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58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190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各省动态     
《绿色视野》2009,(2):5-5
江苏:开征氮磷超标排污费;山东:开辟审批绿色通道;云南:生态文明建设要迈新步伐;  相似文献   
292.
电磁辐射选频分析仪检测是应用在未知电磁环境中,多家移动通信运营商共址,通过电磁辐射选频分析仪,测量各移动通信运营商的每个使用频段电磁辐射贡献量及其总贡献量,《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中,规定单个项目的场强限值5.37V/m的限值要求是判定超标运营商的依据。  相似文献   
293.
利用近5a深圳西部城区(大学城)大气臭氧(O3)在线监测数据,结合深圳大学城超级站大气复合污染综合观测,获取了大气O3演变趋势,并探究O3超标日气象条件及其前体物的组成变化以期掌握大气O3超标成因.结果表明,深圳大学城大气O3日最大8h平均体积分数上升速度达1.1×10-9/a,超标率达到6%以上.高温低湿的气象条件更容易促进大气O3生成,高温时光化学反应强烈有利于O3的本地生成,而低湿可能不利于O3的湿去除从而导致污染积累.挥发性有机物(VOCs)不同组分在O3超标日上升幅度(70%~95%)明显高于NOx(28%),且O3高值浓度分布在高VOCs低NOx区域,说明深圳大学城大气O3生成主要受VOCs控制.O3超标日的甲苯与苯比值(T/B)在夜间超过10表明可能存在大量工业排放;而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在午间(12:00~14:00)的消耗相较于非超标日高出了1倍左右,表明工业活动排放的OVOCs对白天O3生成可能贡献显著.  相似文献   
294.
福建省沿海地区春季一次近地层O3超标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福建省沿海地区春季ρ(O3)较高且超标天数较多,为研究春季ρ(O3)超标的天气学成因,选取2017年4月26日-5月1日O3污染过程,利用统计对比和聚类分析方法,将全过程分成污染前、污染维持和污染后3个阶段,再将污染维持阶段分为4个区,利用ρ(O3)和ρ(PM2.5)小时均值资料,结合天气形势和气象要素场变化,分析此次O3污染的主要特点.结果表明:①此次O3污染与天气形势关系密切,在冷高压(4月28-29日)控制下,光化学反应条件有利,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超过11 h,08:00起ρ(O3)上升速率为15~20 μg/(m3·h),ρ(O3)最大8 h滑动平均值[简称"ρ(O3)-max-8 h"]超过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但大气扩散条件好,ρ(PM2.5)日均值未超过一级标准限值,ρ(O3)超标原因为光化学反应所致,并且ρ(O3)分布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②在锋前暖区(4月26日08:00-16:00)及变性冷高压(4月30日-5月1日)控制下,光化学反应剧烈,08:00起ρ(O3)上升速率为25~35 μg/(m3·h),天气静稳且大气扩散条件差,本地生成的O3在近地层累积效应明显,4月30日ρ(O3)小时均值和ρ(O3)-max-8 h达到过程峰值,ρ(PM2.5)日均值超过GB 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ρ(O3)-max-8 h超过三级标准限值,空气质量达中度污染,ρ(O3)超标原因为光化学反应加本地累积所致,并且ρ(O3)分布也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③受强冷空气影响,4月26日20:00-24:00福建省沿海地区的6个城市ρ(O3)不降反升,22:00-24:00 ρ(O3)8 h滑动平均值陆续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值;4月27日ρ(O3)维持在70~140 μg/m3之间,ρ(O3)分布没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研究显示,导致福建省沿海地区春季O3污染天气的成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95.
平流层臭氧在特定气象条件下可侵入对流层,严重情况下会引发近地面监测点位的臭氧浓度超标。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将上述事件称作"平流层臭氧侵入例外事件"(以下简称"例外事件"),并于2018年颁布了《关于可能影响臭氧浓度的平流层臭氧侵入例外事件申请陈述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本文结合美国相关实操案例,详细阐述了"例外事件"的识别、判定技术和业务化处理流程及其对我国探索开展"例外事件"剔除工作的启示,以期为我国臭氧污染管控提供决策参考。研究发现以下结果:一是"例外事件"不定期发生,且影响范围较大,直接导致受影响区域近地面监测点位臭氧浓度异常超标,影响臭氧达标限值的设定,不利于客观公平地开展空气质量达标考核工作;二是美国依托多种监测手段和模式方法,已针对"例外事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判定指标体系及规范的业务化流程,可直接扣除此类事件导致的臭氧超标数据;三是美国现有实操案例多为解决平流层臭氧侵入导致西部高海拔地区(如怀俄明州、犹他州等)近地面臭氧浓度超标的问题。地方空气质量管理机构只有在"例外事件"发生期间臭氧浓度处于年度排名前四位时,才会积极组织相关技术专家开展"例外事件"的证据搜集和申请工作。"例外事件"美国做法对我国的启示是:尽快组织力量深入开展我国"例外事件"的回溯分析,重点关注春末和冬初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轻度污染天气,尽快形成我国"例外事件"的识别判定技术规范与要求,并建立健全"例外事件"管理机制,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96.
移动通信网基站电磁辐射调研及居民环境超标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北京市区近 2 0 0个移动电话基地站电磁辐射进行了测试 ,结合基地站电磁辐射特征对电磁辐射超标原因进行分析。从规划布局、天线架设规范方面提出了减小移动电话基地站电磁辐射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297.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目前披露,餐厅免费赠送的茶水大多是"垃圾茶",不但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而且灰尘多,消费者饮用前应仔细鉴别.  相似文献   
298.
某村石英加工存在投资小、规模分散、工艺设计不合理、设备简陋等问题,造成当地空气环境PM10超标严重,并引发矽肺职业病。在污染成因分析及区域环境容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总量控制、改善工艺及粉尘治理等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299.
在油和汞的常规监测中,经常会出现有的地表水或饮用水源中油和总汞超标,但却未发现有油和汞污染源存在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监测人员掌握不好测定技术与方法造成的。文章结合这问题,提出了一定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300.
人在世上为了自身的生存,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一日三餐都离不开一个"吃"字.在告别昔日节衣缩食的年代,解决温饱后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对吃的质量讲究起来.但是,近年来我们餐桌上的食品卫生屡屡亮起了红灯:有毒大米、染色面粉、瘦肉精以及蔬菜、水果的农药超标已构成了对普通大众百姓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的威胁.于是,关注餐桌食品的安全日益成为人们热门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