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139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利用四期遥感TM数据和GIS技术,通过分析20年秦淮河流域城镇用地增长格局及其演化机制,为流域综合管理和模拟提供重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①城镇用地增长显示阶段性和空间的不均匀性,增长拐点发生在1994年和2000年,空间上表现出增长"热极"与"热带";②城镇用地增长阶段性是经济社会过程及驱动因子演化阶段的反映,回归分析显示城镇用地增长与城镇人口、经济总量及开发区发展相关系数高,这归于1992年开发区创建、投资增加与2000年撤县设区驱动的结果;③城镇用地增长格局变化是社会经济物质载体演化的体现,1992年后开发区成为城镇用地增长首要来源,2000年后东山新市区与大学城成为其增长核心和新形式,机场与高速公路网强化对城镇用地的空间导向.研究结果较客观地刻画了城市化格局与过程的演化规律,参数应用与数据精度的提高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12.
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全面分析2006-2010年上海市金山区26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上的水质变化趋势过程,发现大部分断面超标污染物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性,且水质越差的监测断面上超标污染物指标间有显著意义相关性项目越多.在此基础上,根据研究样本基本满足因子分析要求的特点,进一步运用SPSS软件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因子综合得分,对地表水域进行聚类,揭示出上海市金山区地表水超标污染物构成特征与水域分类.分类结果符合区域内河流污染分布实际,可作为环境管理部门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与水质规划管理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13.
刘稳军 《四川环境》2012,31(3):65-69
在研究的8种重金属元素中,Cd、Cr、Cu、Pb、Zn、Ni的平均值都超过上海市土壤背景值,但均低于国家土壤环境二级标准。与上海优质农产地环境标准相比较,重金属含量平均值超过标准的有Cr、Pb、Zn,但研究区土壤中8种重金属含量的平均值均低于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和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宝山区7个城镇农业土壤按多因子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庙行镇的生态风险指数最高,月浦镇的生态风险指数最低。从宝山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整体情况来看:多因子潜在生态评价值为119.08,宝山区农田土壤达到轻微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214.
李勇  刘德深  陈小波 《四川环境》2009,28(6):68-71,80
介绍了重庆市南岸区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分析了该区地表水质量状况,针对南岸区地表水水质污染状况、污染特点提出了南岸区地表水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15.
贺桃娥  向前  程勇  夏祥敏 《四川环境》2010,29(3):118-120,146
重庆位于长江的上游,对长江的污染较为突出,南川区位于重庆的南部,属于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对长江的污染不可忽视。本文叙述了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的意义,分析了南川区兴隆镇在创建环境优美乡镇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后所取得的成效,以及采取一定措施后仍存在的问题,并对南川区兴隆镇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提出了几点建议。最后,文中还提出了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对控制长江污染所产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216.
China is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urbanization, and wise land use is critical to the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of Chinese cities.Promotion of a compact city is typically believed to be helpful for sustainable land use management. However, given the fact that Chinese citie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population densities, the applicability of a more compact solution to expand cities in China remains questionable; 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many claims in its favor. In seeking to provide empirical data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compact city theory in China,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researchers face is the task of measuring the urban com-pactness, in order to objectively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compactness. To meet this need, indices were developed for measuring the urban land use compactness, by which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land use compactness were identified and applied to the Chaoyang District of Beijing. The conclusions can be made as follows: (1) comprehensive land use compactness in Chaoyang District has increased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1-2007, especially the population density; (2)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and use compactnes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ring structure, which shows a decreasing trend with its distance to the city center; (3) there is a strong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urban land use compactness and location. The better the location is, the higher the land use compactness is.  相似文献   
217.
气象条件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研究是科学制订大气环境污染防控方案、及时发布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的基础.利用兰州市西固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2015年主要污染物小时浓度监测值,分析了污染物浓度的季节性变化和日变化特征,结合同期观测的气温、风速、相对湿度和降水量等气象资料,探讨了气象要素对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除O3外,其他污染物质量浓度呈"冬高夏低""早晚高下午低"的变化特点,这与表征污染物扩散能力的边界层参数变化特征一致. ②ρ(O3)春季为71.42 μg/m3,夏季为62.74 μg/m3,春季高于夏季的主要原因是春季O3的前体物NOx质量浓度高于夏季且春季扩散条件弱于夏季. ③除O3外,其他污染物质量浓度与气温、风速呈负相关. ④当相对湿度 < 40%时,污染物质量浓度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当相对湿度>80%时,污染物质量浓度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降雨对不同污染物的清除效果不同.研究显示,河谷地形气温和风速是影响污染物扩散的重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218.
雄安新区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监测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为构建雄安新区土壤环境质量监控网,系统获取雄安新区建设前后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数据,长期监测新区建设过程中土壤重金属的变化趋势,在分析雄安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监测数据和土壤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空间变异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学方法估算构建新区土壤地球化学监测网所需要的采样密度、采样数量和采样周期等参数,为后续新区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长期监测工作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调查区重金属As、 Cd、 Cu、 Hg和Pb元素变异系数36%,属于高度变异元素; Cd、 Cu和Pb元素块金系数均75%,其高度富集是在较高自然背景上出现了人为源的叠加.在置信水平P为95%和90%时,对样本平均值允许误差Δ分别为5%、 10%和15%的条件下,同时对新区土壤中8种重金属As、 Cd、 Cr、 Cu、 Hg、 Ni、 Pb和Zn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最少合理采样数分别为1 077个、 270个、 120个和767个、 192个、 86个.土壤各重金属元素可监测最小变化量(MDC)介于0.0025~2.54 mg·kg~(-1)之间.在不同的重金属年变化速率下土壤重金属监测所需要的重访间隔时间不同,在目前调查区重金属年变化速率条件下,调查区土壤监测所需要的重访间隔时间在2 a左右.  相似文献   
219.
杭州湾跨海大桥与宁波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连接以宁波为中心的长三角南翼和长三角中心地区的一条快速、便捷的重要通道。从旅游交通对旅游资源、客源市场和游客决策行为等方面阐述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对宁波旅游业的影响:促进长三角地区尤其是沪、甬、杭地区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的优势互补,扩大宁波的客源市场规模和范围,加速宁波市与长三角腹地旅游经济的融合。同时,以这些影响为依据,提出宁波市旅游业的发展对策:完善旅游设施、增强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旅游产业的软硬件水平,加强与长三角主要旅游城市联合,加快旅游产业带的迁移。  相似文献   
220.
彭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国慧  樊宏  刘亚迪  张念华 《四川环境》2005,24(4):70-73,76
依据1992~2003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分析彭州市土地利用动态、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区域差异等变化情况。总结了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地形条件、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第三产业的发展、交通条件、政策因素等六个方面,并针对目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对彭州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