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59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3 毫秒
31.
红枫湖沉积物中酸可挥发硫化物及重金属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为调查位于喀斯特地区的饮用水水源地红枫湖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测定了14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的酸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步浸提重金属(SEM)含量, 并对AVS、SEM和[SEM]/[AVS]的大小及平面分布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表层沉积物SEM与AVS比值的变化范围为0.007~0.033, 平均值为0.018. 通过[SEM]/[AVS]的值并结合间隙水及表层水中重金属的含量, 可以推断目前红枫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对水生生物不具有毒性. 但对单个重金属而言,与毒性效应阈值的比较结果表明,Pb、Cd、Cu具有对底栖生物产生毒性作用的潜在风险.本结论对红枫湖的疏浚及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2.
氮同位素示踪贵州红枫湖河流季节性氮污染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利用氮同位素技术对贵州红枫湖各输入、输出河流氮污染状况和季节性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输入河流和输出河流的氮对比,探讨红枫湖的氮负荷变化。农业输入河流季节氮污染变化较小,以低硝酸盐、低铵盐含量为特征,其氮同位素组成较小,位于农业源范围之内(<+10‰)。工业污染河流氮污染呈干季和雨季变化:干季(冬春季)以高硝酸盐、高铵盐含量和高氮同位素组成(>+10‰)为特征,雨季(夏季)则相似于农业输入河流。因而利用氮同位素组成可以对不同类型河流氮污染源进行可靠识别。  相似文献   
33.
红枫湖、百花湖水污染趋势分析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贵州高原地区红枫湖和百花湖的水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湖水中TN、K-N、SD、DO、NO2-N和TP等普遍超标,水质达不到功能区类别要求,并呈现水体富营养化现象。通过水污染的趋势分析,探讨湖水污染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水污染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34.
城市水源地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鉴于保护城市水源地的重要性,参考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的生态风险评价导则,提出城市水源地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该方法将城市水源地生态风险评价分为研究区的界定、受体及评价终点分析、风险源分析、暴露及危害分析、综合风险评价等步骤. 以贵阳市的主要水源地——红枫湖为例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将红枫湖分为南湖、中湖和北湖3个研究区域,识别出主要生态风险源为点源污染源、面源污染源、湖泊沉积物、酸沉降、干旱和石漠化等. 以水质变化为评价终点,通过暴露、危害分析,采用基于因子权重的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南湖的生态风险值最高,为0.632 4;北湖的风险值为0.344 9;中湖的风险值相对较低,为0.333 5. 研究还发现,对红枫湖生态风险值贡献较大的因子为红枫湖湖水营养物P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二者的权重分别为0.205 9和0.175 1. 应用该方法可以找出对水源地危害较大的生态风险因子,更好地保护水源地.   相似文献   
35.
孙敏  唐莹  郝亚婷  季宏兵 《环境化学》2021,40(3):678-686
酸雨对露天粉煤灰堆积场的淋滤作用导致周围环境产生重金属污染是一种广泛现象.为研究酸雨对贵阳市水源地红枫湖周边一大型粉煤灰堆积场的重金属迁移影响,本文以这一粉煤灰堆积场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淋溶实验探讨了粉煤灰中Cr、Ni、CU、Zn、AS、Cd、Pb等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存在形态、淋溶时间、堆积时间、粒度对重金属溶出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中Ni、Cu、Zn、Pb、As和Cd等6种重金属的含量随堆积时间增加而增大,Cr含量变化与上述反之;在淋溶实验中,堆积时间的增加使Cr、Ni、Cu和Zn重金属元素的可溶态减小;在淋溶第28—48天期间,Cr、Ni和Cu元素溶出浓度降低的粒度顺序为细粒度>中粒度和粗粒度、Cd元素溶出浓度降低的粒度顺序为中粒度>粗粒度>细粒度.本研究对红枫湖水源地和周边地下水的重金属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6.
贵州喀斯特水库红枫湖、百花湖p(CO2)季节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贵州喀斯特地区富营养水库(红枫湖、百花湖)表层水中的CO2分压p(CO2)进行为期1 a的监测,分析了影响两湖P(CO2)季节变化的因素并阐明了两湖p(CO2)季节变化的机理.不同于北部温带地区水库,两湖出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表层水中CO2欠饱和,其他季节CO2过饱和.通过对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与P(CO2)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湖P(CO2)与9 Chla之问存在的显著负相关,是由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菌呼吸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也是两湖P(CO2)出现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水温与P(CO2)之间的显著负相关,主要是由于水温影响浮游植物生长引起的.降雨量与P(CO2)之间的显著负相关,主要是由于降雨量影响水库中营养盐的输入和浮游植物生长引起的.NO3-、NO2-与P(CO2)之间的显著正相关,是藻类吸收与有机质降解、硝化反应等共同作用的结果.SiO23-与P(CO2)之间的显著负相关,是SiO23-受降雨输入及藻类吸收共同影响的结果.而两湖DOC与P(CO2)相关性的差异可能与两湖DOC来源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37.
报道了网箱养草设置在水流为紊流的贵州红枫湖、百花湖时,现场试验中未测出污染物削减效应,而在云南星云湖现场试验中改进试验条件、设置废水进出口控制断面后,网箱养草对TN、TP等有明显削减效应的情况。并且这一效应在网内滋生附生藻后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38.
大内山  高广 《贵州环保科技》2004,10(B09):28-30,35
以中国贵州的红枫湖,百花湖及小关水库为对象,对其有毒藻类的现存量以及有毒藻类所产生的有毒物质——藻毒素(Microcystin)的现存量进行了实地调查,并给出了各个水域有毒藻类的现存量与Midrocystin的现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式。  相似文献   
39.
贵阳市红枫湖、百花湖饮用水源地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和平  邹波  陈爱平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0):924-927,956
在讨论贵阳市重要引用水源--红枫湖、百花湖水污染现状、危害和直接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对人水和谐认识不足是"两湖"十多年持续治理和保护没有取得有效进展的根本原因;"两湖"水资源功能定位不到位是关键原因;管理体制不顺、法制不健全、无序发展是造成"两湖"水质污染的重要原因;跨区域管理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是"两湖"治理和保护的难题;生产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节能减排难度大和缺乏防治水污染的公众参与机制等是主要原因.针对原因和困难,提出了加快"两湖"治理和保护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0.
对贵州省红枫湖枯水期流域土壤的理化性质、磷素含量与形态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偏酸性,以粉砂粒为主,消落带土样含水率略高于林地和荒地。表土全磷和速效磷含量为99.6~679.5mg/kg和1.1~18.6mg/kg,低于我国土壤平均水平,属喀斯特地质性缺磷;最高值分布在受人类活动污染严重的管理处和后午,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中不同磷形态的含量顺序为Residual-PNaOH-PHCl-PNaHCO3-PH2O-P。其中,耕作土壤中有机碳、全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以及H2O-P、NaHCO3-P和总可提取态磷的比例均显著高于荒地和林地,表明耕作与施肥过程不仅提高了土壤全磷和生物活性磷含量,也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