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1篇
  免费   537篇
  国内免费   2291篇
安全科学   339篇
废物处理   34篇
环保管理   463篇
综合类   3942篇
基础理论   828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340篇
评价与监测   307篇
社会与环境   246篇
灾害及防治   207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19篇
  2022年   394篇
  2021年   426篇
  2020年   399篇
  2019年   349篇
  2018年   323篇
  2017年   294篇
  2016年   320篇
  2015年   332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405篇
  2012年   395篇
  2011年   388篇
  2010年   282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2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31.
利用2017年四川盆地18个城市PM2.5小时浓度数据、欧洲气象中心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四川盆地污染特征及不同季节近地面风场特征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异指数和相关性分析各城市PM2.5逐小时浓度,结合近地面风场特征分析出四川盆地污染物变化趋势最相似的城市组合,探索污染物传输特征.研究发现,分异指数和相关性分析得到的传输通道城市组合与地面风场基本相符.四川盆地污染物输送途径可能包括以下3条路径,第1条"川西通道":污染物随气流沿广元→绵阳东南部→德阳→成都、眉山北部→雅安流动;第2条"川中通道":污染物随气流沿巴中→南充北部→遂宁北部、绵阳东南部→资阳北部→眉山东部→乐山北部流动;第3条"川东通道":污染物随气流沿重庆北部→达州、广安→南充南部→遂宁中部→资阳东部→内江、自贡→宜宾、泸州流动.川西通道城市污染排放量大,容易引起连片污染,对应城市群应实施联防联控;川东通道末端在川南城市群和重庆形成风场辐合,造成污染物的滞留和累积,因此,建议在中长期产业布局中减少川南城市群的重污染企业.  相似文献   
132.
本文通过对硫同位素、铅同位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的研究,总结了安徽岳山银铅锌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了其成因,认为该矿床为火山一次火山气液作用形成的中低温热液型银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33.
应用激光粒度粒形分析仪、灰熔融性测定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和XRD等仪器手段对国内2种垃圾焚烧飞灰的密度、颗粒特性、熔点、成分和晶相结构等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发现,2种灰样颗粒直径的数量积分分布非常接近,其中基本没有超过40/μm的颗粒。由于垃圾焚烧飞灰在化学成分上存在的差异导致了其熔点有很大的不同。此外,XRD结果显示不同来源的飞灰其晶相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别,这可能与垃圾的来源和焚烧工艺以及烟气处理方法有关。实验结果为飞灰无害化低温烧结工艺的选择和运行参数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4.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article is to open a dialogue on integrating service‐learning into community based watershed management programs and to discus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at a service‐learning program presents to universities and communities. The article presents the concept and definition of service‐learning, and arguments concerning why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university faculty and students should be involved with community based watershed management programs. The article describes a case study for developing a service‐learning program for watershed management at Virginia Tech and discusses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case study. The paper concluded that to make a service‐learning program sustainable, there should be a long term plan, regular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stakeholders, and some incentives for faculty and students for long term commitment to the community based watershed management programs.  相似文献   
135.
在充分整理单台水氡资料的基础上,对发生在祁连山—河西走廊活动断裂系的5级以上地震进行了短临阶段水氡异常的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异常出现的频次、持续时间、异常结束到发震的时间、异常的范围等。进而对该地区5级以上地震水氡短临前兆异常的特征作了归纳。  相似文献   
136.
渭河流域洪水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17  
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渭河流域45次洪水灾害过程的年际变化、渭河不同河段及干支流洪水灾害特征;同时通过对致洪暴雨的时空分布、类型及灾害的分析,总结了导致渭河流域洪水灾害的降水特征。  相似文献   
137.
新疆强对流暴雨的气候特征和概率分布模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杨涛  杨莲梅 《灾害学》2003,18(1):47-52
应用1980—2001年的6h降水量资料和雨量时程方程,首次给出了新疆地区强对流暴雨的划分标准;分析了强对流暴雨的气候特征、大气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变化趋势和概率分布模式;发现,20世纪90年代强对流暴雨次数有明显的增加,Poisson分布拟合强对流暴雨频率分布尚好,还计算了各地每年(雨季)强对流暴雨发生n次以上的概率。  相似文献   
138.
四川省珙县地质灾害特征及其防治措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珙县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防治措施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地质灾害区划和防治有所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9.
四川彭州铜尾矿库植被特征分析与植物群落演替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翔  宗浩  王文国 《四川环境》2006,25(6):44-48
本文分析了四川彭州铜矿尾矿库的植被特征、群落特征与演替。在该尾矿库上自然定居的高等植物共91种,隶属38科79属,以菊科(Compositae)和禾本科(Gramineae)植物为主。形成6种相对稳定的群落类型;在2003年弃耕后形成的地段分布有史蒿+小飞蓬群落(Artemisia argyi+Conyza conadensis Comm.)、艾蒿+打破碗花花群落(Artemisia argyi+Anemone hupehensis Comm.)、艾蒿群落(Artemisia argyi Comm.)和白车轴苹群落(Trifolium repens Comm.);在经过30~40年自然演替的地段分布有芭茅+羊耳菊群落(Miscanthus sinensis+Inula cappa Comm.)和羊耳菊+千里光+密蒙花群落(Inula cappa+Senecio scandens+Buddleja officinalis Comm.);在近十年内新形成的地段现主要覆盖地衣和葫芦藓(Funaria hygrometrica)。通过对群落结构和不同地段植被特征的对比,对本铜尾矿库的演替现状和规律进行了分析,井讨论了人为影响对演替进程的影响,提出了人工恢复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0.
乌鲁木齐市东南部荒山植被类型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典型样地法对乌鲁木齐市东部荒山植被进行了调查.依据中国植被和新疆植被分类的原则,遵循群落学-生态学原则,用重要值优势度分类方法确定各层片优势种.将此地区自然植被划分为5个植被型,8个植被亚型、20个群系和24个群丛.并对植被型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