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91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针对当前农用地估价工作中存在的重社会经济价值评价,轻生态价值评价,长期缺乏农用地价值的完整认识,直接导致农用地被低价转为建设用地的问题,本研究将采用农用地生态价值估价新方法——吸碳制氧法来测算玉山县农用地生态价值,并与玉山县各乡镇农用地经济价值比较分析,以说明农用地生态价值评估在农用地估价工作中的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农用地生态价值的评估可以用于指导农用地外部合理流转,有利于农用地的保护,同时,对退耕还林、退田还湖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农用地生态价值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2.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推进县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要点之一,是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具体体现。从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系统修复、生态环境治理以及生态文化培育等方面,分析广西在推进县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提出发展生态产业、助力县域经济,重视生态系统修复、保持生态功能,坚持污染防治、改善生态环境,创新生态文化、促进传承与发展等相关举措,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闯出新路子提供生态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23.
中国农业净碳汇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论文以全国范围县级单元为研究对象,对1991—2011年长达21 a的农业净碳汇时空格局变化规律展开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1)从时间变化角度可以发现,整体上我国农业在长达21 a内均以净碳汇为主,并且总体上处于波动上升趋势,农业净碳汇净增93.7%;2)我国农业碳汇结构相对比较稳定,稻谷、小麦和玉米三者共同占到了80%左右,而碳源结构则在1991—2011年间发生了较大变化,由1991年农药为主,化肥、牛为辅转变成为化肥为主,农药、地膜、牛为辅的结构;3)空间分布方面,我国县域农业净碳汇量地区间差距在不断缩小,存在4种农业碳生态类型区;4)1991—2011年间净碳汇为负值的县级单元数量增多,并且在空间上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与内蒙古。农业种植量相对较小,作物生长碳吸收不明显,单位产量农业投入要素多以及农业类型以畜牧业为主是这些地区农业净碳汇为负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4.
25.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7):229-236
文章以云南省129个县域行政区为研究目标,系统评估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水资源、建设用地、水环境、大气环境)的空间分布差异,以期为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基础支撑。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省水资源承载能力承载率为17.54%,承载率总体较低。但空间分布差异性较大,昆明盘龙区、五华区等地区呈"超载"的状态。(2)云南省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合计为25 870.58 km~2,占国土面积的5.52%,现状建设开发强度为26.37%,适宜建设用地面积较小,开发强度总体较弱。但鲁甸县、绿春县、凤庆县等县域处于"超载"的状态,红河县、师宗县、彝良县等县域承载率处于0.9~1之间,呈"临界超载"状态。(3)云南省COD、TN、TP水环境容量合计分别为464.56、22.86、4.57万t,水环境承载率分别为7.04%、25.65%、10.08%,总体水环境承载率较低。但昆明、曲靖及玉溪等滇中城市部分县域水环境承载率1,呈"超载"状态,宣威、水富、陆良县承载率处于0.9~1之间,呈"临界超载"状态。(4)基于适宜建设用地核算的云南省SO_2、NO_x、PM_(10)大气环境容量分别为272.15、183.53、247.95万t/a,承载率分别为13.39%、10.90%、8.74%,县域大气环境均呈现"未超载"的状态。  相似文献   
26.
2012年12月24日,安图县人民政府召开了全县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部署会议。会上,安图县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成员管延江通报了2012年安图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对安图县2013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做了部署。  相似文献   
27.
巩义市是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和全国财政收入百强县(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通过制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推进传统资源加工产业的技术升级转化,发展知识产权经济,有力推动了全市知识产权优势区域培育工程的实施,增强了区域创新能力,推进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了47.6%,综合经济实力连续14年位居河南省首位,连续8届跻身全国百强县(市)行列,  相似文献   
28.
陕西省作为我国的旅游资源大省,通过着力发展比较优势明显的旅游产业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本是大势所趋,但目前旅游业与工农业发展的孤立性又是约束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道"紧箍咒",如何在旅游大发展的背景下实现旅游产业与县域经济的互动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证意义.通过分析华阴市2002--2009年旅游产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能力,切实考虑当前该市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旅游产业的视角出发,归纳出陕西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以期为陕西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9.
以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为基础,利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河北省县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并在全省范围应用,对全省136个县(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出了评价。结合评价结果,阐述了河北省县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特征,提出了河北省县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30.
提质增效是目前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选用Python爬取技术,对陕西省107个县域的旅游效率进行测度分析,探讨县域旅游效率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1)陕西省旅游效率达到有效的县域数量整体偏低,高旅游效率县域多集中于市辖郊县。(2)县域旅游效率分布不均衡。陕北地区高旅游效率县域主要集中在黄河沿岸,关中地区呈现“西高东低”的现象,陕南地区高旅游效率县域则集中在地市交界处。(3)影响县域旅游总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主导因素不同。旅游收入占GDP比例(反映旅游业水平)、人口密度(反映县域发展水平)及汽车站数量(反映交通服务水平)是影响陕西省县域旅游总效率及技术效率的主导因素,而旅游资源禀赋(反映旅游业水平)、人口密度(反映县域发展水平)则是影响陕西省县域旅游规模效率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