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83篇
安全科学   102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69篇
综合类   411篇
基础理论   120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56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35篇
灾害及防治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东南沿海润湿时间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次数据法统计了东南沿海92个气象台站近15年的润湿时间tTOW,分析了温湿度组合、海拔高度、经纬度、是否临近海边等因素对tTOW的影响.研究表明:东南沿海0℃、80%温湿组合的tTOW在3500~5500h之间,少数地方高于5500h;在此温湿度组合下的tTOW,低海拔与高海拔、低纬度与高纬度、海边与内陆较接近;0℃、95%温湿组合的tTOW,高海拔、高纬度、内陆分别比低海拔、低纬度、沿海高,而25℃、80%或95%温湿组合的tTOW正好与此相反.这充分说明ISO 9223标准以0℃、80%温湿组合统计润湿时间的方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772.
叙述了大别造山带主要岩石类型及热源体周围微量元素的分布、分配特征 ,研究了它们的影响因素和地质意义 ,并根据六安—蔡河地学剖面微量元素和收集的地球物理、同位素年龄等资料 ,对该剖面构造岩性单元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773.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到运送到根系中碳的量,菌根真菌也随之受到影响.本文对全球CO2浓度升高对菌根真菌的影响、菌根真菌在植物对大气CO2增加响应中的作用、菌根真菌在大气CO2浓度增加条件下对整个生态系统的作用等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做了探讨.图1参37  相似文献   
774.
大气CO2浓度增高对农田土壤硝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中国唯一的FACE(Free-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平台,研究大气CO2浓度增高对农田土壤硝化活性的影响.位于无锡的中国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FACE试验平台于2001年6月开始运行,设有FACE与Ambient(普通空气对照)2个处理,FACE区CO2浓度比Ambient区高200 μmol·mol-1,每个处理含低氮与常氮2个氮肥水平.在轮作水稻和小麦各3季之后,发现大气CO2浓度增高下,常氮水平上土壤的NO3--N质量分数降低,NH4+-N质量分数增高;而低氮水平上土壤的NO3--N质量分数增高,NH4+-N质量分数没有显著差异.然后分别在土壤样品中加入NH4+-N,好气培养42 d后通过测定土壤中的NO3--N、NO2--N总质量分数来研究土壤的硝化活性.结果显示,不管在CO2浓度增高下还是对照条件下,增加氮肥施用量均增强了土壤的硝化活性;且与对照相比,大气CO2浓度增高在常氮水平上降低了土壤的硝化活性,在低氮水平上却增强了土壤的硝化活性,说明大气CO2浓度增高对农田土壤硝化活性的影响与N肥供应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75.
Turbulence closures are fundamental for modelling the atmospheric diffusion in numerical codes and the resulting eddy diffusivities are key parameters in describing the transport and dispersion in the boundary layer. In this work, four turbulence closure schemes have been applied for reproducing a neutral flow over schematic complex terrain using the meteorological model RAMS. Two of the closures, a one-equation (E-l) and a two-equations (E-) model, have been implemented in RAMS in alternative to the ones originally available. In these cases, an analytical method based on the similarity theory for the atmospheric surface layer and boundary layer is adopted to calculate the empirical constants of the turbulence closures. Some examples of numerical studies performed to simulate the flow and turbulence over a 3-D hill in wind-tunnel experiment in neutral stratification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An intercomparison of simulations related to different closures is considered by analysing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flow over the hill and by comparing calculated vertical profiles of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with measured ones.  相似文献   
776.
Effects of Roads on the Structure of Freshwater Turtle Population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bstract:  Road mortality has the potential to alter the structure of turtle populations because turtle populations are highly sensitive to additive sources of adult mortality. To address the issue, we captured painted turtles (   Chrysemys picta ; n = 174) and snapping turtles (   Chelydra serpentina ; n = 56) in 18 wetlands surrounded by low road density (≤1.5 km roads/km2 of landscape) and 17 wetlands surrounded by high road density (>1.5 km/km2) in central New York in 2002. High road density was associated with male-biased sex ratios in painted turtles (74% vs. 54% males; p = 0.01) and snapping turtles (95% vs. 74% males; p = 0.08), whereas turtle morphology and abundance were not associated with road density. Disproportionate road mortality of females on nesting migrations is the most likely cause of skewed sex ratios.  相似文献   
777.
大气CO2体积分数升高对油松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大气CO2体积分数不断升高,虽然CO2体积分数升高对植物影响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目前针对城市森林树种的相关研究甚少。利用开顶式气室研究了大气CO2体积分数升高对沈阳市城市森林主要树种油松(PinustabulaefomisCarr.)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生长季内,与对照相比,在大气CO2体积分数为700×10-6条件下,油松叶片的Chla、Chlb及Chl(a b)质量分数提高,Chla/Chlb值降低,而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则呈现出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整个处理期间,净光合速率显著提高,提高幅度为23.68%~133.18%(P<0.05或P<0.01);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增加,并随着处理时间延长增加幅度增大,在通气40d时就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大气CO2体积分数升高促进了油松叶片中可溶性糖、淀粉的积累;实验中并未观察到光合下调现象。  相似文献   
778.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赵天宏  王美玉  张巍巍  张鑫 《生态环境》2006,15(5):1096-1100
大气CO2浓度不断升高以及由此带来的温室效应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CO2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底物,其浓度升高必然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影响。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不同植物的光合色素含量均有影响,但结果有所差异;短期处理光合速率提高,而长期处理则可能出现光合适应,其适应机理目前尚存在分歧;不同光合类型植物的叶片形态结构有不同的响应结果,叶绿体超微结构也明显变化;生物量和产量提高。此外,CO2浓度升高与其它环境因子相互作用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也具有重要影响。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对木本植物的研究、在分子水平上的深入研究以及在不同环境下的研究将成为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779.
土壤微生物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罗艳 《生态环境》2003,12(3):357-360
土壤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它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是全面评价大气CO2浓度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的关键。文章主要从土壤微生物呼吸和生物量两个方面总结了大气CO2浓度升高时土壤微生物的反应,结果发现,(1)在目前实验室进行的大多数研究中,随着CO2浓度升高,土壤微生物的呼吸速率加快了。这意味着随着CO2的增多,植物生长加快,进而又使得进入土壤的C质量分数增大;这些额外增加的底物被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所利用。(2)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则存在着很大的变异性(变异系数为193%),这可能与植物种类以及生活型的差异有关,也可能是进入土壤的底物的性质改变的结果。但是目前仍有许多问题未能解决,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对土壤微生物活动有限制作用的植物有机底物在CO2浓度升高时输入量的变化状况,定量分析这一动态变化过程;在生态系统各个水平上土壤微生物的反应;在其他全球变化因子综合作用下,CO2浓度升高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0.
尹玲  王淑梅 《环境化学》1994,13(1):10-15
本文应用了研究相图与床层温差评价催化活性的方法,研究了在催化深度氧化环己烷或苯的反应中,铜、锰、钴三元氧化物催化剂体系的组成与催化活性的关系。用反应物在催化剂上起燃温度的等温图,描绘出该体系氧化物催化剂对环己烷或苯的催化氧化活性的分布。所得结果指导了用于净化苯系物废气所需催化剂的研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