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11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145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68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去过若尔盖吗?那片红军长征走过的草地,是我国特有的高寒泥炭沼泽湿地,被称为中国西部高原之肾。若尔盖每年为黄河补充三分之一左右的水量.还是长江支流白龙江的发源地和嘉陵江上游水源的重要涵养地.若尔盖的美丽.可以持续多久?这不是空穴来风的问题。  相似文献   
82.
通过对2006~2011年宝鸡主要河流嘉陵江、渭河及其主要支流金陵河、清姜河、石坝河水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宝鸡主要河流水质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五条河流均能达到相应功能区水质要求指标;从五条河流各段面水质变化情况来看,上游的水质比下游的好,下游断面水质虽没有超过相应标准,但部分污染指标还是接近标准限值;从年际变化来看,2009年以来这五条河流的水质成逐年好转趋势,各条河流的特征污染指标主要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挥发酚。  相似文献   
83.
疏勒河上游地表水水化学主离子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24,自引:14,他引:10  
在系统收集了疏勒河流域上游河水、地下水、降水和冰雪融水水样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Gibbs图和Piper阴阳离子三角图等方法,对疏勒河上游地表水中主离子组成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不同水体(大气降水、河水和地下水)之间的主离子组成以及水化学类型差异显著.河水TDS的变化范围为51.7~432.3 mg·L-1,平均值为177.7 mg·L-1;河水中阳离子Ca2+、Mg2+的百分比为45%和31%,优势阴离子为HCO-3,占阴离子总量的75%,河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2+-Mg2+型;河水中主离子浓度值介于大气降水和地下水之间,并且十分接近地下水浓度,说明地表水同时受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并主要依靠地下水补给;地表水样品的水化学组成落在Gibbs分布模型的中翼偏左端,表明研究区的水化学离子组成受到岩石风化作用和蒸发结晶作用的共同影响,且岩石风化作用对水化学离子组成的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84.
泥石流堵河影响因素研究——以岷江上游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金山  沈兴菊  谢洪 《灾害学》2007,22(2):82-86
以岷江上游为研究区,选取堵河型泥石流沟4条、堵塞型和不堵河型泥石流沟各2条,在详细分析和比较8条典型泥石流的流域特征、一次有代表性的泥石流过程的泥石流流体特征及沟口处主河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专家问卷调查,得出了与泥石流堵河关系较为密切的因素,它们是:泥石流规模、堆积区主河宽度、泥石流沟床比降、泥石流流量、入汇处主河流量、泥石流颗粒级配、入汇处主河比降、泥石流粘度、重度、泥石流沟与主河夹角、泥石流暴发频率等。  相似文献   
85.
基于GeoProcessing方法的岷江上游流域数字水系建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GeoProcessing不仅提供空间数据分析的简单功能,而且支持建立非常复杂的地理处理模型来完成定制的地理处理任务和执行批处理操作.通过GeoProcessing地理处理新方法建立流域数字水系模型,是流域水文构成模拟计算、流域水土流失分析等的重要基础.为水文过程模拟分析提供有力支持.以岷江上游流域为研究区,首先使用GeoProcessing建模方法生成岷江上游流域30 m×30 m DEM并对其进行洼地的确定、填充和平地的抬升等预处理,采用D8法计算水流方向和汇流面积,在此基础上实现流域分水岭、河网水系和子流域等参数提取,并建立岷江上游流域数字水系模型.通过模型计算,较精确地确定了岷江上游的流域边界,其提取结果与传统的手工数字化成果吻合程度高,且细节部分更加突出;与传统的分步式操作相比,提高了水系河网提取的阈值试验条件设置次数,可批量处理,自动化程度高,人为干扰小,结果更加可信.当取汇水累计量≥600栅格单元(面积约为0.05 km2)且综合长度≤500 m的水系时得到的结果与手工数字化地形图水系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6.
SM地区嘉陵江组是川东北地区重要的天然气开发层系,但是其地质、地球物理特征较复杂,不仅发育了一套含有灰岩、白云岩和膏岩的复杂岩层,而且具有碳酸盐岩储层埋藏深、储层厚度薄、地震响应不明显、非均质性强等特点。针对此类地质条件,综合应用正演模拟技术、地震属性分析、波阻抗反演和孔隙度反演的技术对SM地区嘉陵江组碳酸盐储层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该目标段薄储层可识别厚度为14 m,小于14 m的薄储层无法识别。  相似文献   
87.
黄浦江上游近年水质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浦江上游三大支流(斜塘、红旗塘和大泖港)2000年以来的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与评价,确定黄浦江上游的主要污染指标和污染来源,并通过研究历年变化情况和主要污染物,提出加强苏浙沪省际边界水体管理和保护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8.
陈学善  丁学刚 《青海环境》1998,8(4):163-165
黄河上游地区地势高峻,地形复杂,高山、山间盆地相间排列。黄河穿行其间,横穿大小盆地,形成高山峡谷及平原宽谷。受新构造运动控制,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分布零星,厚度不大;黄河强烈下切,形成多级阶地。由于干流阶地多呈基座性质,不利于地下水赋存,只有下切相对较小的支流的相宜部位,才是寻找水源的最佳地段  相似文献   
89.
以川东北普光地区为例,分析了本区嘉陵江组储层的纵横向展布和岩性特征,首次选取了嘉陵江组一段下部的灰岩段作为测井曲线标准化处理的标准层。以频率直方图法作为嘉陵江组测井曲线标准化处理的主要方法,利用经典的Wyllie公式评价测井曲线标准化的效果。该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标准层选取依据科学,操作简单,评价方法合理,适用性强,对四川盆地其他区域的嘉陵江测井曲线的标准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0.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气候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旱河谷是我国民族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环境异质性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以其较好的光热等条件成为整个川西地区人口和城镇分布集中的核心地带,但是由于日益增加的人口压力和随之而来的人地矛盾,加之干旱河谷脆弱的生态系统,引发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以岷江上游干旱河谷为例,探讨了干旱河谷气候成因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指出人类活动是叠加于自然因素作用之上的,不是起主导作用,大气环流、局地环流、地理位置和地形地势造就了当今干旱河谷气候形成,是干旱河谷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其气候特征具有:(1)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春季气温回升快,秋季下降迅速,≥10℃的积温大,持续时间较长,地温稳定,在冬、夏季均能对地温起调节作用,但在部分地段有极值出现,对作物和林木生长造成不利影响;(2)降水较充沛,干湿季明显,但由于蒸发量大,表现为全年水分亏损,从作物和林木生长而言,雨季的水分亏损更为严重;(3)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等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