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04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218篇
基础理论   121篇
污染及防治   60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吴鹏  赵怡  洪义国  段舜山 《生态环境》2011,20(1):132-136
微生物的腐殖质还原过程自1996年发现以来,日益成为环境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以南海北部海域的8个底泥为实验材料,利用蒽醌-2,6,-双磺酸(AQDS)为腐殖质模式物,初步探讨了南海北部8个底泥培养物对腐殖质的还原能力,并探讨了驯化后的8个底泥微生物对腐殖质的还原过程。结果发现:从南海北部深海海域到海陆交接的香港米浦红树林的8个底泥样品培养液均能很好的还原AQDS;驯化后的8个站点底泥微生物对腐殖质还原的能力有所不同,在48 h,E425站点培养液中的OD450只有0.74,其余7个站点培养液中的OD450都在2.0~3.0之间,推测其原因是8个站点中腐殖质还原微生物的数量具有明显差异,使得各站点的OD450差异很大。研究结果为认知腐殖质还原微生物的分布和探究腐殖质还原微生物在环境中的生态学意义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三十年来的中国泥石流研究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本文通过对我国泥石流研究成果的总结,结合作者们工作的心得体会,就我国30年来的泥石流研究工作进行回顾与展望;并针对国情和灾情,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3.
全面安全管理-6 Sigma方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最新全面管理工具 6Sigma方法论的概念、原理 ,以及 6Sigma持续循环的 5个阶段在现代企业全面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4.
于2011~2012年度及2012~2013年度开展小麦开花后渍水试验,研究开花后渍水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渍水前喷施6-苄氨基腺嘌呤(6-BA)对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2011~2012年度及2012~2013年度江汉平原小麦开花期至成熟期均有持续降水分布,其中2011年4~5月累计降雨量达1941 mm,2012年同期累计降雨量达2855 mm,表明江汉平原小麦生殖生长期有较大渍害风险。本试验研究表明,开花后渍水,小麦植株衰老进程加速,叶片严重早衰失绿,旗叶光合速率降低;渍水前喷施6-BA,可缓减叶片衰老趋势,缩小旗叶光合速率降低幅度。开花后渍水亦导致根系活力降低,渍水前喷施6-BA可缓减根系活力降低,其中至灌浆中期,渍水处理根系活力仅为对照的563%,6-BA+渍水处理根系活力较渍水处理提高66%,差异达显著水平。渍水处理生物产量及籽粒产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渍水前喷施6-BA,生物产量、籽粒产量较渍水处理比较均有所提高,其中生物产量较渍水处理提高77%,籽粒产量提高137%。总之,在本试验条件下,开花后渍水导致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生物产量、籽粒产量等显著降低,渍水前喷施6-BA可在一定程度上缓减渍害效应,在渍害发生后促进籽粒产量形成,据2011~2012年度及2012~2013年度产量结果估算,渍水前喷施6-BA相当于每6667 m2可减少427 kg 产量损失,即约1/3以上的田块未发生渍害  相似文献   
75.
黄山风景区旅游水供需系统安全及动态调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山岳型风景区由于其独特的地形地貌条件,工程性供水难度大,随着区内床位数和游客量的不断增加,水供需矛盾更为突出,成为山岳型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之一,黄山风景区尤具代表性。论文通过典型年分析法,对黄山风景区各月各供水片区的水供需系统进行深入分析,认为:①黄山风景区总体上供水量不足,缺水态势明显,且存在时间、空间、丰枯水期等方面的矛盾;②建立水供需动态调控模型,通过水库和引提水工程调节供水是改善黄山风景区供水短缺的重要途径;③通过现有各分片水库的调节和五里桥水库提水上山,可分别解决目前和中期供水问题,远期若建立钓桥水库,形成全山供水连片,可达到远期水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76.
