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2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303篇
安全科学   279篇
废物处理   57篇
环保管理   252篇
综合类   819篇
基础理论   188篇
污染及防治   122篇
评价与监测   67篇
社会与环境   38篇
灾害及防治   10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双区电除尘器降低锅炉烟尘排放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尘在传统结构的荷电区荷电之后,一部分尘粒被阳极板捕集,大部分带有正、负电荷的尘粒再分别被收尘区的管式辅助电极和阳极板捕集.模拟试验数据表明,收尘区具有高电压、低电流和板电流密度分布均匀的特性.工业性试验结果显示,应用双区电除尘技术设计或改造电除尘器,不仅可以较好地防止发生反电晕,而且能够将锅炉烟尘排放质量浓度降低到50 mg/m3以下.与传统的卧式电除尘器相比,还可节省10%左右的占地面积和钢材用量.  相似文献   
132.
我国部分油田原油生产出砂严重,经常造成集输处理系统的严重磨损和堵塞,储油罐严重积砂,不能实现密闭。储油罐清砂完全靠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而且造成环境污染。在海上平台,若采出砂含油量不达标排入海洋,则会给海洋带来严重的污染,因此,采出砂处理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根据国内外采出砂处理技术调研,介绍了水力旋流器除砂技术原理及工艺和在国外应用实例以及该技术在我国油田的开发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3.
石油工业废弃物处置及其生物治理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于我国石油工作者对石油工业废弃物的普遍关注,现在介绍生物治理的基本概念及SPE石油工程师协会中有关含油污泥生物处置的途径及其突出优越性。生物液/固处理工艺(LST)是目前含油污泥处置现场最经济可行的处置方案。这种好氧的LST工艺过程,能够比较充分地代谢和降解石油污泥中的油和脂并大量除去多环芳烃类(PAH)化合物及其它有机化合物,明显地降低了石油废弃物对人、畜的毒害程度。其工艺较简单,操作也简易,凡经此工艺处理后的废弃物不留残毒和后患,因此早已被世界上先进国家的炼油业视为处理含油污泥的有效选择了。石油工业废弃物的生物防治和生物降解工艺较大程度地领先于目前我国现场正在执行的各种处理含油废弃物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34.
交流电凝聚(ACE)技术能有效地从稳定的悬浮液和乳浊液中凝聚并分离出固相、重金属和油。电压缩和电絮凝促进凝结、快速沉淀及脱水,且不使用昂贵的高分子电解质和化学药品,也不需使用复杂且易于被超细微粒堵塞的过滤系统。木文介绍了ACE技术的初步原理及其在国外油田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并与传统的污水净化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5.
ABSTRACT: A three well injection-production test was performed at the United Creosoting Company (UCC) site in Conroe, Texas, to estimate the effective in situ retardation factors for adsorption and to evaluate the significance of biotransformation in limiting the transport of polycydic aromatics present in the shallow aquifer. The field test was also used as a model to determine if this type of testing would be feasible at other hazardous waste sites. During the test, chloride, a non-reactive tracer and two organic compounds, naphthalene and paradichlorobenzene (pDCB), were injected into a center well for 24 hours followed by clean ground water for six days. Ground water was continuously produced from two adjoining wells and monitored to observe the breakthrough of these compounds. Data from the test were analyzed by comparing the statistical moments of the chloride and organics distributions. Retardation factors for naphthalene and pDCB were estimated to be 1.03 and 0.97 by comparison of the statistical moments. A significant loss of naphthalene and pDCB was also observed during the three well test, apparently due to biotransformat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biotransformation is the major process limiting the transport of naphthalene and similar compounds at the UCC site.  相似文献   
136.
ABSTRACT: Effects of no-flow river conditions o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water in the Platte River well field of the City of Grand Island, Nebraska, were examined utilizing a finite-difference computer simulation model specifically developed for this well field.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ffects of these no-flow periods on water quality may be most important. In particular, the no-flow periods eliminate the hydraulic barrier between the well field and an area north of the River that is contaminated with nitrate (concentrations in the 20 to 40 mg/1 NO3-N range). They also change the direction and velocity of movement of the contaminated ground water.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ntaminated ground water moves toward the well field with a velocity of 0.42 ft/d after 30 days of no-flow and 1.43 ft/d after 180 days of no-flow. Limiting no-flow conditions to 10 consecutive days would protect the well field.  相似文献   
137.
电解法处理高含硫气田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川南矿区含硫气田水电解法处理的试验情况,用自己研制的电解反应器对电解时间、pH值、电流密度等工艺条件进行了考察,提出了电解法处理含S~(2-)200mg/L的气田水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成功的,它可以使气田水中硫化物的脱除率达99%以上,达到国家排放标准(GB8978—88:S~(2-)<5mg/L)。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投加处理药剂少,操作简便,设备小型,占地面积小,特别适用于产水量不大的井站使用。  相似文献   
138.
安徽省是一个特殊的中强地震区,地震活动呈现华北、华南两大地震区的过渡特征。通过分析安徽省的重力异常及航磁异常资料,认为中强震往往发生于正负重力或航磁异常的交接部位;重力、航磁异常等值线梯级带上,莫霍面、磁性层上界面等深线的梯级带上;重力、航磁异常等值线的拐折部位,莫霍面、磁性层上界面等深浅的拐折部位。对这些结论提出了分析模式,并作了地震构造解释。最后,根据这些结论,预测了未来地震危险区。  相似文献   
139.
胡广韬  林叔中 《灾害学》1995,10(4):11-18
本文分析了地下采空情况后认为,山体采空侧动,软弱夹层为决定性条件;其变动范围、速率、规模与性质,与地下采空有关的复合应力场有关。经对观测资料分析、仿真模型试验与仿真数值模拟的对比研究,揭露了顺倾山体的“复合临空面”条件下,“复合变动”的“复合应力场”。  相似文献   
140.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静电场的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印染废水中的污染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朝一定的方向迁移,从而发生“强制电中和”作用,这种电中和作用的场能消耗极小,而被中和的污染物颗粒由于凝聚作用,则会不断长大而易于通令过滤去除,这一处理工艺在经“自数”预处理之后,可继续使COD和色度的去除百分数分别达60%和63%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