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17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73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环境科技》2005,18(3):64-64
据新华社电:美国科学家的新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来。全球变暖导致飓风和台风等热带风暴的破坏力大幅增强。这是科学家首次提出气候变化影响飓风和台风活动的证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报告说,过去30年间,热带海洋表面温度仅上升了0.5℃。  相似文献   
32.
酸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本文在总结了世界酸雨现状、酸雨的生态危害、酸雨对土壤系统的影响及生态系统酸沉降敏感性等方面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各方面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和展望,并提出了若干研究方向及进一步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3.
一台气相色谱仪同时测定陆地生态系统CO2、CH4和N2O排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气相色谱仪进样、分析气路和阀驱动系统的改造 ,同一台色谱仪可以同时检测空气样品中的CO2 、CH4和N2 O。测试结果表明 ,仪器的灵敏度、分辨率和精密度均很高 ,线性范围符合要求 ;仪器系统能够在野外实验室长期稳定运转 ,可方便用于测定陆地生态系统CO2 、CH4和N2 O排放 ,能快速、准确、可靠地获取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34.
中日合作研究项目:酸沉降对陆生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控制对策的研究,于1990至1995年期间在中国重庆地区进行。本文是该最终研究结果主要方面的报导,包括大气污染和酸雨的状况酸沉降对池塘,森林和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大气污染和桎酸雨控制对策,该项研究为今后酸沉降生态监测的研究,打下了有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35.
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是表征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的重要指标,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使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并对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为了能简单快速的评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所带来的影响,以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子长县为例,运用InVEST模型评估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进一步耦合InVEST模型和FLUS模型,并设置四种不同的退耕还林还草实施情景,预测子长县2037年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和碳汇产生的经济价值。研究发现:(1)子长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效果显著,17年间共有31627.98 hm2耕地退耕为林地和草地,境内的林草覆盖率由2000年的53.26%增长至2017年的64.20%;(2)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子长县陆地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碳储量由2000年的39.19×106 t增长至2017年42.34×106 t,增加量集中在工程实施主要阶段(2000—2008年);(3)未来子长县若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其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且会获得一定的碳汇经济价值。预计到2037年子长县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A、B、C、D四种情景下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将分别达到:43.78×106 t、44.10×106 t、44.32×106 t和44.54×106 t,并将由此获得碳汇经济价值净收益分别为1627.88万美元、1979.89万美元、2231.39万美元和2471.67万美元。耦合InVEST-FLUS模型,不但能利用InVEST模型简单快速的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进行评估,而且还能基于FLUS模型对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汇经济价值做出测算。  相似文献   
36.
我国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重要区范围界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变暖已成为当今最主要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建立固碳重要区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现状以及固碳相关的最新研究结果和政府文件,以森林、草地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GIS空间叠置分析方法,界定我国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重要区(注:涉及“全国”的各要素范围均未包含港澳台地区)的空间范围.研究结果:固碳重要区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态系统碳储量、碳汇和固碳潜力3个核心因子,界定过程包括界定范围选择、固碳高值区识别、固碳重要区范围确定和分区命名等步骤.在全国尺度界定了森林、草地两大类共计20个固碳重要区,总面积285.6×104 km2.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重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部、西南部的深山区和东南部的山地丘陵,草地生态系统固碳重要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中东部、新疆西北部山地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固碳重要区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29.8%,所提供的NPP(净初级生产力)量占全国NPP总量的40.7%,固碳能力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7倍.固碳重要区范围界定结果符合“以较小面积获取较大服务”原则,适于作为我国实现碳减排目标的优先保护区域.   相似文献   
37.
上海市与东京市陆地碳汇核算与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气候的变化激发了人们对现有的和潜在的碳汇的研究兴趣.结合上海市和东京市的基本状况,分析了上海市和东京市主要的陆地碳汇类型,根据相关文献研究和当地的基本情况确定碳汇参数,研究了不同陆地碳汇类型的碳汇量,进而估算出陆地总碳汇量.在此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对比分析了2个城市的陆地碳汇能力,并提出了加强湿地保护工作、加强园林绿化建设工作、保护耕地等增强上海市陆地碳汇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38.
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碳平衡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循环和全球变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碳收支/碳平衡问题已经成为碳循环和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与热点,其中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碳平衡又是全球碳循环和影响全球变暖中最复杂、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部分.阐述了全球陆地碳库的大小及碳收支/碳平衡状态,探讨了主要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碳平衡过程,分析了当前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碳平衡因素,并对当前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碳平衡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9.
《绿色视野》2010,(3):29-32
<正>我国是全球生态系统类型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囊括全部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度。然而,我们这些生态系统都处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过程中。中国生态系统退化的现实异常严峻,如果控制不住,将会影响  相似文献   
40.
环球扫描     
<正>《自然》2014年12月18日无国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区的设立旨在减轻人为因素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压力。一个国际认同的目标是,到2020年,将保护区网络扩大到覆盖世界陆地面积的17%。但生物多样性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生境之间是不均匀分布的,这便提出了应当对哪些区域予以保护、以产生最大效果的问题。Federico Montesino Pouzols等人发现,通过国际协调行动将保护区网络扩大到17%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