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6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205篇
安全科学   635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111篇
综合类   659篇
基础理论   131篇
污染及防治   87篇
评价与监测   73篇
社会与环境   29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81.
以稻草和污泥为碳源硫酸盐还原菌处理酸性矿山排水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苏宇  王进  彭书传  岳正波  陈天虎  金杰 《环境科学》2010,31(8):1858-1863
以污泥为硫酸盐还原菌(SRB)接种菌群,分别添加等量稻草和乙醇,研究了SRB以不同碳源处理酸性矿山排水(pH=2.5)的过程及不同碳源对硫酸盐还原和重金属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外加中和剂的情况下,污泥中的碱性物质可在反应开始的1 d内迅速中和酸性矿山排水的部分酸度,使反应体系pH值从2.5升至5.4~6.3,利于SRB的生长.污泥中含少量易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体系中仅含污泥时,SO24-还原率最低(65.9%).添加稻草可促进SO24-还原(79.2%),因为污泥中的水解菌加速稻草分解,为SRB提供相对充足的碳源.添加乙醇为对照试验的体系中SO24-还原率最高(97.9%).含污泥的反应体系Cu2+去除率均高于99%,SRB驯化前Cu2+的去除主要归因于污泥的吸附作用.以稻草和污泥为碳源可实现低成本酸性矿山排水处理,对矿山环境的原位修复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2.
废弃采石场严重影响城市周边的生态景观,极易导致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以文登某一采石场破损山体的绿化工程为例,运用团粒喷播生态修复技术对废弃矿山进行生态性治理,并探讨其生态恢复方法,以期为今后废弃矿山的残损山体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湘中锑矿区土壤重金属锑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研究调查了冷水江锡矿山锑矿区、桃江板溪锑矿区、桃江马迹塘锑矿区、桃江武潭锑矿区、安化符竹溪金锑矿区及安化渣滓溪锑矿区及周围土壤中锑的含量及形态分布.结果表明:各矿区土壤中总锑含量范嗣为185.6-2 081.3 mg/kg,大大超过了土壤中锑的背景值,表明各矿区土壤已被严重污染.采用Tessier逐级提取法对土壤中...  相似文献   
84.
东滩煤矿水资源包括深井水和矿井水,根据水源水质特征,将深井水和矿井水处理后最终作为直饮水、井下生产用水、电厂循环冷却水、电厂化水车间用水。实现了水资源的梯级利用,节约了水资源,保护了矿区环境。文中介绍了直饮水处理、矿井水净化处理、矿井水深度处理、生活污水二级生化处理、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处理规模、进水和出水水质、工艺流程等内容,并给出了水资源梯级利用模式,供其他类似矿区借鉴。  相似文献   
85.
矿山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与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矿山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可归纳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及诱发地质和工程灾害等三个方面。矿山固体废物也是一种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目前的利用途径主要有回收利用有用元素,工业原料、回填材料、能源发电、农用肥料和土壤改良剂等。  相似文献   
86.
通过典型案例,阐述了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三个咨询成果在对煤矿土地整治工程中的矛盾与不协调,并提出了协调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7.
为了解决高温高盐矿井水对碳钢管道和设备腐蚀问题,进行了缓蚀挂片试验,研究适应该类水质的缓蚀剂种类和最佳投加量。试验结果表明:软化剂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对碳钢均有一定缓蚀效果.其平均缓蚀率分别为17.33%、57.46%。因此药剂软化过程同时达到防腐效果有限:单独投加缓蚀剂HEDP的缓蚀效果明显,其静态缓蚀率82.46%以上,动态缓蚀率76.45%:复合配方缓蚀剂的缓蚀效果最好,最佳配方为“有机膦酸一聚环氧琥珀酸一锌盐”或“有机膦酸一磺酸基团多元共聚物一锌盐”,在投加量80mg/L时动态缓蚀率接近90%。  相似文献   
88.
根据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对“十二五”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调整工作要求,吉林省在辖区内所有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及采样点基础上,完成了松花江流域和辽河流域国控监测断面的优化调整工作。在此过程中,如何从国家尺度上,既能充分反映吉林省水环境质量状况,又能满足国家对地表水环境管理需求进行了深入思考。本文以吉林省为例,在确定国控监测断面及采样点的布设中.提出了自己的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89.
吴权 《内蒙古环境科学》2011,(4):121-121,133
针对榆神矿区给排水现状,分析矿区给排水关系和矿井水的利用途径,并提出矿井水零排放的技术、管理对策,达到减少新水索取,实现零排放.  相似文献   
90.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heavy metals/fluorine(F) mixed-contaminated sites caused by abandoned metallurgic plants are receiving wide attention. To address the associated environmental problems,this study was initiated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carboxymethyl-β-cyclodextrin(CMCD) and 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 solution to enhance ex situ soil washing for extracting mixed contaminants. Further,Tenax extraction method was combined with a first-three-compartment model to evaluate the environmental risk of residual PAHs in washed soil. In addition,the redistribution of heavy metals/F after decontamination was also estimated using a 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e. Three successive washing cycles using50 g/L CMCD and 5 g/L CMC solution were effective to remove 94.3% of total PAHs,93.2% of Pb,85.8% of Cd,93.4% of Cr,83.2% of Ni and 97.3% of F simultaneously. After the 3rd washing,the residual PAHs mainly existed as very slowly desorbing fractions,which were in the form of well-aged,well-sequestered compounds; while the remaining Pb,Cd,Cr,Ni and F mainly existed as Fe–Mn oxide and residual fractions,which were always present in stable mineral forms or bound to non-labile soil fractions. Therefore,this combined cleanup strategy proved to be effectiv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