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186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136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01.
为了研究大尺寸通风管网中的瓦斯爆炸传播规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针对具有不同障碍物数量的大尺寸通风管网模型,利用Fluent分析管网中各个监测点的超压变化曲线以及障碍物附近的速度矢量图,分析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初期瓦斯爆炸后,障碍物的存在改变了通风管网内未燃瓦斯的积聚区域;高温和高压发生耦合作用,在氧气相对充足的进气管道中形成二次爆炸;障碍物与火焰波以及管网自身结构变化等多种因素形成复合作用,改变了通风管网内瓦斯爆炸冲击波的传播路径和叠加区域的位置;无障碍物时高压区域出现在进气管道中,有障碍物时高压区域出现在中部直管与斜管的交汇处附近,且数值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02.
采用二维声波方程有限差分法对浅层小尺度隐伏断层地质模型的地震波场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分别从震源位于断层下降盘顶、断层上升盘顶及断层顶三个不同位置进行正演模拟,对地震波场在断层模型中的传播规律及其地震记录变化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多个单炮记录的变化对比不仅可以对断层进行快速有效的判断,而且为分析断层几何类型、估计断裂带范围与宽度等方面提供重要的依据。同时将模拟结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该方法能有效辅助实际野外工作中对断层的判断,为合理设计观测系统及采集参数设置提供指导,对提高浅层地震勘探现场工作效率和精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固体声在建筑物内的衰减、反射和透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体声波在建筑物内传播会产生衰减、反射和透射。文中对居民楼内的固体传声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建筑物内固体声传播过程中存在扩散衰减、结构突变衰减和阻尼损失衰减。同时,固体声波在墙体或楼板内反射使声能密度大大增加;固体声在传播过程中会向空气中透射,使得居民室内产生结构噪声污染。文中对某小区变压器房结构噪声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预测了变压器房上方室内的结构噪声级,计算结果表明,当设备基础上振动级达到90 dB时,二楼居民室内的结构噪声级可达到41.3 dB,这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计算值与实际测量值较为吻合,说明理论分析和预测计算基本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04.
以纳米TiO_2为催化剂,采用超声-紫外光协同催化体系降解水中菲,并考察了菲降解率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TiO_2对菲降解率的大小顺序为锐钛矿型TiO_2P25型TiO_2金红石型TiO_2;超声-紫外光协同催化体系对菲的降解率大于单独超声体系或紫外光催化体系,且均遵从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在超声频率为60k Hz、声强为0.233 W/cm2、TiO_2投加量为0.06 g/L、pH为4.0、H_2O_2浓度为19.59 mmol/L的条件下降解75 min后,超声-紫外光协同催化体系对初始质量浓度为0.96 mg/L的菲的降解率可达76.78%。  相似文献   
105.
近50年江苏省夏季高温热浪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江苏省1955-2007年7-9月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分别以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数、持续3d、5d的高温过程、平均最高气温为指标,建立了各站点的高温日数、高温强度的时间序列。分析发现,该省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处于一个偏热期,苏州等城市近几年高温次数明显增加,而西南区域南京等城市夏季的最高气温则有下降趋势;同时,运用小波分析方法对该省高温时空分布的周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年平均最高温度变化中5~6a的周期振荡在各地区中反映得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6.
以某铅锌矿爆破施工为背景,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对测得的振动速度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场地爆破振动衰减规律,并结合爆破主频率,确定了周围民房的容许振动速度为2cm/s。同时,对爆破冲击波和噪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爆破振动、冲击波和噪声均与爆心距、炸药量有关。当爆心距相同时,噪声对建筑物和人员的影响最大,空气冲击波次之,爆破振动较小。主要从控制最大段药量和爆源距安全原则考虑,提出了防爆破振动、噪声和冲击波及飞石的安全距离。另外,还提出了硐口悬挂3层麻袋、堵塞炮泥和控制起爆网络中段间微差等安全措施,并对有害效应进行评估,其结果对后续爆破设计和施工具有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7.
Dust dispersion from a layer is a complicated problem, which has not been completely solved yet, especially if an Eulerian–Eulerian approach has to be used to model the two-phase dusty flow. In previous investigation, a phenomenological model of the dust dispersion process from a layer was developed, but the evaluation of the model revealed some weaknesses. In the current paper, the model of the dust dispersion process was presented and three improvements of the model were studied: Saffman force, Magnus force and particles collisions.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gnus and Saffman forces into the code did not improve the numerical results and it was shown that it had very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dust lifting process, in case the phenomenological model of the layer is used. Some explanations were proposed in the paper. Besides, an empirical model of particles collisions was also added to the code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results was studied. It was shown that the particles collisions model improved the obtained results, but further modifications are to be studied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08.
与土体部分脱离的埋置半圆形基础与SH波的动力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波函数展开法结合奇异积分方程技术,研究了部分脱离的埋置半圆形基础与土体的出平面动力相互作用问题。把脱离区看做界面裂纹,将问题归结为一组奇异积分方程。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土体和基础中的位移场。利用动应力强度因子描述了粘接区的切应力强度,其结果显示:有缝隙界面基础与土体的动力相互作用呈现明显的低频共振特性。奇异积分方程技术的引入,使得笔者所用方法与已有方法相比更具一般性。研究结果对埋置结构的安全评估与寿命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借助Wolf的土层和半空间精确动力刚度矩阵及斜线荷载的格林函数,利用间接边界元法在频域内求解了局部断层场地对SV波的散射,着重分析了破碎带较窄断层两侧围岩动力响应的基本规律,以及场地动力特性对散射的影响.研究表明,破碎带断层对SV波有显著的影响,即使破碎带很窄,也可以对SV波产生很大的放大作用;层状场地的动力特性对放大作用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试块对厚壁管变型横波与折射横波检测灵敏度进行了比较,证实了变型横波在厚壁管件中的检测灵敏度高于折射横波;设计开发计算软件,实现缺陷进行自动定位,大大提高现场检测效率和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