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18篇
安全科学   47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498篇
基础理论   56篇
污染及防治   85篇
评价与监测   76篇
社会与环境   30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21.
针对紫外-可见光谱法检测水质COD预测模型的精度低和收敛速度慢等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联合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PSO_LSSVM)的水质检测COD预测模型优化方法,并引入主元分析(PCA)算法对模型输入光谱数据进行降维预处理,借以提高模型的收敛速度.结果表明,利用粒子群(PSO)算法收敛速度快和全局优化能力,优化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的惩罚因子和核函数参数,避免了人为选择参数的盲目性,克服了传统LSSVM预测模型的精度较低、稳健性较差等缺点.通过以收敛时间、预测平均相对误差(MRE)和均方根误差(RMSE)为评价标准进行评估,输入样本经过PCA降维预处理的PSO_LSSVM模型的预测能力和输入样本未经过降维预处理的LSSVM模型与PSO_LSSVM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输入样本经过PCA降维预处理的PSO_LSSVM模型预测效果最优,且此算法使用C语言实现,易于移植,这为紫外-可见光谱水质COD在线、实时性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22.
中国第四次北极科考航线上黑碳和臭氧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10年7月1日至9月20日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的大气成分在线观测资料,对考察航线上黑碳气溶胶(BC)、臭氧(O3)和B波段紫外辐射(UVB)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要素总体上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其最大值出现在我国东部海域,最低值出现在北冰洋.进入白令海后,BC浓度变化相对平稳,白令海和北冰洋的BC平均浓度分别为15.6ng·m-3和10.5ng·m-3.白令海的平均O3体积分数比北冰洋高,分别为18.9×10-9和15.7×10-9.但在75°N以北海区O3体积分数有所升高,在80°N以北达到17.0×10-9,这一现象可能与海冰密集度和冰上光化学过程有关.UVB辐照度在中低纬地区有显著的日变化,由于在北冰洋航行期间处于极昼期,其变化幅度较小.UVB受天气影响明显,尤其是遇上气旋的阴雨天气,UVB强度较弱.  相似文献   
723.
2006年2月17~23日在北京市丰台区,利用差分吸收光谱技术(DOAS)对大气中的CS2以及SO2、O3进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大气中CS2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日变化曲线存在明显的"双峰"结构,浓度峰值分别出现在早晨700~900和午夜0000左右.测量期间CS2最大体积分数达到9.3×10-9.CS2与SO2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二者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北京市CS2可能主要来源于冬季供暖燃煤、居民用煤和周边地区污染源的贡献.  相似文献   
724.
O3/UV降解水中有机物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少平  王梓  马淳安 《环境科学》2007,28(2):342-345
利用O3/UV降解了水中的硝基苯、乙醇酸和乙酸. 在硝基苯的降解过程中,当加入对H2O2具有催化分解作用的MnO2时,O3/UV降解效率明显下降,TOC的去除率甚至比单独臭氧化还低,在相同条件下处理40 min后,O3/UV、O3和O3/UV+MnO2对溶液TOC的去除率分别为44%、41%和39%.该结果表明中间产物H2O2对O3/UV降解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另外,有机物本身对自由基链反应是否具有促进作用也直接影响着O3/UV的降解效率,当目标有机物是对自由基链反应具有促进作用的乙醇酸时,O3/UV降解效率较高,30 min后乙醇酸的去除率即达76%; 而当目标有机物是对自由基链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的乙酸时, O3/UV对其几乎无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725.
以三峡库区典型农业小流域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为研究对象,利用紫外-可见和荧光光谱,分析和讨论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包括林地、田地、菜地和民用地)对土壤DOM地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DOM性质差异明显,以林地DOM的芳香性程度较高,腐殖化特征最强,其次为田地;尽管居民用地和菜地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高(均值分别为0.81 g·kg-1和0.89 g·kg-1),但是芳香化程度低,DOM中非生色组分对高DOC含量的贡献明显.所有样本荧光指数(FI)介于自生源特征(FI=1.9)和陆源特征(FI=1.4)之间,自生源(类蛋白组分)和异生源(类腐殖组分)对DOM均有贡献.大部分样本r(T/C)都大于2.0,说明该农业小流域土壤DOM受外来因素尤其是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尤以菜地为代表.另外,不同特征光谱参数对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DOM结构和性质差异性的灵敏程度不同,光谱斜率比值(SR)和腐殖化指数(HIX)不能反映DOM地化特征的差异性,因此单一光谱指标并不能全面提供DOM的特征信息,建议两种光谱分析方法联用.  相似文献   
726.
专利资讯     
专利名称:餐饮废油发酵生产鼠李糖脂粗提物及其用途 专利申请号:CN200610052836.1 公开号:CN1908180 申请日:2006.08.08 公开日:2007.02.07 申请人:浙江大学 一种餐饮废油发酵生产鼠李糖脂粗提物及其用途。传统鼠李糖脂发酵中采用植物油或葡萄糖、正己烷做碳源,成本较高。本发明对自然筛选得到的假单胞菌进行紫外诱变,  相似文献   
727.
真空紫外光臭氧降解偏二甲肼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比较了臭氧氧化(O3)、紫外臭氧(O3/UV)和真空紫外臭氧(O3/VUV)对推进剂——偏二甲肼的处理效果,O3/VUV最为有效,反应速率常数分别比O3/UV和O3高39.8%和65.6%,中间产物——甲醛去除得更迅速,反应50 min即无法检出。初始pH 9时,O3/VUV降解偏二甲肼的速率最快,达到0.4461 min-1;反应速率常数随臭氧投加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大;随偏二甲肼初始浓度从100 mg/L增加到2 000 mg/L,反应动力学由一级转为零级。碳酸盐浓度在0~2 mmol/L范围内对O3/VUV降解偏二甲肼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偏二甲肼的无机氮产物以氨离子为主,无机氮只占总氮的40%~60%,说明仍有相当比例的氮以有机氮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728.
将微波消解-紫外法测定总氮从方法检出限、校准曲线、精密度和准确度、实际样品测定4个方面与国标紫外法作了比较研究,进行了消解时间比对实验,说明了微波消解-紫外法测定总氮的注意事项。结果表明,微波消解-紫外法检出限为0.115 mg/L,高于国标紫外法;校准曲线具有较好线性相关系数,斜率与国标紫外法一致;方法精密性和准确性较好,实际样品测定结果与紫外法保持一致,在总氮监测中具有可行性。微波消解-紫外法节省了总氮监测的整个用时。  相似文献   
729.
张恒  孙杏蕾 《环境技术》2010,30(5):55-57,33
本文详细解读了IEC61215:2005标准中的紫外预处理试验。介绍了材料耐候性老化测试原理,包括户外老化及紫外光加速老化测试原理,从光谱的定义、辐照度的设定、温度及湿度控制等几个方面对IEC61215:2005标准中的紫外试验进行分析。最后指出QUV运行该标准时的参数设定。  相似文献   
730.
微波无极紫外碘灯净化低浓度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无极紫外碘灯,以乙酸丁酯为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代表物,对微波无极紫外碘灯净化低浓度VOCs废气进行了连续流动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微波电源功率为200 W、管道内气体流速为0.025 m/s(即停留时间为13.32 s时)、乙酸丁酯初始质量浓度为1.500mg/m3的情况下,乙酸丁酯降解率可达78%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