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86篇
安全科学   56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135篇
综合类   430篇
基础理论   53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68篇
社会与环境   72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ABSTRACT: A review of nonparametric tests for trend lead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Mann-Whitney, Spearman, and Kendall tests are the best choice for trend detection in water quality time series. Recently these tests have been adapted to account for dependence and seasonality in such series (Lettenmaier, 1976; Hirsch, et al., 1972; Hirsch and Slack, 1984). For monotonic trends, a procedure allowing to select the pertinent tests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ime series is proposed and the practical limitations of the tests are also brought out. This procedure has been applied to identify the appropriate trend detection test for the time series of nine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at Lake Laflamme (Québec). When a time series can be tested with the Mann-Whitney, Kendall, Spearman, or Lettenmaier (1976) test, the number of observations required to detect trends of a given magnitude, for selected significance and power levels can be calculated with the power function of the t test. When the test proposed by Hirsch, et al. (1984), Hirsch and Slack (1984), or Farrell (1980) need to be used, the number of observations can only be estimated approximately from the results of empirical power studies.  相似文献   
82.
中国沙漠化灾害现状及其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沙漠化灾害是危及我国广大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持续发展的重大灾种之一。我国现有沙漠化土地20.1万km^3,造成的年直接经济损失17.4-20.4亿元。年总损失达783-918亿元,受危害的212个县(旗、市)的沙漠化灾害程度分别是134个轻度、54个中度和24个重度,随着沙漠化灾害的不断发展,预计到2000年时我国沙漠化土地的面积将达到23.3万km^2,107个县(旗、市)的沙漠化灾害程度  相似文献   
83.
本文从中国环境立法,特别是再次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展望中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84.
Trends in the Water Chemistry of High Altitude Lakes in Europ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osello  R.  Lami  A.  Marchetto  A.  Rogora  M.  Wathne  B.  Lien  L.  Catalan  J.  Camarero  L.  Ventura  M.  Psenner  R.  Koinig  K.  Thies  H.  Sommaruga-Wögrath  S.  Nickus  U.  Tait  D.  Thaler  B.  Barbieri  A.  Harriman  R. 《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 Focus》2002,2(2):75-89
Here we present the chemical trends of seven high altitude lakes, analysed within the AL:PE and MOLAR Projects of the EU (1999) and sele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availability of complete and reliable data for the period 1984–1999. The lakes are representative of the Scandinavian Alps, the Cairngorm Mountains in Scotland, the Alps and the Pyrenees. Significant trends were identified for some indicators of acidification, for instance pH and alkalinity, but not all lakes reacted similarly to decreasing depositions of sulphate and base cations. Differences in lake response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recent variations of atmospheric deposition chemistry and associated changes in climatic conditions. Beside individual variations of the studied lakes, depending, among other things, on altitude and morphology, catch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climate trends play a major role for the reaction of high altitude lakes on changes in atmospheric depositions.  相似文献   
85.
本文对我国环保产业技术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指出我国环保产业技术与国外的差距和不足,同时针对环保产业技术落后的各种因素和实际需要,提出了我国环保产业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6.
本建立了广西西北部喀斯特石山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用DYNAMO程序预测了未来20年桂西北地区的人口、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生态环境,土地资源,社会总产值,人均国民收人等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显示,该地区由于人口,工业资产增加使物质和能源消耗增长太快,而对污染治理的投入又太少,导致桂西北地区的生存环境质量下降,因此应当加大对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改善区域环境质量,这是实现息烽县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根据区域特点探讨了桂西北喀斯特贫困山区的形成演化,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87.
试验研究表明,当早稻收获时间作晚稻才开始幼穗分化,即适宜早、晚稻出穗开花之间有60多天的时间,种植双杂间作稻就可获得好的收成,效果、效益都很显著。1992年用D 优287间汕优63,在达县永进乡的示范田中个别田块产量已达15t/ha,而盆地丘陵区适宜早、晚稻出穗开花之间的时间多数地区不到70天,种植双杂连作稻有困难。且双杂间作稻在抗灾增产,合理利用农村劳动力,提高稻田复种等方面优于双杂连作稻。因此,四川盆地丘陵区的中稻→冬水田在耕作改制中发展部分双杂间作稻是恰当的,其范围在巴中、盐亭、简阳一线以南海拔400m 以下的广大丘陵区。  相似文献   
88.
长江荆江分流河的河型及其洪灾防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江荆江分流河的河道平面形态及其近百年来的演变特征、河道比降、河道沉积特征、地质背景和地貌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这些河道是一个统一的网状河流体系。对各主要河道的输水输沙特征及其演变趋势和洪水灾害特征进行了讨论,结合网状河流系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洪灾防治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9.
巢湖作为安徽省境内的一个重要湖泊,对安徽省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蒸发量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子,在很多方面是该区生态环境的一个反映。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对巢湖流域15个蒸发点20年(1981-2000年)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巢湖流域的蒸发量空间分布特征与地势、气温、风速、降水量等因子的关系,以及蒸发量在1年内的变化特征和年际变化趋势,试图说明研究时段内人类活动对区域蒸发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巢湖流域的蒸发量空间分布不均衡,在研究时段内蒸发量大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0.
空间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环境监控提供了先进、快速和科学的方法。其中,遥感技术由于能够快速、宏观地获得所监控区域的数据,近年来已逐渐成为环境监控系统中的重要技术手段。遥感信息是被控区域的电磁辐射能量及其结构特征与时空状态在遥感图像上的表现。今后,遥感技术、在线监控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信息处理工具的结合将是环境信息监控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