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261篇
安全科学   196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68篇
综合类   568篇
基础理论   122篇
污染及防治   64篇
评价与监测   59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51.
地铁车厢纵火模拟试验火灾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人为恐怖袭击行为情况下,采用地铁车厢实体模型研究了地铁车厢在纵火情况下的火灾场景特性,得出了地铁车厢在模拟火灾中的热释放速率、烟气浓度、温度、烟密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一节车厢最大热释放速率为5MW左右,如果两侧沙发同时引燃,其最大热释放速率可达10MW。在纵火试验中,火灾发生、发展和蔓延速度明显较快,燃烧较猛烈,高峰瞬时释放出的CO、CO2浓度及试验过程中的总浓度明显较高;NO、SO2、HCN集中在瞬间释放出来而造成瞬时浓度较高。烟气主流是沿着而不贴着屋顶向外蔓延的。因此火灾危险性很高。  相似文献   
952.
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传播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矿井瓦斯爆炸火焰发展过程中结构与参数的动态变化特征,建立小尺寸管道气体爆炸实验平台,结合高速纹影摄影技术,探测了不同浓度的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火焰在管道内传播的结构变化特性,并得出速度变化特征曲线。同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通过模拟实验研究管道内气体爆炸反应过程中火焰传播速度变化过程,计算图像和实验图像走向趋向一致。  相似文献   
953.
对长沙市冬季某商场建筑室内餐饮区、化妆品区、鞋包区、服饰区和室外同步进行了细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的实测.分析了室内不同功能区、室外PM2.5质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大气压力对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外PM2.5质量浓度高于室内;室内餐饮区PM2.5质量浓度最高,其次是化妆品区和服装区,鞋包区最低;室内人为活动和室外污染共同影响着室内颗粒物质量浓度;风速与PM2.5质量浓度相关性较弱,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与PM2.5质量浓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54.
通过检测有机质含量和三维荧光光谱研究了霍州煤矿区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质的垂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硝酸盐质量浓度在地表水和第四系水中较高(> 37.41 mg/L),而在深部含水层(太灰和奥灰)基本未检出.地表水中TOC(总有机碳)质量浓度和UV254分别大于5.11 mg/L和0.146 cm-1;氧化还原作用下,第四系水中TOC质量浓度和UV254分别减小82.23%和97.96%,而深部含水层中TOC质量浓度也有降低.人类活动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地表水中Ⅱ区和Ⅳ区的荧光峰强度异常高,均大于等于8 245 QSU,Ⅲ区的荧光峰强度大于3 419 QSU;进入第四系含水层,Ⅱ区、Ⅲ区和Ⅳ区荧光峰强度均减少至216 QSU以下;太灰水和奥灰水中只Ⅱ区和Ⅳ区出现荧光峰,且荧光峰强度与TOC相关性不大;溶解性有机质(DOM)荧光峰强度与地下水流向呈负相关,同一煤矿区奥灰水中Ⅳ区的荧光峰强度比太灰水高.总体上,分析溶解性有机质含量和荧光特性、硝酸盐含量,可以从垂向上建立霍州矿区各含水层(体)的水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955.
污水管网中无机氮类营养盐迁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鹏康  焦丁  任武昂 《环境科学》2015,36(10):3730-3737
以一套长1 200 m的城市污水模拟管网为对象,采用人工配水方式,研究了管网中含氮化合物的变化情况,分析评价了沿程氮类营养盐的迁变转化特性.结果表明,以氯化铵为氮源基质,管网微生物将其同化合成生命所需的物质以进行细胞增殖.游离氨基酸、结合氨基酸、核酸是代谢产生的主要含氮有机化合物,其中氨基酸占溶解性有机氮(DON)的绝大多数.同时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尺寸排阻色谱技术对水中有机物的荧光特性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表征结果显示,污水中有机物的特征荧光峰有所增多,主要以类蛋白、类微生物代谢产物为主,且荧光强度随管网沿程逐渐增强;水中的小分子营养盐在微生物的同化作用下转化为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  相似文献   
956.
浒苔绿潮与苏北近岸海域营养盐浓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嵩  石晓勇  王婷 《环境科学》2012,33(7):2204-2209
根据2010年3~6月5个航次对苏北近岸浒苔绿潮暴发区海域进行的调查数据,研究了该海域营养盐的浓度变化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受陆地径流和苏北沿岸流的影响,调查海区为营养盐高值区,为绿潮暴发提供了一定基础.溶解性无机氮(DIN)、磷酸盐(PO34--P)和硅酸盐(SiO23--Si)最高浓度分别为23.04、0.55和15.85μmol.L-1,春季浮游植物生命活动旺盛和浒苔绿潮对营养盐的吸收导致从第一至第五航次硝酸盐(NO3--N)、磷酸盐(PO34--P)、硅酸盐(SiO23--Si)和溶解性无机氮(DIN)整体呈下降趋势.此外,水体中N/P与浮游生物体中N/P越接近越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第四和第五航次的N/P比值比较有利于浒苔的生长.各航次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均表现为近岸高,远岸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957.
