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0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182篇
安全科学   298篇
废物处理   72篇
环保管理   128篇
综合类   1027篇
基础理论   133篇
污染及防治   57篇
评价与监测   294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国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面以美国的集中治理模式、日本的分散治理模式和澳大利亚的集中—分散模式为代表,同时三国在流域治理方面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使我们体会到我国的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模式应该是部门间的综合治理、地域内的综合治理、内容上的综合治理和市场化的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2.
某型无人机伞降回收系统故障模式、 影响及危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提高某型无人机伞降回收系统的可靠性,采用硬件法与功能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系统进行了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利用定量分析方法和危害性矩阵图对该系统的危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需要对"主伞故障"这一失效模式加以重点关注。给出了使用中应采取的预防措施,使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显著增长。  相似文献   
133.
根据国内外的文献,综述了海洋环境中光合色素分析方法的发展状况,指出了其分析方法在发展过程中创新的主要方面,并对光合色素分析在赤潮监测、藻类的化学分类及生物碳生物量和矿物质通量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4.
HRGC/ECNI-LRMS测定大辽河入海口表层沉积物中短链氯化石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联合使用酸化硅胶层析柱和中性氧化铝层析柱净化处理沉积物样品中的短链氯化石蜡(SCCPs),并对净化条件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沉积物中SCCPs的高分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负离子化-低分辨质谱(HRGC/ECNI-LRMS)分析方法.应用该方法分析研究了大辽河入海口表层沉积物中SCCPs的含量和各同系物组分的分布模式.结果表明,大辽河入海口表层沉积物中SCCPs以C10-SCCPs和C11-SCCPs为主,含量在64.9~407.0 ng/g之间,且随着向海洋方向延伸,SCCPs含量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5.
海岸带含水层咸淡水界面随潮汐波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研究了滨海地带含水层和不透水层的水文地质特性及含水层内的咸淡水渗流运动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推理的手法,建立了一种较为简单适用的模拟海岸带含水层咸淡水界面和天然地下水面变动规律的二维数学模型,通过该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比较,证明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有着非常好的拟合度,即该模型能较客观地揭示海水入侵引起的咸淡水界面的变化规律.其后,运用该模型系统的探讨了含水层以下为非平坦的不透水层的滨海地带天然地下水面、咸淡水界面伴随着潮汐的波动而变化的规律.即伴随着潮汐的波动,一方面天然地下水面和咸淡水界面与潮汐具有相似的振动波形,波动的幅度随离海岸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海岸附近咸淡水界面的振幅大于天然地下水面的振幅,而在离开海岸一定距离后天然地下水面的振幅超过咸淡水界面的振幅.总体上天然地下水面的振幅呈负指数衰减,而咸淡水界面的振幅几乎呈直线衰减(其衰减直线的倾角在135~150 °之间变动),且潮汐波动对天然地下水面影响的范围远大于其对咸淡水界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天然地下水面和咸淡水界面波动的振幅及它们之间的相位差的大小还与天然地下水面的水力坡度、含水层的渗透系数、有效孔隙率、不透水层形状及其变动的幅度有关,但它们之间的相位差的大小与潮汐波动的幅度无关,其振幅与潮汐的振幅成比例增减.当不透水层的形状一定时,不论天然地下水面的水力坡度、含水层的渗透系数、有效孔隙率及潮汐波动的幅度怎么变动,天然地下水面、咸淡水界面振动的相位差的变化趋势及其峰值出现的位置几乎不变,即不透水层的形状决定着天然地下水面、咸淡水界面振动的相位差的变化趋势,而其大小与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水力坡度、渗透系数及有效孔隙率)密切相关.此外,当天然地下水面和咸淡水界面的振动存在相位和振幅的较大差异时,可以断定含水层以下存在非平坦的不透水层,且这种差异越大,不透水层凸凹不平的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36.
研究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中多氯联苯的含量与分布.利用大气被动采样装置,共设立了包括香港在内的珠江三角洲21个大气被动采样点,样品采样时间为2005-08-15~2005-10-14.结果表明,珠三角内地的佛山(2000pg·m-3)是PCBs的高污染地区,内地采样点PCBs含量范围260~2000pg·m-3,平均值670pg·m-3.香港PCBs含量范围170~470pg·m-3,平均值300pg·m-3.香港每个采样点的PCBs含量都接近平均值,含量比较低.珠三角大气中PCBs含量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属中度污染区域.结果也表明,PUF大气被动采样器可很好地运用于区域大气PCBs污染分布与特征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37.
GC/MS法测定生物样品中多溴联苯醚类化合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晓华  高子  于红霞 《环境科学》2007,28(7):1595-1599
本研究建立了多溴联苯醚(PBDEs)生物样品分析方法,获得了优化的前处理条件、气相色谱和质谱检测条件.对定性定量方法及实验条件必须满足的要求进行了评价.通过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QC)对整个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本研究所建立的分析方法满足生物样品PBDEs测定的要求,回收率在50.5%~112.3%之间,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在5.3%~9.9%之间,方法检测限在7.1~161.8 pg/g之间.在建立的方法基础上,测定了部分养殖和野生鱼类样品,测得的野生鳜鱼和鲫鱼以及2个养殖鲈鱼样品的结果分别为1.53、1.11、5.31和6.15 ng/g(干重),其中主要的同族体为BDE47.  相似文献   
138.
介绍了个体接触浓度采样法和环境浓度采样法,总粉尘浓度采样法和呼吸性粉尘浓度采样法,最高容许浓度(MAC)采样法与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采样法的结果比较与相互转换,对已有的研究结果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139.
被动采样监测珠江三角洲NOx、SO2和O3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获得珠江三角洲区域污染特征,采用被动扩散采样技术,在珠江三角洲200 km×200 km网格区域内测量11月两周暴露的NO2、SO2和O3浓度水平,采用克里格空间插值法(Kriging)获取NOx、SO2和O3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与源清单和已有模型结果比对.采用反向轨迹方法模拟了O3的输送途径.结果表明,采样期间珠江三...  相似文献   
140.
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CO_2浓度特征及其碳源汇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2006年8月~2009年7月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Flask瓶采样获得的CO2浓度特征,结合碳追踪模式的模拟结果,研究了长三角地区碳源汇变化对CO2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的CO2浓度分布在368.3×10-6~414.8×10-6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波动变化特征,冬季高、夏季低,浓度年较差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