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3篇
  免费   807篇
  国内免费   1838篇
安全科学   604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558篇
综合类   5498篇
基础理论   877篇
污染及防治   271篇
评价与监测   587篇
社会与环境   726篇
灾害及防治   506篇
  2024年   241篇
  2023年   573篇
  2022年   576篇
  2021年   731篇
  2020年   591篇
  2019年   557篇
  2018年   343篇
  2017年   370篇
  2016年   403篇
  2015年   434篇
  2014年   656篇
  2013年   388篇
  2012年   456篇
  2011年   395篇
  2010年   350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合成麝香是一类近十多年才引起人们关注的有机污染物.合成麝香广泛分布于环境中.难降解,易生物富集,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均呈现一定的生物毒性.文章对某一化妆品厂生产车闯内、外及工厂外的上、下风向大气中多环麝香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除ATⅡ之外,大气中检测出了五种多环麝香,其中作为对照点的上风向多环麝香总浓度为5.43ng/m3,而工厂室内、外及下风向的多环麝香浓度范围为17.25~5543.4ng/m3;气固分配实验研究发现,超过68.43%的多环麝香分布于气相中.  相似文献   
32.
1960年代以来西北地区暴雨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揭示西北地区暴雨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该地区109个站44年(1961—2004年)的日降水资料,采用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地区暴雨的气候变化。研究指出,西北地区平均每年有40站次的暴雨;暴雨频次最少的地方在中西部,最多的地方在东部;4—11月都可能出现暴雨,其中6—9月占93.1%。暴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年际差异较大,最早可发生在4月初,最迟到7月中旬发生;最早8月初结束,最迟11月中旬结束。区域性暴雨平均每年发生4.7场次,主要发生在6—9月;第一场区域性暴雨平均日期为7月2日,最早出现在4月初,最迟在9月下旬;最后一场区域性暴雨平均日期为8月31日,最早结束于6月中旬,最迟结束于10月中旬。  相似文献   
33.
超强台风“桑美”特征及预报服务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608号超强台风“桑美”在浙江省苍南县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7级(60m/s),中心气压为920hPa,是建国以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台风。分析表明,对“桑美”的路径和强度在近海及其登陆时的预报较为准确,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也比较到位,政府也进行了科学的防御,但超强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仍然是非常严重的,为应对百年一遇超强台风的袭击,沿海有关地区的台风防灾体系和防范措施尚需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34.
杨先碧 《环境》2002,(7):37-37
在美国缅因州的一个古湖,发生了一起神秘死亡事件,死者死得奇惨无比,身上留有奇大无比的动物齿印。一个美丽的女古生物学家听到这件事情后,特地赶到现场进行调查。古生物学家通过调查认为,在平静的湖水下一定有只巨大的“怪物”,后来,她和她的同伴发现了一只巨大无比的史前大鳄鱼。突然,这只史前的大鳄鱼开始肆无忌惮地大开杀戒,搞得人人自危……  相似文献   
35.
地貌因子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是决定环境的主要因子,是生态地质环境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导支力条件;是生态平衡的重中之重;是生态地质环境的基础,并影响其它因子或成份.如地貌因子或成份发生了变化,其它因子或成份就会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地貌因子发生变化或失去平衡,其它因子也会发生变化或失去平衡.文本论述了三江平原地貌特征,详细地分析了地貌的作用,阐明了有关地貌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36.
37.
38.
39.
40.
基于OMI数据的东南沿海大气臭氧浓度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臭氧监测仪(OMI)卫星反演数据,对2005—2018年东南沿海5省区域大气臭氧柱浓度数据进行提取及分析,探讨其时空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在时间变化上,14年间,该区域大气臭氧柱浓度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5—2013年臭氧柱浓度持续升高,最高值为324.52 DU,高值区不断向南部区域扩大;2013—2018年臭氧柱浓度呈下降趋势,最低值为228.27 DU,但在2017、2018年略有上升.②在空间分布上,臭氧柱浓度自北向南逐渐降低,高值区集中分布在江苏及浙江省北部;低值区集中于福建省南部及广东省大部分地区.③在季节变化上,大体呈现出春夏季高于秋冬季,高值区在春夏季交替出现,秋季略高于冬季,但差异不明显.④稳定性分析表明:研究区臭氧柱浓度整体呈现中部分散、南北部集聚、差异较显著的分布格局.⑤自然因素中,风向、气温均呈现显著正相关,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降水)及华南地区的台风和暴雨也起到显著作用.⑥人文因素中,臭氧柱浓度与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生产总值及机动车保有量均表现出正相关,其中,臭氧柱浓度与第二产业的相关度最高.另外,臭氧柱浓度与NO_x排放量表现出显著相关性.VOC_s对臭氧柱浓度的影响中,工业源是主控因素,交通源和居民源次之,电厂源对臭氧柱浓度的影响最弱.这进一步说明臭氧浓度的变化受到了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但气温、NO_x及VOC_s的排放是臭氧浓度变化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