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37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丰富的地热能资源、相对成熟的地热能利用技术为云南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地热利用技术对降低旅游产业能耗、改善局部环境质量、推进旅游循环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旅游区(点)建设中应在能源系统、体验系统、制冷系统和其它系统中充分利用地热发电、制冷、温室、养殖、烘干及地源热泵技术。  相似文献   
62.
利用Access97编制了《台站短水准测量图件辅助管理系统》程序。本文简要介绍了该程序的设计思路、主要功能及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63.
本文介绍了在环境监测分析中一些常用指示剂,显色剂的使用条件,以及在不同条件下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和干扰,及其干扰的消除。  相似文献   
64.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与利用现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污泥是废水处理之后引入的二次污染.它已经成为目前环境方面急需解决的固废污染问题。从污泥的定义出发,介绍了污泥的特性、种类、产生量,结合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重点阐述了污泥的处理处置现状,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污泥的农林利用是变废为宝,并且适合我国国情的最佳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65.
电子废弃物的大多处置方式不仅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还浪费了宝贵的资源。为了寻找最佳电子废物的处置方式,探讨了循环经济的概念,提出采用循环经济模式来回收利用电子废物,从根本上解决电子废物的处置问题。  相似文献   
66.
制定水污染使用者收费标准的TMC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水污染的使用者收费现状,提出了既满足经济效率原则又满足完全成本回收原则,并且水费和水污染统一考虑的全过程边际成本两部收费方法-TMC方法,同时,对TMC法的原理,技术路线,年均等值推建成本计算,需求曲线,连续费分配公式等主要技术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67.
三波长红外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锐 《云南环境科学》2001,20(2):63-64,11
根据油的种类,性质及水中的分布情况,采用优级纯四氯化碳多次萃取,将油从水中提取出来,包含石油类和动物物油,动物物油属极性物质,可被硅酸吸附,石油类不被吸附,在红外三波长,波数分别为2930cm^-1,2960cm^-1,3030cm^-1处被吸收,准确测定这三个波数特征谱带的总和,从而准确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  相似文献   
68.
一种新型城市雨水截污下渗装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开展城市雨水综合利用为目的,详细介绍了由系列产品组成的一种新型城市雨水截污下渗系统的实现原理和设计方案。该系统的研究成果,对于实现城市地下水源补给,削减城市雨洪灾害影响,减轻泄洪河道下游压力,改善城市环境和清污劳动强度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了解长江黑沙洲湿地生态系统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于2013年12月,对长江黑沙洲湿地生境下天然洲麦地(W1)、林地(F1)、棉花地(C1)、芦苇地(R)和黑沙洲麦地(W2)、林地( F2)、棉花地( C2)进行野外调查,共捕获土壤动物602只.统计分析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和类群数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P<0.01),垂直分布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表聚性,多样性指数H′和丰富度指数D差异较为显著,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指数均较低.因此,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黑沙洲湿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
利用2001-2005年的遥感影像数据(覆盖范围主要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行政辖区内的阿图什市),通过统计2001-2005 年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该市近五年土地利用/覆盖的时空变化规律,并进而探究了导致该变化发生的自然、人文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2001-2005年,该区域林地和草地面积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土地沙化和盐碱化现象得到遏制.探其原因主要是由社会、经济等人文因素造成,而包括气候波动在内的自然条件只是土地利用变化的背景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