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79篇
安全科学   7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97篇
综合类   373篇
基础理论   67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121篇
社会与环境   59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41.
Coupling a land use model and an ecosystem model for a crop-pasture zon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a land use model coupling ecosystem processes. For a given land use pattern in a region, a built-in regional ecosystem model (TESim) simulates leaf physiology of plants, carbon and nitrogen dynamics, and 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cluding runoff generation and run-on re-absorption, as well as runoff-induced soil erosion and carbon and nitrogen loss from ecosystem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for a certain period from 1976 to 1999 were then used to support land use decisions and to assess the impacts of land use changes on environment. In the coupling model, the land use type for a land unit was determined by optimization of a weighted suitability derived from expert knowledge about the ecosystem state and site conditions. The model was applied to the temperate crop-pasture band in northern China (CCPB) to analyz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land use and major ecosystem processes and functions and to indicate the added value of the feedbacks by comparing simulations with and without the coupling and feedbacks between land use module and ecosystem process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urrent land use in CCPB is neither economical nor ecologically judicious. The scenario with feedbacks increased NPP by 46.78 g C m−2 a−1, or 32.23% of the scenario without feedbacks, also decreased soil erosion by 0.65 kg m−2 a−1, or 23.13%. Without altering the regional land use structure (proportions of each land use type). The system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potentially benefits both land managers and researchers.  相似文献   
142.
The current paper presents th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and modes of occurrence of trace elements of 13 coals from south Brazil. Th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the state of Santa Catarina. Chemical analyses and the high ash yields indicate that all studied coals are rich in mineral matter, with SiO2 and Al2O3 dominating as determin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ICP-AES). Quartz is the main mineral species and is associated with minor levels of feldspars, kaolinite, hematite, and iron-rich carbonates. The contents of trace elements, including As, Pb, Cd, Ni, Cr, Mn, Be, V, U, Zn, Li, Cu, Tl, and Ni, in coals were determined. A comparison of ranges and means of elemental concentrations in Santa Catarina, Brazil, and world coals shows that the ranges of most elements in Santa Catarina coal are very close to the usual worldwide concentration ranges in coal.  相似文献   
143.
伊犁河水质的综合评价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伊犁河多年水质监测资料统计分析 ,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比较了各断面、各水期的水质综合指数及年际变化 ,掌握了伊犁河水质分布规律、年际变化与污染物排序 ,以及伊犁河水质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44.
改进的BP算法在黄河下游枯季径流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在黄河下游地区应用多层前向人工神经网络理论,通过改进BP算法,建立下游枯季径流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使用花园口-利津水站26年的完整序列测流资料训练和检验网络并用于预测,结果表明,通过本次研究建立的BP网络模型是合理的,可靠的,它较好地反映了黄河下游的枯季径流规律,可为今后黄河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管理,尤其是预防黄河下游再次出现断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5.
一种新的汛期降水集中期划分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汛期降水集中期是近期气象学者提出的表征汛期气候的一种新的特征量,它在气候研究中体现了较好的灵活性、客观性,通过对其分析,可为汛期气候的诊断和预测提供依据。但现在普遍使用的降水集中期在计算方法和时间长度上存在缺陷,特别是运用到时间跨度较长时段的气候分析时,特征量表征作用就有所缺失,而且计算方法较为复杂。为更好地使用降水集中期这一特征量,提出了以15天作为时长,用滑动统计来划定汛期降水集中期的新方法,并运用统计方法、天气气候学方法进行了论证,同时在长江下游主雨季降水集中期分析和金华地区汛期分析两个实例中进行了应用检验。结果表明,汛期降水集中期新方法划定的特征量与汛期降水总量存在时间上的相对独立性和总趋势上的显著相关性,且在汛期气候极端灾害事件上有较强的描述能力。因此认为,15天滑动统计新方法划定的汛期降水集中期使用便捷,天气气候意义明确,在实际应用中更为客观有效。  相似文献   
146.
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理念,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园区污水处理方式-以污治污:利用企业A废水中的碱性物质与消耗企业B废水中的氢离子,再向废水中投加石灰石去除多余的氢离子,投加液碱去除废水中的铜离子和锌离子。优化后的废水处理方式可减少盐酸、石灰石的使用量,从源头上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排入外环境的污染物,对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均具有明显的正效益。  相似文献   
147.
肖磊 《环境与发展》2020,(2):216-2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广大人民对环境的要求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新常态下,如何加强环境监察执法力度与效率、高效解决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当下环境监察执法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出发,分析了新常态下的环境局势,并给出了几点新常态背景下高效开展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的措施,以期能够改进环境监察执法现状,促进环境问题的早日解决。  相似文献   
148.
植物根系分解是养分元素进入土壤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解径级对根系分解过程中养分元素释放的潜在影响,以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中的粗枝云杉(Picea asperata)为对象,采用原位分解试验,研究云杉3个径级(0-2 mm,2-5 mm和5-10 mm)根系分解过程中钾(K)、钠(Na)、钙(Ca)和镁(Mg)元素的浓度、残留...  相似文献   
149.
三峡水库135 m蓄水前后水体重金属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晟  黎莉莉  张勇  高群杰  胡勇  张芹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11):865-867,878
三峡水库135 m蓄水后,水体中各重金属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和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特别是Pb污染应该引起重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成库前后非致癌有毒化学物质(Hg、Pb和Cu)所引起的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为Pb>Cu>Hg,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均大于非致癌物.各类污染物所致个人平均健康危害成库前后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标准,为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150.
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的实施现状,分析实施过程中减排基数、核算体系、责任主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现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将总量控制与改革中的排污许可制相融合,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将总量指标与环境质量改善挂钩,建立差异化的减排核算体系,并加强日常监管,达到改善环境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