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5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82篇
综合类   220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42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11.
为了明确生活垃圾初期收运过程中恶臭物质的释放特征,对典型垃圾收运压缩车和非压缩车展开了为期一年的监测.共检出了6大类别75种恶臭物质,其中以乙醇为主的含氧化合物浓度最高,平均检出浓度超过360μg/m3.垃圾初期收运车辆释放的恶臭物质在秋季污染水平最高,而冬季污染水平较低.通过对全部样品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压缩车与非压缩车释放恶臭物质的种类与浓度之间并无明显差异.根据阈稀释倍数法,乙醇、萘、二氯甲烷、二甲二硫醚和丙烯醛被筛选为典型恶臭物质.其中含硫化合物嗅阈值低,即使浓度很低也容易被感受到,在检测过程需要格外关注.本研究可为固体废物收运与管理过程的二次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2.
为推动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短板”有关指示精神,推进危险废物环境管理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全国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情况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疗废物应急处置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和政策文件系统梳理,识别出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置短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目前仍存在医疗废物收集处置和管理有待加强、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薄弱、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不匹配不均衡、集中处置区域合作和跨省(区、市)协同有待探索、处置产业有待升级发展等问题.建议编制实施全国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升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和应急响应能力,提升医疗废物、危险废物调查评估和监管信息化能力,统筹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危险废物处置设施体系,推动利用处置技术优化升级,通过加强顶层设计,聚焦重点领域,推进医疗废物危险废物补短板工作.   相似文献   
113.
滕辰姊  李坚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6):2389-2397
为研究液滴荷电雾化作用下静电场中粉尘颗粒的捕集特性,设计并搭建了线板式湿式电除尘装置,通过实验获得了电场强度、停留时间、粉尘浓度和液滴流量等参数对捕集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施加雾化荷电液滴后各粒径段颗粒的分级穿透率均低于干式电除尘器,随着电场强度增加至3.5kV/cm,分级穿透率降幅逐渐增大,出口浓度降幅达到最大值,PM0.5、PM1和PM2.5分别降低了28.7%、28.0%和27.1%,高于3.5kV/cm后降幅逐渐减小.相同电场强度下,捕集效率随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电场强度为4kV/cm时,停留时间由2.14s增大至4.04s,PM0.5、PM1和PM2.5的分级穿透率分别降低了50.2%、49.3%和48.5%.随着粉尘浓度的增加,颗粒碰撞和凝并作用提高,捕集效率逐渐增大,当空间电荷密度难以满足颗粒充分荷电后,继续增大粉尘浓度将导致捕集效率降低.液滴流量的增大能够促进颗粒荷电与凝并,有利于提高捕集效率.与传统湿式电除尘器相比,采用液滴荷电雾化能够明显降低耗水量,且保持较高的颗粒捕集效率.  相似文献   
114.
朱鸿志 《环境工程》2016,34(6):125-129
针对粉尘治理工程设计中经常混淆的设计理念,介绍了两种粉尘收集系统在环境治理中的各自应用特点,通过对两个工程实例的系统分析和经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脉冲袋式除尘系统和真空负压吸尘系统是两种不同的粉尘收集系统,脉冲袋式除尘系统是以控制粉尘逸散为原则,在尘源点密闭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负压,须合理确定系统的设计风量和吸尘罩的设置;真空负压吸尘系统则是以尽可能多收集粉尘减少人工清扫强度为原则,须优化设计吸尘管网,保证最远处吸尘点能有效吸力。  相似文献   
115.
搭建了蜂窝湿式静电除尘实验台,研究了不同清灰方式下湿式静电除尘的放电特性、除尘效率、分级效率.结果发现,喷淋清灰方式对颗粒物脱除效率最高,溢流清灰方式其次.为了避免喷淋产生的水雾对除尘效率的不稳定影响,着重研究了溢流清灰方式下,湿式静电除尘器比收尘面积、运行电压、烟气初始浓度对除尘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提高比收尘面积和运行电压均可使除尘效率增加,通过观察颗粒物分级脱除效率发现,粒径段在0.5~1μm之间的颗粒物脱除效率较低.当烟气含尘浓度达到较高值(442.85 mg·m~(-3))时,除尘器仍可保持较高的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116.
Waste collection is a highly visible municipal service that involves large expenditures and difficult operational problems, plus it is expensive to operate in terms of investment costs (i.e. vehicles fleet), operational costs (i.e. fuel, maintenances) and environmental costs (i.e. emissions, noise and traffic congestions). Modern traceability devices, like volumetric sensors, identification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s, 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and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technology, permit to obtain data in real time, which is fundamental to implement an efficient and innovative waste collection routing model. The basic idea is that knowing the real time data of each vehicle and the real time replenishment level at each bin makes it possible to decide, in function of the waste generation pattern, what bin should be emptied and what should not, optimizing different aspects like the total covered distance, the necessary number of vehicles and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a framework about the traceability technology available in the optimization of solid waste collection, and introduces an innovative vehicle routing model integrated with the real time traceability data, starting the application in an Italian city of about 100,000 inhabitants. The model is tested and validated using simulation and an economical feasibility study is reported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相似文献   
117.
对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北京城八区生活垃圾收集、分类收集、转运、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垃圾物流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改进的建议及处理处置设施的规划,为北京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的建设和完善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8.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逐渐增大,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及城市环境。分类收集是实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有效手段。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状况不佳,大部分城市均为混合收集,给垃圾处理和城市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本文从国外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费促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成功经验出发,提出几点推动我国垃圾分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9.
Particulate samples taken from both the indoor (working) and outdoor (community) environments contain a wide range of metallic trace elements most of which are mutagenic in at least one of the short term tests for genotoxicity currently in use. Because of the demonstrated presence of a short lived biologically active species (Cr(VI)), and the uncertainty with which the results of the screening of metallic compounds in short term tests can be interpreted in terms of human risk, great care must be taken to assure the appropriate collection, storage, and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assay of such material. The sensitivity of the results for fly ash and welding fumes to variations in these protocols is demonstrat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0.
分析了国内当前危险废物治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同时结合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