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5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10篇
安全科学   152篇
废物处理   36篇
环保管理   165篇
综合类   743篇
基础理论   92篇
污染及防治   56篇
评价与监测   156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针对新建铁路专用线沿线的环境特征,提出了铁路专用线声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内容和方法。在目前缺乏新建铁路噪声预测模式的情况下,提出了应对铁路边界噪声、不同距离处的铁路噪声、敏感点噪声、鸣笛噪声进行预测,并以某铁路专用线声环境影响评价为例,对上述四种噪声进行了预测,通过预测得到铁路两侧的声环境状况,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铁路噪声的防治对策,以保证铁路专用线沿线声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32.
公路交通噪声的污染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满宏 《环境工程》1997,15(5):38-40
从多角度提出了治理公路交通噪声污染的控制对策,指出只有综合治理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交通噪声污染。  相似文献   
33.
噪声仲裁监测过程中的点位布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噪声仲裁监测过程中点位的布设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4.
对美国FHWA公路噪声预测模式的深入讨论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涂瑞和 《环境工程》1995,13(3):41-45
美国FHWA公路噪声预测模式在我国被广为应用,甚至有各种修正模式,但因对原模式的理论依据仍缺少了解,以至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或对原模式进行修正时诸如参数的选择及计算、模式适用范围等出现了不当或错误现象。本文从理论上对FHWA公路噪声预测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讨论了各参数的物理意义、模式的适用范围,并提供了二种特殊情况下公路噪声的预测模式。  相似文献   
35.
国外道路声屏障结构形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金明  周敬宣 《交通环保》2005,26(3):62-64,72
介绍了不同结构形式新型屏障的降噪基本原理、性能特征及发展动态,并对它们降噪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6.
阐述了冲气噪声的产生机理和消声装置结构、消声原理及消声效果,该装置已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37.
乌兰浩特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现状及其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乌兰浩特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现状的调查,分析了造成交通噪声污染的各种因素。提出了若干防治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8.
This study represents the first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pollution transport budget within the boundary layer of typical cities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BTH) reg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exchanges and further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ABL)-free troposphere (FT) exchange on concentration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within the ABL during heavy pollu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ransport flux balance relationship, differences in pollution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two citie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ABL-FT exchange effect. The FT mainly flowed into the ABL in BJ, while in SJZ, the outflow from the ABL to the FT was more intense. Combined with an analysis of vertical wind profile distribution, BJ was found to be more susceptible to the influence of northwest cold high prevailing in winter, while sinking of strong cold air allowed the FT flowing into the ABL influence the vertical exchange over BJ. In addition, we selected a typical pollution event for targeted analysis to understand mechanistic details of the influence of ABL-FT exchange on the pollution event.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ABL-FT interac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M2.5 concentration within the ABL during heavy pollution. Especially in the early stage of heavy pollution, FT transport contributed as much as 82.74% of PM2.5 within the ABL. These findings are significant for improv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pollution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within the boundary layer and the effect of ABL-FT exchange on air quality.  相似文献   
39.
如何实施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的规范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监测目的、测量条件、时段选择,规范的监测程序及注意的问题,完整的监测报告。  相似文献   
40.
陈恒  刘德军 《环境工程》2002,20(6):45-46
介绍一例窄小空间的大功率柴油发电机噪声改造工程。通过对原机房的改造 ,增加隔声、吸声、通风等措施 ,使发电机噪声排放达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