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2篇
  免费   463篇
  国内免费   1605篇
安全科学   470篇
废物处理   299篇
环保管理   250篇
综合类   3533篇
基础理论   794篇
污染及防治   660篇
评价与监测   346篇
社会与环境   43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249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246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398篇
  2013年   316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315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环境教育》2013,(8):99-99
莘县华祥盐化有限公司,现具有年产16万吨离子膜烧碱生产能力,主要产品为烧碱,液氯、高纯盐酸等,  相似文献   
942.
汞的光还原是影响水生系统汞迁移转化的重要过程.光还原产生的溶解性气态汞会通过水气界面向大气挥发.该过程可以减轻水体汞负荷,降低汞被甲基化的风险,对全球汞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水生系统中汞的光还原过程十分复杂,影响因素较多,是汞环境地球化学行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目前科学家在这方面已做了大量研究,但许多结论与建议还存在争议,对其还原机制也还不清楚.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水体汞光还原过程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水生系统中影响汞光还原过程的主要因素;评述了水汞光还原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体汞光还原的研究焦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943.
赵明 《环境教育》2013,(11):104-104
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汉铁高中)创建于1947年,是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湖北省示范高中。汉铁高中秉承“绿色、人文、科学、创新”的办学理念,重点推进“教育国际化、教育多元化、教育优质化、教育人文化”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44.
《环境教育》2013,(8):99
萃县华祥盐化有限公司,现具有年产16万吨离子膜烧碱生产能力,主要产品为烧碱、液氯、高纯盐酸等,是一家依托当地丰富矿盐资源的氯碱产品生产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科学发展观,把节约能源和充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降低消耗当成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走科学发展之路的重要手段来抓。公司采取了一系列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45.
让纳若尔油田采出水处理汽提脱硫工艺,高温工况下结垢严重,筛选合适的阻垢剂并对其进行应用评价,使脱硫塔达到良好的运行效果。文章分析了汽提脱硫装置结垢原因,进行了常规阻垢剂筛选评价、新型合成阻垢剂性能评价、化学平衡防垢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现场试运行实验投加有机复合酸离子调整剂A40mg/L、新型合成阻垢剂G-3为30mg/L,作为适合本工程的阻垢剂。  相似文献   
946.
联用技术在砷形态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前用于元素砷的形态分析技术主要是色谱与原子光谱、质谱等的联用,最常用的是HPLC与ICP—OES、ICP—MS的联用,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但是不能提供砷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信息。因此以色谱一电喷雾质谱(ESI—MS)的联用作为定性分析的主要手段,但是ESI—MS灵敏度低,易受基体干扰,因此需要复杂的前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947.
采用超纯水、Na2CO3-NaHCO3NaOH3种不同的吸收液吸收爆轰气体产物、离子色谱进行样品分离、外标法定量,建立了爆轰气体产物中HF、HCl、HCN无机污染物的离子色谱分析方法。研究表明,炸药爆轰气体中合有一定量的HF、HCl和少量的HCN,选择3.2mmol/LNa2C03与1.0mmol/LNaHCO3混合溶液作为爆轰产物中无机组份的吸收液,吸收效率均值太于90%;离子色谱分析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0%,相关系数达到0.9990以上;进样量为100μL时,HF、HCl、HCN的检测限分别为0.04mg/m^3、0.03mg/m^3、0.05mg/m^3。该方法灵敏度高,回收率好,且样品预处理简单。  相似文献   
948.
