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3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16篇
安全科学   240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378篇
综合类   1000篇
基础理论   129篇
污染及防治   45篇
评价与监测   63篇
社会与环境   80篇
灾害及防治   5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本文针对敞口大面积、低流速、低浓度这类特殊尘排放源的特点,用质量守衡的方法导出在出口附近,烟气的夹卷作用仅出现在这类排气筒所排烟流的边缘。这一现象通过实测烟气参数的各种实验得以证实。以此基础上提出了这类排放源烟尘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地表水样品自然沉降时间对总磷测定结果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表水中总磷含量高低是评定水质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分析数据表明丰水期中总磷主要来源于泥沙中吸附的有机磷和无机磷,而溶解态磷含量较少;水样中总磷含量随着自然沉降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因此样品采集回来后样品的自然沉降时间是影响地表水中总磷测定结果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悬浮物对三峡水库水质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长江寸滩断面和嘉陵江大溪沟断面水样为测定样品,探讨了悬浮物对三峡水库水质测定结果的影响,提出在三峡水库水质监测中,应对经0.45μm滤膜过滤的滤液进行指标测定,同时测定悬浮物含量,并对悬浮物进行组分分析;建议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纳入悬浮物项目。  相似文献   
14.
15.
彭李菁 《环境》2006,(9):89-91
法国哥特式大教堂的建筑灵感受到艺术家对自然的感受的影响。本文通过一些哥特式教堂建筑艺术与自然环境相关的案例分析,初步论证了哥特式建筑神秘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生物入侵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物入侵是当今世界三大难题之一,中国也是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危害最大的国家之一.入侵中国的生物主要是以陆生植物为主,源地以美洲为主.在地域分布上南方和东部地区比较严重.主要侵入途径是以人类活动影响为主,自然扩散比重比较小.生物入侵对我国造成的危害十分巨大,解决生物入侵的主要对策是加强立法,全民重视.  相似文献   
17.
天津绿色港口环境规划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将港口定义为:具有船舶进出、停泊、靠泊,旅客上下,货物装卸、驳运和储存等功能,有明确界限的水域和陆域构成的区域.绿色港口是港口的经济、社会发展不超过自然系统的承载力的港口.  相似文献   
18.
19.
邯郸市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政府决策、企业经营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现行会计制度与科学发展观的矛盾凸显,建立企业环境会计,可推进企业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社会信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邯郸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陈俊合  张龙 《城市环境》2002,16(6):1-2,44
广东省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区域开发进程的加快,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本文分析了水土流失的现状和引起水土流失的自然与人为因素,总结了建国后水土流失治理的开展情况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广东省开展水土保持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