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16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128篇
安全科学   2056篇
废物处理   140篇
环保管理   1917篇
综合类   6989篇
基础理论   352篇
污染及防治   400篇
评价与监测   397篇
社会与环境   273篇
灾害及防治   536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330篇
  2015年   451篇
  2014年   1075篇
  2013年   688篇
  2012年   496篇
  2011年   733篇
  2010年   539篇
  2009年   666篇
  2008年   720篇
  2007年   665篇
  2006年   583篇
  2005年   571篇
  2004年   538篇
  2003年   548篇
  2002年   668篇
  2001年   489篇
  2000年   312篇
  1999年   333篇
  1998年   215篇
  1997年   231篇
  1996年   223篇
  1995年   228篇
  1994年   196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氨主要用作制冷剂及制取氮肥和铵盐等,是化学工业非常重要的但又十分危险的化工原料。在液氨储存、运输和使用等过程中,因泄漏引起的中毒等事故比较频繁。氨属高毒物质,人一旦吸入或接触到泄漏的液氨会造成人体组织坏死,甚至中毒身亡。而且还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危害。所以本文在对液氨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液氨泄漏定量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9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政策取向,通过技术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构建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形成多途径、多层次的秸秆综合利用格局,有效解决秸秆焚烧、弃置问题,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93.
通过深入分析目前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政府在法律法规上给予再生产业扶持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的条件,民众理念更新是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基础,建立有利于跟踪管理的再生产业链是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关键.提出的对策旨在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有序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94.
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趋突显,高职毕业生如何就业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和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为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95.
今年是泰州市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已提上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环保部门在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中,有极其重要的职责,因此结合泰州市实际,对污染减排面临的形势进行了系统思考,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体系建设、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和落实减排工程措施的三项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饮用水与人民群众的生活与健康休戚相关,因此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尤其重要。张家口市中心城区的饮用水水源地为地下水水源地,市区共有南北五个集中式供水水源地。近年来,由于农业污染、生活污染、个别企业超标排污以及上游来水不达标等原因,水源地水质下降。本文主要从5个水源地的水质、水量现状出发,探讨了影响水源地安全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水源地保护措施:切实落实《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加强监管和立法以及提高公民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997.
在对当前国际国内环境保护大背景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及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关键词,提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必须与环境保护体系建设同步进行,将最新的环保理念和思想纳入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之中,并从环保政策上给与支持。  相似文献   
998.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是生态保护和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青海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基础薄弱的落后省份,承担了保护自身和国家生态安全的重任,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压力日益加剧,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日益扩大,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结合青海省的实际,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应上升到国家层面,从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法律法规、基金制度、公众参与等方面着手逐步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999.
论我国国际河流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问题与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国际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国际河流的开发利用方面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国际河流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完善相关的国际与国内法律制度并采取其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从中国国际河流的概况出发,阐述对其进行可持续的开发利用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以及保障国防安全等方面的重大意义,进而分析中国国际河流在可持续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立法缺失、保障措施缺位、管理机构缺乏等,最后从完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前提要素、确立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完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立法以及积极参与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思考,以促进和保障我国国际河流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