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1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47篇
安全科学   11篇
环保管理   270篇
综合类   656篇
基础理论   81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73篇
社会与环境   326篇
灾害及防治   11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01.
黑龙江省森林火灾年际变化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波分析是一种新的时一频分析工具,广泛适用于非线性科学领域。选用Daubechies小波系对黑龙江省森林火灾的特征进行了分解和重构,结果表明,黑龙江省1953—2002年受害森林面积有近15~20a的周期波动性,森林火灾次数则有近30a的周期波动性。未来几年内,该省森林火灾受害面积和火灾次数会在较低的水平上波动,但森林火灾可能要比2000年严重。  相似文献   
102.
Ecological footprint (EF) has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as a useful indicator in the contex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 far, EF has been used in numerous studies by academies, organizations and government authorities. However, the results of these studies failed to be comparable directly with each other due to imprecise data sets, unmodified accounting methods of pasture and fossil energy, ignored secondary products, undefined process Of calculating yield factors and improper biocapacity for biodiversity. In this paper, we elaborated on EF estimating methods from six categories of consumption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above. We adopted precise data and revised methods, calculated EF of some secondary products, introduced weighted factor to calculate yield factors and adjusted biocapacity by an appropriate amount. Meanwhile, we investigated the resource consumption of Liaoning Province in 2006 to assess EF. Its results showed that Liaoning Province overused its natural capital and was in an unsustainable state. We concluded that two specific problems that had arisen in EF assessment and gave some suggestions for Liaoning Province to improve its unsustainable state.  相似文献   
103.
"两山"理论,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浙江是"两山"理论的发源地,思考探寻基于浙江情境的"两山"转化路径,意义重大且十分迫切。本研究从顶层设计、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协同治理、技术创新等方面,总结浙江"两山"转化的实践经验及其实践特征,探讨其"两山"转化路径,以期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两山"转化与践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湖北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战略对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湖北省有十分丰富的过境客水资源,但自产水资源却十分有限,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地表水污染日趋严重,地下水也存在不容的污染;农业用水占大头,其节水潜力巨大;目前主要是利用地表水,地下水的利用很少;洪涝时时灾害仍然十分严重,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从长远看,湖北省的水资源问题将主要是污染型短缺的问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对汉江中下游供水和水质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105.
山西省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重点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是缺水的能源大省。从地表水、地下水、过境水和边界水等不同利用类型水体的开发利用 ,以及节约用水、污水净化和废水的重复利用等五个方面 ,论述了山西省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重点与途径。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对1998-2008年湖北省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生物资源生态足迹及其组成、人均生物资源生态足迹、生物资源生态承载量和生物资源生态赤字(盈余)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表明,武汉城市圈生物资源生态足迹组成以耕地为主,其他生态生产性用地的足迹比例较小,各市州生物资源生态足迹整体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人均生物资源生态足迹小于省均值,生物资源生态承载量先升高后降低,各市州生物资源生态承载量由大到小排序为:黄冈、孝感、武汉、咸宁、天门、黄石、仙桃、鄂州、潜江,生态赤字呈增大趋势;鄂西生态圈除神农架外其他各市州的生物资源生态足迹均较大,林地足迹占主要地位,其总量对全省的贡献较大;人均生物资源生态足迹大于省均值,生物资源生态承载量呈增高趋势,各市州由大到小排序为:宜昌、十堰、襄樊、荆州、恩施、随州、荆门、神农架,该圈一直保持很高的生物资源生态盈余,但盈余值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7.
探讨了建国后山东城乡人口布局的历史演变特征,分析了自然因子和人文因子对城乡人口空间布局的影响,对城乡人口年龄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素质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建国以后山东城乡人口布局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城乡人口布局演变加快,说明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推动城乡人口布局变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8.
水土流失既是资源问题,又是生态环境问题。土壤侵蚀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以鄂西北丹江口库区郧西县坡面径流小区为试验点,通过分析小区的实地观测数据,建立坡面土壤侵蚀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数量化理论II作为有效的数学方法,建立郧西县坡面径流小区土壤侵蚀强度评价模型,对参与建立模型的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其准判率达到800%以上,并且利用该模型对其他年份坡面土壤侵蚀强度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得到土壤侵蚀强度分级的精度较高。研究表明,建立的郧西县坡面径流小区土壤侵蚀强度评价模型有较好的适用性与可靠性,可为郧西县及类似自然地理环境的其他区域水保工作起到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9.
郭晓东  郝晨  王蓓 《中国环境科学》2019,39(10):4456-4463
以湖北省为例,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空间自相关和标准差椭圆对湖北省各地区绩效指数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显示:湖北省各地区环境绩效指数(EPI)均高于60,但普遍处于中等水平,良好及优秀所占比例低.EPI较高的地区主要位于湖北省西部和中部,压力和状态指数从西至东递减,响应指数则呈现东部高于西部高于中部的态势.状态指标绩效指数在空间上显著正相关,即环境质量状况较好(或较差)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EPI及二级指标绩效指数均以西北-东南为布局方向,且EPI椭圆重心较于基准重心偏向于西南方向.各地区环境指数除受到资源禀赋的影响外,还与城镇化率和人口密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0.
在湖北农村 10个地点 ,利用澳大利亚集雨器自 1996年 1月至 1998年 6月 ,按季度采集大气降水样品测定SO2 - 4浓度 ,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各地 1997年降水中SO2 - 4浓度年均值比 1996年显著升高 ;大多数地点 1996、1997、1998年 1季度和 2季度降水中SO2 - 4浓度呈逐年升高趋势 ;大多数地点每年 1、4季度降水中SO2 - 4浓度高 ,2、3季度降水中SO2 - 4浓度低 ,说明湖北农村降水中的硫对秋冬作物影响比对春夏作物影响大 ;湖北农村降水中SO2 - 4浓度近两年不仅有时间变化规律 ,而且同一季度内的地区差异也很明显 ,在 1996年和 1997年 8个季度 10个点的降水SO2 - 4浓度最大值中 ,有 4个最大值出现在襄樊 ,它是目前湖北继宜昌市区、恩施市区之后又一个酸雨发展较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