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101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00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31.
长江三角洲全球城市区空间建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全球化背景下,全球城市区作为一种新的城市空间和功能组织形式,通过全球城市接入全球经济网络,在全球城市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不断深入的全球化进程和不断加强的城镇一体化态势,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最有可能建设成为全球城市区的区域;进而从全球城市区的空间建构和功能组织的角度,提出通过提升上海全球城市功能,打造南京、杭州、苏州、宁波的次级全球城市职能,强化城市间的功能联系,构筑区域网络一体化支撑体系,构建“多中心层域式、网络状一体化”的长江三角洲全球城市区;并提出面向全球化和基于地方化的区域功能组织结构,打造若干全球化战略区以推进长江三角洲全球城市区建设。  相似文献   
232.
遥感与GIS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与环境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之一,但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紧缺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江苏,浙江和上海两省一市科技人员充分发挥RS、GIS、计算机制图技术及网络技术等学科前沿的优势,研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遥感卫星动态决策咨询系统”。  相似文献   
233.
基于MODIS-EVI数据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植被变化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01~2010年MODIS EVI植被指数产品数据,结合国家标准气象站逐月气温、降雨及日照时数资料,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空间分布上,该区域西南部以林地为主,而东北部以农田为主,近10 a植被变化面积占总面积的32%,以农田的转出和城镇的转入为主;(2)区域年最大EVI整体呈减少趋势(-0028/10 a),不同季节下,夏冬季均呈减少趋势(以2月和8月份最为显著),春秋季则呈增加趋势(以5月和10月份最为显著);(3)不同植被类型下,城镇和农田EVI呈不同程度减少趋势,以城镇EVI下降速度(-0076/10 a)最为显著(R2=077),而林地变化较弱;(4)研究区湿润气候环境下,农田和林地年最大EVI与日照时数和气温多呈正相关性,与降雨多呈负相关性,其中以林地EVI与2~4月份日照时数的正相关性较为显著,城镇EVI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相对较弱,更多的是受城镇化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4.
20世纪90年代以来,班轮公司渐成影响港口体系演变的主导因素,班轮网络形成的内在机理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领域。以长江三角洲为案例区,从基础设施、箱量规模、港口效率、港口费用、配套产业、扶持政策6个方面构建班轮公司挂靠港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测度长江三角洲班轮公司挂靠港选择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选取港口、班轮公司、货主和货代等港口物流节点进行访谈验证,结果显示定性分析与模型计算的结果基本吻合。箱量规模和港口费用是当前影响长江三角洲班轮公司挂靠港选择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港口基础设施与港口效率,最后是政策环境与航运配套产业,其中政策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235.
紧凑城市是一种高效的城市空间组织模式,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密度、规模、结构和强度维度建立紧凑城市四维理论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由4个二级指标和12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城市紧凑度综合评价演化树模型。通过对长江三角洲16个核心城市实证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整体城市紧凑度下降,且影响紧凑度因素存在区际差异;在空间上,紧凑城市大致呈现沪杭甬沿线高于南北两翼的空间格局;从演化过程上分析,城市紧凑度与城市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城市化率和产业结构与城市紧凑度呈现显著正相关。近年来开发区分散建设、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扩张等因素是造成长三角城市紧凑度下降的重要原因,交通、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不足、分布不均及政府有限的约束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城市的紧凑发展模式。因此,需要在未来加强协调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以推动城市发展的高效高质  相似文献   
236.
气候变化·城市化·长江三角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人口和产业最密集、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正在成长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世界级城市群,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与建设环境互为影响。一方面,用2008年数据概括了长江三角洲城市化现状特征,重点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是城市化过程进一步加速;另一方面,综述了常见三角洲海平面上升研究,在未来20 a长江三角洲海平面上升估计将达到220~380 mm;在未来50 a,长江三角洲海平面上升保守的估计将达到270~610 mm。未来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必然对长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造成影响,主要是:土地淹没面积大,洪涝灾害加剧,影响生产和能源,以及进一步滋生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3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