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43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01.
兰花 《世界环境》2011,(2):61-63
乌拉圭和阿根廷围绕界河沿岸建立大型纸浆厂引发的争议,因涉及到世界银行、南方共同市场等国际机构,以及关系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等问题而备受关注。争议围绕乌拉圭单方面修建和运行纸浆厂是否违反了边界水利用条约而展开。国际法院分析了界水利用与环境保护、跨界环境污  相似文献   
102.
周进 《环境科技》2010,23(4):66-68,72
阐述了构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之"付费制度体系"的"制造商责任制"、"消费者义务制"和"全过程管理"等基本原则,构建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之"付费制度体系"模型,并从设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监督管理中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基金"及其相应职能的描述和制造商、进口商、零售机构、消费者和回收处理机构的职责和义务等方面对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之"付费制度体系"模型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03.
2007年9月,甲公司招聘软件事业部通信科营业主任职位。赵臬应聘,经面试后被甲公司录用。入职后,赵某填写了由甲公司提供的《入职申请表》一份,其中在“最终学历”一栏填写:毕业学校:黑山大学;毕业年月:2000年6月;专业:计算机;学历:本科;文凭:学士。  相似文献   
104.
正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2014年1月2日向媒体通报,环境保护部近日会同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指导各地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督促企业履行环保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约束和惩戒企业环境失信行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是指环保部门根据企业环境行为信息,按照规定的指标、方法和程序,对企业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履行环保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实际表现,进行环境信用评价,确定其信用等级,并向社会公开,供公众监督和有关部门、金融等机构应用的环境管理手段。开展企业环境  相似文献   
105.
雷毅 《绿叶》2014,(10)
新环境保护主义运动的"先知"利奥波德,从人与自然关系的维度提出了"大地伦理"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地不仅包括土壤、水、空气,而且包括在其上生长的动物、植物;大地是一个共同体,人不是大自然的征服者,而是这个共同体的一名普通成员或公民;人类对共同体中的其他成员和共同体本身负有道德义务。因此,一个人的行为,当有助于维持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06.
为提升环保工作监管水平,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监督作用,珲春市环保局近日召开了环保义务监督员聘任大会。这标志着珲春市环保局监管工作将朝着更加公开、公正、公平的方向发展,今后"民众环保眼"将代表民声、民意更加全面地监督珲春环保工作。在聘任大会上,义务环保监督员们观看  相似文献   
107.
案情简介:某网络公司是专门从事计算机软件研发、销售和设备维修的公司,招用20多名员工并签订了劳动合同.每月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为基数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后因员工流动性较大,有的甚至不辞而别,于是公司采用瞒报员工人数,不给销售和维修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方式,降低人工成本.以此弥补员工跳槽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劳动保障部门在社会保险费稽查中.发现了该公司的违法行为。经调查核实,确认该公司少缴社会保险费10万元。据此.  相似文献   
108.
109.
极限与分配--再论环境法的本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及其影响超出环境承受能力的极限所造成的后果。解决环境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分配,即把有限的环境资源在人类广泛的欲求之间做“相持而长”的分配。这种资源分配不同于收益分配,它体现的基本精神是义务。把体现义务精神的分配方法引入环境立法,必然导致环境法由传统的权利本位转变为义务本位。环境法不得不采用资源分配的办法,以义务为本位,这是由环境这种特殊的物质条件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0.
随着经济发展和法制完善,对劳动权的研究在不断深入。本文对学求界关于劳动权问题的研究。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