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7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16篇
安全科学   240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379篇
综合类   1006篇
基础理论   130篇
污染及防治   45篇
评价与监测   63篇
社会与环境   80篇
灾害及防治   5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31.
周围 《环境教育》2007,(3):27-29
2005年初,密云县积极探索,提出了创建国家生态县的目标。两年来的实践证明,创建国家生态县完全符合密云县情、符合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特别是通过创建国家生态县建设,城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有力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2.
历史上的珲春人烟稀少、森林茂盛,自然资源极度丰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自近代以来,珲春人口快速增长,农耕经济迅速发展,逐渐开始大规模的毁林开荒,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人口和经济的压力,人们继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逐步形成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人定胜天的生态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33.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7,17(2):24-24
绿色GDP,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简单地讲,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  相似文献   
134.
安娜 《环境》2010,(3):66-67
<正>人类总是号称在致力于为物种保护作出贡献,但殊不知有些活动却加速了物种危机。人类和地球上其他生物有一种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然而,这一良性关系有被破坏趋势。去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对全球约4.8万种和人类依存关系较大的一些生物展开调查,结果发  相似文献   
135.
对燃煤电厂煤尘污染提出综合治理措施 ,探讨提高喷雾降尘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6.
黄晓卉 《环境》2009,(6):52-59
原始之绿——成功复制大自然的精髓 想象一下,大自然是怎么让一座建筑凉快下来的?看看日本大阪大学的做法吧!在这里,营造商、建筑师和设计者们都在尝试寻找一种更好更佳的“建筑绿化”模式,他们的关注迅速地转向大自然本身——原始的绿意,而这样的方案显然已被证实在真实世界里是的确可行的:在该大学的前沿理论研究中心,设计者们“偷”来了森林的“魔法”,直接把树叶用作建筑遮荫的“衣裳”。  相似文献   
137.
生态脆弱区榆林三维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屹  胡蝶 《自然资源学报》2018,33(7):1204-1217
榆林能源丰富但生态脆弱,是生态工程的重点实施区域。分析榆林自然资本存量及流量的利用状况,有利于揭示自然资本占用的成因、探讨生态脆弱区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测算榆林2005—2014年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生态压力指数等的基础上,以足迹深度和广度描述了自然资本存量消耗与流量占用的变化关系,并以偏最小二乘法分析了驱动生态足迹变化的因素。结果显示:10 a来榆林人均生态赤字增长幅度为274.18%,其中,能源消耗账户贡献率最高;人均生态承载力增加了61.81%,体现出生态建设的正向作用。榆林对资本存量消耗的速度大于资本流量占用的速度。影响生态足迹变化的显著因素是经济增长和社会消费。这些结论不仅对榆林自然资本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参考意义,而且对生态脆弱区核算自然资本、探讨生态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间的关系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8.
定位研究了25a来缙云山银木荷林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在自然演替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银木荷林维管植物物种由57种(隶属于24科,46属)减少到38种(隶属于19科,26属)。林下草本和层间植物逐渐消失,胸径大于7.5cm的乔木层树总胸断面积有所减少。尽管群落物种组成以及多样性发生改变,但是银木荷依然是优势树种,处于林冠层,而林冠亚层的白毛新木姜子、四川山矾、长蕊杜鹃逐渐增多,短刺米槠逐渐减少。群落乔木层4个α多样性指数都呈下降趋势,丰富度指数由2.98下降为1.99,Shannon-Wiener指数25a间减小了0.34,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变化都很小;β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银木荷群落的物种差异很大。研究表明,25a间群落物种差异显著。揭示缙云山银木荷林自然演替过程中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规律,可为缙云山保护区及长江流域中上游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银木荷群落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9.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