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127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66篇
综合类   398篇
基础理论   54篇
环境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50篇
评价与监测   58篇
社会与环境   55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重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分析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了重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IP)中多环芳烃(PAH)的分析测定方法和结果.用GC-MS定性和定量分析了重庆IP中的PAH;研究了IP中PAH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确认重庆IP中存在甲基多环芳烃(MePAH)、约占33%;颗粒大小分布表明,约有98%PAH存在于小于3μm的颗粒中.  相似文献   
22.
构建了工业行业资源环境节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了工业行业资源环境节约水平评价模型,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原理依据灰色关联度的大小划分了工业行业资源环境节约水平的等级标准。在此基础上,以南京市为例,对工业行业的资源环境节约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南京市的13个工业行业的资源环境节约水平可以分为四个等级,并且文章结合行业产值贡献水平,提出了各工业行业发展的调控方向。  相似文献   
23.
“十五”期间沈阳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促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论述了沈阳市“十五”期间经济发展及能源消耗的变化趋势,在阐述城市建设对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及“十五”期间沈阳市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对沈阳市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相互促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4.
烟气脱硫(FGD)工程设计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飏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5):216-221
在国家实施“总量控制”和“两控区”的重要环境保护政策下,烟气脱硫(FGD)工程提到了可持续发展的议事日程,实施FGD工程是投资大、直接经济效益不显著的环境工程。因此在全面论述实施FGD工程的设计框架,即各设计阶段应考虑的几个重大因素和必须遵循的一系列规则基础上,着重对目前国内外主要的FGD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评述,提出选择FGD工艺的8条重要原则。供重大决策参考和推动环境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5.
分析了异型材热挤压时造成挤压模具开裂失效的各种原因,并提出了预防和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26.
本文应用模糊论方法学以及聚类分析、贴近度计算,择近原理等数学手段,把沈阳市原有的48条干线优化成12条监测干线.经 F 检验、T 检验及其它各种误差检验,证明了优化结果具有较高精度,满足了国家城市环境质量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及监测规范的要求,为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布点优化,提供了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27.
中国东、西部工业污染和经济发展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罗宏  王金南等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7):341-342,346
从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污染排放角度出发,对比分析了东部、中部和西部3个地区的差异。结果表明,9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工业污染在东、西部之间存在着较显著的差异,所表现出的综合效应是形成了明显的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梯度。即在空间上,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存在从东部、中部到西部逐渐升高的梯度。建议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西部环境保护的后发优势,减缓或遏制工业污染的“西迁”,实现环境保护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8.
皂素生产废水为难处理高浓度酸性含硫有机废水,目前常用处理工艺为UASB+SBR,但该工艺运行效果较差。文章对UASB+SBR改进工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UASB中加入适量铁屑和颗粒活性炭解除了SO42-的二次抑制,COD去除率比对照组UASB高2%~3%,出水水质COD一直稳定在1300mg/L左右,去除率在95%以上,出水无异味。UASB中污泥增长速率约为0.0686d-1,是仅加活性炭污泥增长速率(0.0197d-1)的3.48倍,可见加入铁屑后污泥增长速率改变明显。该改进UASB+SBR工艺的COD去除率高于对照组,出水COD维持在200mg/L以下,略带浅黄色(20倍左右),低于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原料药料二级排放标准值(300mg/L),SBR污泥增长速率为0.3083d-1,略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9.
中美高等环境类专业课程结构和教学实施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美国5所大学为代表,调查和分析了其环境类专业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实施的基本状况,并与我国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课程结构和教学实施存在明显差别,其主要表现在以下9个方面:本科生专业培养目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课程体系结构和学分制;培养解决环境问题能力的课程设置;及时反映新观点和新理论的课程;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类课程设置;环境政策课程;资源课程和专业教学方式.比较研究认为,上述9个方面可作为我国修订环境类本科生专业基本培养规格和基本教学要求的借鉴.同时还提供某些具有参考价值的课程设置实例.  相似文献   
30.
西藏食物保障的自然资源相对优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西藏食物保障的自然资源相对优势研究表明 ,光能、生物、旅游资源是西藏食物保障的突出相对优势。这些资源具有独特、再生和易于持续开发利用等突出特点 ;水利资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的开发利用优势 ,但是 ,与经济落后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目前开发乏力 ,开发利用将带来后续管理与环境保护的沉重负担 ;耕地、草地与森林资源既具有明显的优势 ,又有突出的劣势 ,主要表现为数量的优势与质量的劣势。西藏未来食物保障 ,取决于如何将这些资源的相对优势有效组合、综合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