为了深入揭示安全生产水平同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内在联系,提出安全生产信息技术能力的概念及其监控管理连接、救援响应监测、定位导航追踪3方面子能力的定义,进而通过构建3方面子能力同移动通信主要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模型(SPITCMC),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PITCMC模型可以准确诠释过去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对安全生产水平产生的影响,同时可用于预判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对安全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程度,从而为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7.
在中温(35℃±1℃)厌氧条件下,以葡萄糖为共基质,采用间歇实验方法,研究了2,6-二硝基酚(2,6-DNP)的厌氧产甲烷毒性和厌氧降解动力学.厌氧毒性试验(ATA)以累计产甲烷量和相对活性(RA)为指标,评价了不同浓度2,6-DNP对产甲烷菌的抑制程度;结果表明,2,6-DNP浓度<20 mg/L时,对产甲烷菌没有抑制作用,浓度为40 mg/L时产生轻度抑制,浓度为80~120 mg/L时产生重度抑制;24 h 2,6-DNP的75%、50%、25%相对抑制浓度分别为30、70和>120 mg/L.2,6-DNP降解动力学可用Haldane方程来描述,利用非线性拟合求得动力学参数Ks、Rm、Ki分别为179.7 mg/L、4.84 mg/g VSS·h、206.5 mg/L,方差R2=0.94,拟合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78.
张聪  郭振华  马影利  郭强 《化工环保》2018,38(3):275-281
通过水热合成法和液相沉积法制备g-C_3N_4/C@Bi_2MoO_6复合光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氮气吸脱附、紫外-可见漫反射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可见光下g-C_3N_4/C@Bi_2MoO_6催化降解罗丹明B(Rh B)的影响因素,并对其光催化反应机理进行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g-C_3N_4掺杂量为60%(w)时g-C_3N_4/C@Bi_2MoO_6的光催化活性最高;在60%g-C_3N_4/C@Bi_2MoO_6的投加量为1.00 g/L、初始Rh B质量浓度为2.50 mg/L、可见光照射150 min的条件下,Rh B的降解率达到97.90%;在g-C_3N_4/C@Bi_2MoO_6光催化降解体系中,h~+和·O_2~-是主要活性物种。  相似文献   
79.
三氯卡班被认定为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物,可能对动植物和人体产生危害,为探究三氯卡班的有害作用机制,选择C57BL6小鼠作为载体,利用分子生物学和报告基因方法考察了三氯卡班对肝脏的作用,同时利用代谢组学技术考察三氯卡班对血浆内源性代谢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氯卡班是核受体CAR的激活剂,可以提高肝脏CYP2b10的m RNA表达。同时血浆主要的内源性代谢物也产生了显著性变化,血浆中的脂肪酸比例都呈下降趋势,肉毒碱与乙酰肉碱的比例都呈上升趋势,花生四烯酸与肌酸的比例都呈上升趋势,这都与核受体CAR被激活密切相关,由此说明利用代谢组学技术能够全面地反映三氯卡班所造成的对机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1—2-7-三氨基-8-羟基-3—6-萘二磺酸(TAHNDS)作为偶氮染料的脱色产物很难被常规的厌氧-好氧染料废水处理工艺所去除。研究了未经驯化的活性污泥对TAHNDS的缺氧转化效果。结果表明,只有在特定的缺氧条件下(ORP在-50~-150mV之间),TAHNDS才能被活性污泥所降解转化。当浓度在10—80mg/L范围内,TAHNDS可在72h内转化93%以上。加入100mg/L的硝酸盐和0.64mmol/L的氧化还原介体蒽醌-2-磺酸钠(AQS)可将40mg/L的TAHNDS的转化时间从84h缩短到36h。光谱及HPLC—MS分析表明,TAHNDS在缺氧条件下主要是通过脱氨基和脱磺酸作用生成已知可好氧生物降解的3,5-二氨基4-羟基萘-2-磺酸。因此,缺氧处理有望作为预处理工艺促进废水中TAHNDS的完全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