采用Fe0还原、钯催化法对土壤中2,2',3,4,4',5,5,-七氯联苯的的还原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Pd/Fe双金属能有效地进行2,2',3,4,4',5,5',-七氯联苯的催化脱氯.在钯化率为0.05%、钯/铁加入量1g、初始pH为5.6、反应时间5d的条件下,钯/铁双金属对土壤中2,2',3,4,4',5,5',-七氯联苯去除率达54%.实验还考察了钯化率、初始pH、反应时间、钯/铁投加量、2,2',3,4,4',5,5',-七氯联苯初始浓度等参数对2,2',3,4,4',5,5',-七氯联苯脱氯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较高的钯化率、钯/铁加入量,较低的2,2',3,4,4',5,5',-七氯联苯初始浓度及弱酸性等条件更有利于Pd/Fe对2,2',3,4,4',5,5',-七氯联苯的还原脱氯.在Pd/Fe双金属表面,2,2',3,4,4',5,5',-七氯联苯的脱氯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反应速率常数为0.0142/h,其半衰期为49h.利用实验数据,对钯/铁双金属作用下的2,2',3,4,4',5,5',-七氯联苯还原脱氯的反应机制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49.
在金属离子分类基础上(按金属离子的软硬性质),以啤酒工业废酵母对10种金属离子(Pb2 ,Ag ,Cr3 ,Cu2 ,Zn2 ,Cd2 ,Co2 ,Sr2 ,Ni2 、or Cs )的Langmuir理论饱和吸附容量qmax为QSAR(Quantitative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s)模型的活性参数,以金属离子的22种物理化学性质作为QSAR模型的结构参数,利用QSAR方法建立了分类条件下离子性质与酵母生物吸附容量之间的定量关系.金属的离子性质与吸附容量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金属离子进行适当分类可以改善拟合效果对于含有软离子的金属离子,共价指数X2mr是22种变量中预测效果最好的离子性质.离子的X2mr数值越大,离子与细胞的共价结合程度越高,吸附量越大.对于不含软离子的金属离子,极化力Z2/r、第一水解常数|log KOH|和电离势IP是qmax预测中最有价值的3个离子结构参数.(似)极化力的多种表征形式Z/r,Z/r2,Z/AR2,Z/AR也可以用于预测qmax.但考虑了金属离子的价层电子数、离子有效电荷和离子半径的极化力参数Z*2/r,却难以解释酵母吸附金属离子的亲和力顺序.该研究为预测金属离子的生物吸附容量、研究重金属离子-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50.
来源于土壤和灌溉水的砷在水稻根表及其体内的富集特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土壤-玻璃珠联合培养的方式,选择2个氧化能力不同的水稻品种YY-1、94D-64(品系)和采自浙江富阳的土壤(砷的本底值为13.8 mg·kg-1),并设灌溉清水和含砷水2个处理(即在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5个生育阶段灌溉含砷污水,随灌溉水进入土壤中砷的浓度为3.2mg·kg-1),研究了砷在土壤-根表铁氧化物-水稻系统中的累积规律以及土壤和灌溉水对水稻秸秆和籽粒富集砷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水稻的秸秆生物量及其籽粒产量并没有受到不同来源砷的显著影响;灌溉含砷水处理的两品系水稻根表铁氧化物沉积的数量(YY-1∶196 g·kg-1,94D-64∶75.8 g·kg-1)高于对照(YY-1∶175g·kg-1,94D-64∶60.1 g·kg-1),但差异不显著.然而,在水稻5个不同的生育期灌溉含砷水均显著增加了砷在其根表及其体内不同部位的富集(94D-64籽粒中砷含量除外).没有灌溉含砷水的对照其秸秆和籽粒中累积的砷来源于土壤,而砷处理的水稻其秸秆和籽粒中富集的砷则来源于土壤和灌溉的含砷水.土壤对YY-1和94D-64秸秆中富集砷的贡献率分别为76.5%和71.O%,灌溉水的贡献率分别为23.5%和29.0%,2个水稻品系之间没有明显差异.YY-1籽粒中的砷66.4%来源于土壤,33.6%来源于含砷灌溉水,灌溉水对该品系籽粒中砷的富集贡献率较高.另一品系94D-64籽粒中砷84.8%来源于土壤,15.2%由灌溉水贡献,灌溉水对此品系籽粒累积砷的贡献率较低.来源于土壤和灌溉水的砷在水稻籽粒中的富集没有超出我国的国家食品卫生标准(0.7 mg·k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