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6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78篇
安全科学   359篇
废物处理   62篇
环保管理   204篇
综合类   601篇
基础理论   51篇
污染及防治   48篇
评价与监测   59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1.
社会资本在反贫困领域的重要作用已被理论和实践所证实。在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有效发挥社会资本的周急济贫功能,缓解乃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已成为当前反贫困战略推进中亟待探讨的问题。研究整合了四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0、2012、2014、2016)个体家庭和村庄的嵌套数据,建立了“认知型”和“结构型”两种类型以及“个体家庭”和“村庄”两个层级的社会资本框架,并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了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声望、社会参与、集体参与以及公共服务6个社会资本变量。研究利用HLM软件构建了多层广义线性模型(HGLM),通过四阶段的空模型、截距模型、随机效应模型以及完整模型分析了绝对贫困背景下社会资本对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个体社会资本总量与贫困代际传递呈显著负相关。②在个体家庭层面,社会网络、社会声望、社会参与对贫困代际传递有显著负向影响,但社会信任和地方信任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并不显著。③在村庄层面,公共服务对贫困代际传递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集体参与对贫困代际传递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公共服务水平对社会网络和贫困代际传递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提出要大力培植贫困群体和乡村两个层级的社会资本以缓解农村贫困代际传递趋势:①要通过协调“乡政”与“村治”以形成良性的乡村治理格局。②要促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衔接,在保障个体脱贫的同时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③须提振贫困群体脱贫信心,增强村级自治与集体参与的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112.
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EPR) has become a dominant policy paradigm for the management of 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WEEE)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In South Korea the principle has guided the evolution of the resource circulation policy even before its official introduction through a revision of the recycling law in 2002. Elements of producer responsibilities could be found in the producer-based deposit refund system (DRS) a decade earlier and they were strengthened through the enactment of a new resource circulation law in 2008.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olicy changes in South Korea for the management of WEEE during the past 20 years. The focus of the analysis is on the impacts of EPR and the producers’ responses that were expressed through the quantity and the quality of material flows in the society. Th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in light of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in order to outlin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PR-based resource circulation policy that could have broader implications beyond the case study.  相似文献   
113.
在高低温低气压试验中,由于空气稀薄,其温度均匀性试验已经无法用空气对流来实现了,只能通过的辐射和传导来实现和达到试验温度的均匀。在这种试验状况下,往往试验所得的温度、湿度的均匀性偏差很大。要实现较好的温度均匀性十分困难。我们将高真空领域中的热沉技术即辐射换热方式,运用到高(低)温低气压试验箱中,通过多个几何平面的辐射和传导,达到较为理想的试验参数。  相似文献   
114.
对工业锅炉房电气设备及电缆敷设的设计和运行管理安全提出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本质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15.
The prenatal diagnosis of congenital transmission of Chagas' disease in a pregnant woman with the indeterminate form of the disease is reported. Sonography revealed fetal hydrops at 31 weeks' gestation. Anti-Trypanosoma cruzi IgM and IgG antibodies were negative in the fetal blood sampled by cordocentesis, but T. cruzi trypomastigotes were found in its buffy coat. Owing to anemia, in utero exchange transfusion was undertaken, but fetal demise ensued. Labor was induced and a stillborn infant weighing 2030 g was delivered. Th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vealed placentitis and meningoencephalitis, myocarditis and splenitis in the stillborn fetus. Amastigotes were found in the myocardium, brain and placenta. Copyright © 200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16.
117.
复合吸收技术净化复杂工业有机废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定盛  岑超平  唐志雄  方平  陈志航 《环境科学》2011,32(12):3680-3684
以低浓度、大风量、含无机物、尘粒和油分等成分的复杂工业有机废气为对象,进行复合吸收净化技术的研究,从吸收机制初步探索,对净化设备、工艺流程及工程应用分别进行了探讨.分别以3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为复合吸收剂,考察其处理含甲苯和醋酸丁酯废气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降低复合吸收剂的表面张力,有利于甲苯和醋酸丁酯的去除率.针对复杂工业有机废气,开发高效吸收设备,集合了水膜、旋流板和填料3种吸收净化装置的优点于一体,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防堵塞及多级高效吸收传质的优势.工艺流程以吸收技术为主,整合了加热吹脱、燃烧和厌氧等工艺,最终使废气和吸收尾液达标排放.该技术已在制造、喷涂等多家企业的工程上应用.  相似文献   
118.
目的研制开发"海军航空装备保障统筹图绘制系统",实现海军航空装备保障管理智能化,有效利用保障资源,提高保障工作效率。方法采用C/S和B/S模式相结合,前台以NevronNETVision为系统开发平台,后台数据管理采用大型关系型数据库SQLServe,通过网络计划技术和AOE网分析技术,实现图形绘制和确定关键路线。结果通过导入Excel工作薄,实现统筹图、甘特图、资源载荷图的自动生成,提供可视化的图形编辑和统筹图的规范性检查,能进行关键路径、时间参数计算和人员负荷分析。结论 "海军航空装备保障统筹图绘制系统"智能、高效,为海军航空装备保障管理智能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9.
利用WRF模式(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和嵌套网格空气质量模式(NAQPMS)对2016年11月发生在京津冀地区一次PM_(2.5)污染事件进行模拟研究并分析污染过程中的天气形势变化.结果表明,均压场、低空逆温层和偏南暖湿气流输送的存在为北京地区PM_(2.5)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NAQPMS模式能够合理的再现北京大气污染物时空变化,细颗粒物PM_(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_(10)模拟与观测数据相关系数达0.71,模拟数据在观测数据两倍范围内占比(FAC2)达65%.源解析结果表明,在不考虑临时实施减控措施下,11月18日区域外输送对北京PM_(2.5)浓度贡献为55.25%,区域内输送贡献为44.75%,北京东北区域PM_(2.5)外地源主要为河北中部、河北南部、天津和山东,所占贡献为9.67%、9.01%、7.90%和7.99%.污染物主要来源为生活源、交通源和工业源,分别占比39.6%、34.6%和20.0%.而实际上北京在唐山、保定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后仍在研究时段内出现高PM_(2.5)浓度,意味着在同样天气形势下需要对河北中部、河北南部、天津和山东等浓度贡献占比大的城市加强减排管控才能有效减缓高PM_(2.5)浓度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0.
泰安市冬季一次严重空气污染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泰安市空气污染形成原因,选取泰安市2016年12月一次严重空气污染过程,利用泰安市2016年12月地面和探空资料及NCEP/NCAR(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提供的FNL资料,对泰安市严重污染期间大气环流形势、边界层条件、污染源及传输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泰安市霾污染期间,500 hPa大气环流形势呈"两槽一脊"的特征,850 hPa泰安市处于南支槽前,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为ρ(PM2.5)的升高提供了有利条件;泰安市近地面处于高压控制下的弱风区(平均风速约为1.2 m/s)且边界层有逆温层存在,阻碍了PM2.5的垂直输送,造成近地面ρ(PM2.5)急剧升高.此外,泰安市及周边地区污染严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本地输送占比约为34%,其余均为外来传输,即污染物主要通过外来源传输,本地污染源贡献比率较小.污染物的高、低空传输路径不一致,低空污染物主要从安徽省水平输送至泰安市,高空污染物则先由河北省、河南省向南传输至安徽省、湖北省等地,再随南风气流向北输送至泰安市.研究显示,外来污染源传输作用配合本地静稳天气形势是造成此次泰安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