岛市,为10.6%.②京津冀地区8个城市AQI实时报中以O3为首要污染物的情况最多不超过10%,几乎没有以NO2为首要污染物的情况;但在AQI日报中,以O3为首要污染物的日数占比最高的可达26%,以NO2为首要污染物的日数占比高达11%.③以2015年北京市奥体中心站点为例,当AQI日报仅以NO2为首要污染物时(23 d),空气质量等级日报均为良的情况主要发生在1-3月和10-12月;然而同期AQI实时报白天(08:00-16:00)空气质量等级均呈现优、良,而夜晚(16:00以后)ρ(PM2.5)为中度和重度污染等级;当AQI日报仅以O3为首要污染物时(55 d),空气质量等级日报均为良的情况主要发生在4月和7-8月;同期,尽管AQI实时报中ρ(PM2.5)日变化差异不明显,但ρ(PM2.5)达到中度和重度污染等级的时段明显增多,且峰值多出现在10:00左右.④导致AQI日报和实时报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在计算实时AQI时颗粒物质量浓度标准仅参考ρ(PM2.5)和ρ(PM10)24 h限值,这将会导致不确定性及滞后性.研究显示,在全国已有5 a长时间监测数据的基础上,有必要对AQI等内容开展深入研究,以加强对标准及其相关指南和规定的修改与完善工作.   相似文献   
1000.
石墨平台是无火焰法原子吸收分析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平台石墨管是在管内装一片石墨片,常用于测定基体复杂样品中的低温元素,它对消除基体干扰,改善吸收峰形,提高灵敏度等都有一定作用,但这种石墨管的价格较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