卢晓霞  张姝  陈超琪  侯珍  杨君君 《环境科学》2012,33(10):3426-3433
从天津滨海地区不同地表水表层沉积物取样,测定4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即多环芳烃(PAHs)、有机氯农药(OCPs)、多氯联苯(PCBs)和多溴联苯醚(PBDEs)的含量,目的是了解该区4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含量特征并对其生态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天津滨海地区10个沉积物采样点中16种优先控制的PAHs均有检出,PAHs总含量范围为274.06~2 656.65μg.kg-1、平均为1 198.51μg.kg-1.化石燃料(例如煤和汽油)的燃烧是该区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主要来源,个别地方混有石油类产品的输入.在大沽排污河采样点,22种OCPs总含量为3 103.36μg.kg-1,35种PCBs和14种PBDEs的总含量分别为87.31μg.kg-1和13.88μg.kg-1.其它采样点OCPs、PCBs和PBDEs的含量均较低.该区表层沉积物中总有机碳含量与PAHs的相关性很好,但与OCPs、PCBs和PBDEs的相关性较差,这可能与PAHs主要来自面源污染而其它污染物主要来自点源污染有关.沉积物中PAHs(尤其是低分子量PAHs)的风险较大,在多个采样点中,萘和/或苊的含量超过可能效应浓度,极有可能对底栖生物产生不良影响.在大沽排污河,七氯环氧化物和林丹(gamma-BHC)超过可能效应浓度,极有可能对底栖生物产生不良影响;其它采样点OCPs的生态风险较小.整体上,PCBs和PBDEs的生态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958.
温州城市河流河岸带土壤中PAHs的污染特征与来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周婕成  毕春娟  陈振楼  王璐  许世远  潘琪 《环境科学》2012,33(12):4237-4243
为研究城市河流河岸带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于2010年8月沿温州九山外河和山下河河岸带采集了21个表层土壤样品,利用加速溶剂萃取仪(ASE)萃取,净化柱提取净化,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土壤中18种PAHs的含量.结果表明,温州九山外河和山下河河岸带表层土壤中PAHs含量范围为60.7~3 871.3 ng·g-1,山下河河岸带土壤中ΣPAHs含量显著低于九山外河.两条河流河岸带土壤中的PAHs均以2、3环的低环为主,平均占到PAHs总量的62.47%~72.51%.与国内外其他研究地区土壤中PAHs含量相比,研究河段河岸带土壤中的PAHs处于中等污染水平,但有3个样品中BaP浓度远大于前苏联土壤标准,应引起足够重视.利用Ant/(Ant+Phe)和Fla/(Fla+Pyr)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判源,温州城市河流河岸带土壤中的PAHs均表现出明显的燃烧源和石油源的综合来源特征。  相似文献   
959.
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在给水厂原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基于模糊评价原理,针对传统模糊评价模型存在的评价因子选取主观性强,评价结果可比性差及超标因子存在性表述不直观等问题,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的降维原理筛选评价因子,降低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并以级别特征值J作为同级别水体水质优劣比较和超标因子存在性判定的依据,提高模型的实用性.最后应用该模型对西北某市地下水源水厂原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案例水厂原水合格率高于80%,且评价结果以Ⅰ类水为主,总体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但各年反映水体特征的主要影响因子有所差异.当级别特征值J大于2时,无论最终评价结果优劣,均表明评价水体存在超标因子,且J值越大,水体状况越差.以筛选后的水质指标作为评价因子,所得评判结果更贴近水体实际状况,所得J值能更准确地反映超标因子的存在,使得最终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960.
河南省臭氧污染特征与气象因子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和国家基准地面气候站数据,研究了2017年河南省臭氧(O_3)污染时空特征及其与颗粒物、前体物和气象因子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2017年O_3日最大8 h滑动平均值(MDA8)呈现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的特征,年均值为108μg·m~(-3);各地市均有不同程度O_3超标情况,其中,安阳超标天数高达88 d,信阳最少为17 d;春末夏初(5月和6月) O_3污染最为严重,O_3 MDA8月均浓度在140μg·m~(-3)以上,并在6月达到峰值;定性和定量分析显示O_3 MDA8月均浓度与颗粒物,O_3小时浓度与CO、NO_2呈负相关;不同季节、不同城市O_3MDA8与气象因子(日照时长、气温、降雨、能见度、相对湿度及风速)的相关性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