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116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79篇
综合类   203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自愿减排项目碳泄漏:内涵、类别及应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愿减排项目是碳排放交易市场抵消机制的运行载体,灵活的自愿减排抵消机制是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补充,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碳泄漏,作为严重影响抵消项目减排效率的热点问题值得关注。目前,中国已形成较大规模的自愿减排市场,截至2018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共签发了约7200万tCO_2当量减排量,我国在建立健全自愿减排抵消市场机制的过程中,需要把握项目碳泄漏的负外部性这一实质,厘清其运行机理并积极应对。本文旨在系统阐述该问题,并为进一步实现抵消项目减排潜力提供思路和方向:从自愿减排项目碳泄漏的内涵与定义出发,首先对项目碳泄漏的分类进行梳理,并依据产生途径的不同重点分析了活动转移排放、生命周期、市场路径、生态以及技术泄漏的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及其相应的研究方法;其次从具体项目应用、系统项目应用和宏观应用三个层面讨论了应对自愿减排项目碳泄漏问题的管理对策;最后结合我国自愿减排抵消市场的实际情况,建议未来抵消项目碳泄漏的应对和管理应在分门别类对其概念进行精准定义的基础上将解决措施的成本效益考虑在内,此外,在评估泄漏量时需要同时测算不同类型的碳泄漏,探究其协同效应以免高估其泄漏程度。  相似文献   
83.
84.
结合金川公司龙首矿安全生产的实际,论述了建设人机环境系统并实现其本质安全化的意义,对该矿员工的本质安全化建设、机具与环境的本质安全化建设的经验作了介绍,其中,特别强调“四合一”的管理模式是人机环境系统实现本质安全化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5.
采用高斯点源模型对建陶生产造成的SO2地面浓度增量进行计算.利用比例下降模型计算建陶业的SO2允许排放总量,并根据企业的设备生产能力进行了总量分配,在方法上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计算结果表明,可有效降低所在地区的SO2地面浓度.  相似文献   
86.
- In current biotest approaches, intact organisms or in vitro systems are exposed to sediments using different exposure scenarios.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in sediment toxicity testing protocols is the question which test phase (solid or liquid) should be used. Whole-sediment exposure protocols represent the most realistic scenario to simulate in situ exposure conditions in the laboratory. However, until now there is no agreement in how to acquire and to evaluate the data of the various available sediment contact assays. The SeKT joint research project was initiated with the aim to compare recently developed sediment contact assays by addressing reference conditions, control sediments and toxicity thresholds for limnic sediment contact tests.  相似文献   
87.
拜泉县生态环境建设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拜泉县在农业生态建设中,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狠抓生态环境建设,三十多年如一日,治理穷山恶水,重整拜泉山河。通过对拜泉县生态环境历史和现状的介绍,生态建设的效果分析,得出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合理开发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88.
根据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环境监测系统必须加快信息网络化建设步伐。在充分认识环境监测信息网络建设必要性的同时,对环境监测信息网络建设中存在的认识不足、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内容针对性不强、网络安全意识淡薄等相关问题,提出了建立环境监测信息网络建设详细规范、转变观念、统一规划、应用为主、加强网络安全等相应的解决措施。只有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建设的顺利进行,才能使环境监测信息网络化在环境保护实际工作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
An important aspect in the linking of different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s is the degree to which these systems allow (or ban) external offset project categories. The EU Emission Trading Scheme (EU ETS) currently allows the use of credits from energy and industry projects developed under the Kyoto Protocol’s Joint Implementation (JI) and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 but excludes the use of carbon credits from forestry projects for compliance in the EU ETS. Forestry credits generated by the CDM have a limited lifetime and expire at the end of a project’s crediting period, or earlier if the carbon stock for which the credits have been issued ceases to exist. According to the recently adopted amendment of the EU ETS Directive forestry credits will remain to be excluded until 2020. The present article reviews how the New South Wales Greenhouse Gas Abatement Scheme (Australia), the Regional Greenhouse Gas Initiative (US) and the voluntary scheme of the Chicago Climate Exchange integrate forestry offsets into the respective system and how they deal with the risk of losing stored and credited biomass.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different scenarios this article shows how differe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forestry offsets could impact the efforts to link various emission trading systems in future.
A. TuerkEmail:
  相似文献   
90.
滨海石化项目环境综合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针对国内目前的研究现状,运用环境风险评价指数法建立滨海石化项目环境风险评估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结合专家咨询法进行指标的修改与完善,运用线性加权组合法对评估体系中指标权重的赋值,并计算滨海石化项目的环境风险等级,确定项目的风险强弱.实例分析表明环境风险管理在环境风险的产生和预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加强和完善环境风险的管理体系,结合环境因素的敏感程度及风险源的产生和影响,能降低环境风险及事故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