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108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快速城市化地区道路对两侧土地利用影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多时段的卫星影像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选取深圳市14条主要道路的代表性影响路段,用城市化影响指数(U)表征道路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以社会经济背景、地形条件、道路等级和道路运营年限为道路特征参数,基于相关性和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道路对两侧土地利用影响的模式及其成因.研究发现,道路特征参数对两侧土地利用强度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其中,社会经济背景是道路对土地利用影响的主要影响因素,道路运营年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道路近距离区域,道路等级在中距离区域,而地形条件影响主要在远距离区域.道路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模式分为3类,即山峰型、递减型和山谷型,而不同道路特征参数被认为是导致道路影响模式差别的主要原因.根据U值变化的曲线拟合分析得到各道路的影响范围,结果表明,快速路和主干路的影响范围较大,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早、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西部地区道路影响范围大于东部.  相似文献   
32.
深圳市城市绿地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化学形态分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深圳市中心区城市绿地表层土壤(0-20cm)中Cu,Zn,Pb和Cd的含量、化学形态分布和迁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Cu,Zn,Pb和Cd的含量分别为6.4-188.2(26.3)mg·kg-1,34.9-284.8(69.1)mg·kg-1,15.2-245.5(47.2)mg·kg-1和0.01-3.48(0.47)mg·kg-1.道路绿化带土壤中Cu,Zn和Pb的平均含量最高,在公园绿地土壤中Cd的平均含量最高.分别有75.6%,87.0%,98.8%和98.8%的土壤中Cu,Zn,Pb和Cd的含量超过广东省赤红壤的背景值,重金属在土壤中呈现明显的富集特征.土壤中Cu,Zn和Cd以残渣态所占比例最高,Pb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最高.随着土壤中Cu,Zn,Pb和Cd含量的增加其残渣态所占比例降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或交换态所占比例增加,重金属活性增大.土壤中Cd迁移能力最强,迁移能力依次为Cd>Zn>Pb和Cu.  相似文献   
33.
深圳河水污染控制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深圳河水污染已非常严重、水质达不到地表水Ⅴ类标准的状况,从技术的角度,在分析了深圳河水污染机理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河流治理经验,结合深圳河流的特征,对深圳河水污染控制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对深圳河流域进行全面截污、清淤、补水、支流设闸调蓄等措施后,深圳河水质将得到改善,可满足城市景观用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34.
The only joint effort area of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governments resid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Shenzhen City in China’s carbon emission trading system (ETS) pilots, which characterize the national carbon ETS plots. The present study on the operating experience from this area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national carbon ETS.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key elements show many differences in coverage, total allowance, allowance allocation, and MRV mechanism between Guangdong and Shenzhen carbon ETS.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s the following explanation: (1) the design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ETS (e.g. coverage, total quotas, the allocation, and MRV mechanism) depend on the local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policy goals. The differences of economic structure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Shenzhen City result in different coverage, which then result in differences in other management elements. (2) The operating state of the carbon market is affected by overall design of carbon ETS: in the case of tighter total allowance, lower proportion of China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s, and harsher punishment, the carbon market is relatively active, which intends to produce carbon financial market. Based on deep analysis of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ETS in Guangdong and Shenzhen,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s that (1) the allowance should be allocated freely at the beginning stage and then gradually transited to the voluntary paid auction; (2) the allowances assigned to companies shall be linked up with their energy-saving objectives; (3) the output fluctuations and economic influence on the allowance allocation should be properly handled to maintain the fairness and consistence of allowance allocation standards; (4) stable public expectation is one of the key elements to maintain the regular operation of carbon ETS; (5) constrained carbon emission behavior outside ETS can contribute to social justice; and (6) the improvement of professional skills of relevant personnel in the enterprise and independent third party can enhance carbon emissions data reliability.  相似文献   
35.
深圳市水污染防治的战略地位及对策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深圳市由于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和人口急剧膨胀,水污染形势日趋严峻。水污染防治不仅关系到深圳市、香港以及其他周边城市的饮用水源保护和供水安全保障,而且关系到跨境水环境问题解决和生态环境保护。河流、水库、海域的污染防治是息息相关的。以河流治理为突破口,以生活污染为重点,以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污水管网配套为基本手段,采取各类措施综合治理水污染,是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深圳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和主要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6.
深圳市土地利用动态趋势分析   总被引:64,自引:3,他引:64  
在分析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与驱动力的基础上 ,将城镇用地细化为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第三产业用地 ,并将它们与耕地和工业投资、人口增长、收入水平、水资源状况等主要驱动力纳入统一的总体结构中 ,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 ,定量地描述它们的动态关系。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本模拟结果显示 ,城镇用地的长期变化趋势是一种“S”型的增长规律 ,从1980年至2030年是城镇用地变化的快速增长阶段。在城镇用地的变化过程中 ,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第三产业用地在总的城镇用地中所占的比例在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波动后 ,大约从2020年开始基本保持稳定的状态。耕地的变化趋势是持续下降 ,并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37.
深圳地区海岸复杂地形下大气输送与扩散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边界层预报模式提供的非定常的风场和湍流场,采用实用的考虑风切变的烟团模式模拟了海岸复杂地形下高架点源排放SO2的地面浓度变化特征。联接模式细致地考虑了地面反射,混合层穿透和反射。结果反映了风场湍流场的非均匀非定常对浓度分布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8.
洋涌河、茅洲河和东宝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及评价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根据重金属环境化学行为的特点,应用沉积学原理,对深圳三条河流沉积物中的重金属进行了研究,采用Lars Hakanson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按当地最高背景值为参比值计算,三条河流都受到重金属的严重污染,多数河段属于强的生态危害,少数河段属于中等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39.
兰紫娟  卢超  李磊  张文海 《环境科学学报》2020,40(12):4410-4418
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面自动气象站网观测数据的污染气象条件分级标准,基于这套标准对2012—2019年深圳的PM2.5污染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表明,2012—2019年深圳PM2.5年均浓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2013年相对于2012年,以及2017年相对于2016年出现了反弹.其中,2013年PM2.5浓度相对于2012年反弹的主要原因是污染排放本身的反弹,而2017年相对于2016年的反弹则更主要是由于不利的污染气象条件天数增加造成的.在2012—2019年期间,深圳的地面污染气象条件总体上呈恶化趋势,出现不利于环境改善的污染气象条件天数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在这种不利情况下,深圳的PM2.5浓度仍然保持明显的下降趋势,充分说明了深圳市环保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40.
利用深圳及周边地区22个环保监测站的PM_(2.5)小时数据、深圳市152个高密度(2.5 km×2.5 km)自动气象站及3部边界层风廓线仪的探测数据,分析了深圳市局地PM_(2.5)污染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背景环流特征.结果表明:深圳市西北角和东北角是局地PM_(2.5)污染最频繁的2个区域,局地污染事件发生次数约占总污染事件次数的40%,每日夜间至次日凌晨是局地污染高发期.各个季节局地PM_(2.5)污染发生的大尺度环流形势不同,春季为变性高压脊配合西南低槽发展型,夏季为热带气旋外围环流影响型,秋季为副高控制下的弱高压脊型,冬季主要为冷锋前、弱高压脊或均压场控制型.局地海-陆、丘陵-平原热力差异造成的局地环流易导致地面弱风和局地辐合的出现,成为诱发局地PM_(2.5)污染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