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113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基于对浙中某县土壤-作物系统的调查研究,系统总结了Cd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土壤中Cd含量呈现表层富集趋势;土壤Cd元素的赋存形态以离子交换态为主,占各形态总量比例高达39.68%,显示出该地区土壤中Cd的活性相对较强;Cd污染区在南部山区沿水系分布,在研究区北部零星分布。研究同时发现,污染主要是由于矿山开采、工业废物排放以及污水灌溉等人类活动引起,并且污染区已出现稻米样品Cd超标,应引起有关部门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2.
高镉地质环境富硒土壤特征及其生态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详细研究了浙西富硒土壤中Cd、Se、Zn、Ni存在形态以及农产品安全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继承了成土母质中硒、镉高含量的特点,引起农产品中富硒和镉含量超标。研究发现,当地居民并未由于农产品镉超标而出现群体性疾病,相反地,则表现为体格健壮,长寿老人较多,人发中镉含量低,硒含量高等特点。优良的生态现象可能与人体内Zn、Se对Cd的拮抗作用有关。这一研究结果,为黑色岩系地区富硒土壤的深层次开发利用提供了思路和机遇。  相似文献   
13.
"开放型"区域资源策略探析--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区域资源安全的内涵出发,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省域资源条件及供给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开放型”区域资源安全体系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两山"理论,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浙江是"两山"理论的发源地,思考探寻基于浙江情境的"两山"转化路径,意义重大且十分迫切。本研究从顶层设计、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协同治理、技术创新等方面,总结浙江"两山"转化的实践经验及其实践特征,探讨其"两山"转化路径,以期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两山"转化与践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矿物包裹体研究表明,武义萤石矿床是含矿地热水活动的产物。其形成温度为130°±27℃,压力为47.23-426.96×10~5帕。属于低温浅成热液矿床。冷渗流大气降水在深处受地热影响加热活化,发生水—岩化学反应和物质交换,导致含矿地热水的形成。它在构造作用和热力及压力梯度驱动下回返上升,于地表—近地表裂隙带与大气降水混合,温压骤降,加以冷的含CO_2和O_2的大气降水界入,使成矿物质自溶液中沉淀析出。  相似文献   
16.
浙江拔茅银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拔茅银矿是浙东中生代火山岩带中近几年新发出的金银矿田,矿床发育于破火山口机构内,矿体主要受NW及近SN向张性硅化破碎带控制。矿床的各种特征表明,其成因属浅成低温热液型。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卫星遥感的浙北平原气溶胶光学特性长期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MOD04 C051气溶胶产品,以浙江北部平原为主要研究区,开展区域气溶胶光学特性长期(2000年3月—2013年12月)变化分析.长期逐月时间序列显示,区域气溶胶光学特性具有年内周期性变化规律,AOD(Aerosol Optical Depth)峰值多出现在5月或6月;Angstrom Exponent(α指数)峰值多出现在3月或4月.在空间分布上,研究区中部地区气溶胶污染较重且粗粒子成分较高.研究区气溶胶光学特性长期变化特征主要体现在:1气溶胶污染总体减轻但细粒子成分增加,复合污染加重;2008年以来区域AOD年均值总体呈下降趋势;2007—2013年α指数年均值显著高于2000—2006年;区域α指数月均值增长趋势显著,近14年的总倾向率为0.125(p0.05);2AOD和α指数的季节差异呈减小趋势,AOD的季节变化规律由2000年的春夏≈冬秋转变为2013年的春冬秋≥夏;α指数虽仍以夏秋季高于冬春季,但春秋两季α指数相对增大;3以污染较轻的湖州市和污染较重的嘉兴市为例的原因分析显示,AOD变化与SO2排放量具有一定相关性,α指数变化与民用汽车拥有量变化趋势一致,相关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以浙江省各地市排污权有偿使用价格为基础进行研究,介绍了浙江省排污权初始价格计算方法和浙江省各试点地区相关情况,进行了影响排污权有偿使用价格的相关性分析,提出影响排污权有偿使用价格的回归分析,文中运用实证分析,就排污权有偿使用价格与影响其价格的各个因子分别进行了单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的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模型,认为污染治理成本大小对价格有着显著的影响,污染治理法是现阶段理想的初始排污权定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生物质露天燃烧排放烟气颗粒物对大气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 该研究基于MODIS - MCD64A1数据提取2001—2016年浙江省森林、灌丛、草地火灾面积和作物秸秆火点数据,结合植被类型、生物质密度和燃烧效率,运用排放因子法,估算16年间浙江区域露天生物质燃烧排放污染物总量. 结果表明,2001—2016年浙江区域露天生物质燃烧总量为58.78 mt,其中乔木、灌木、草本、水稻、小麦、玉米、豆类和油菜燃烧总量分别为202.18 kt、10.43 kt、300.10 t、46.66 mt、1.94 mt、2.45 mt、3.45 mt和4.06 mt. 森林和秸秆火次数分别为1783次和23257次,森林火灾多集中在浙江南部区域,秸秆火多集中在浙江北部区域. 森林和草地火灾次数主要集中在3月和10月,作物秸秆火点主要集中在5、7和8月份,占全年75%以上. 各污染物CO2、CO、NOx、VOCs、PM2.5、TC、OC和EC排放总量分别为667.20、26.40、1.13、4.92、5.12、2.85、2.59和0.23 mt. 该研究揭示了浙江地区生物质露天燃烧排放污染物的时空变化,为深入揭示生物质燃烧对区域环境影响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浙江省蔬菜生产系统重金属污染情况和居民的膳食健康风险,选择浙江省典型的蔬菜生产基地作为研究区域,采集了102对蔬菜和土壤样本,分析了浙江省蔬菜生产系统重金属Cd、 Cu、 Pb、 Cr、 As、 Ni和Hg的分布和富集特征,并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和膳食暴露评估模型系统评价了蔬菜生产系统生态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Cd超标严重,超标率为97.2%,土壤以中轻度污染风险为主,Cd污染风险最大,其次是Pb、 Cu和As.蔬菜中仅有少量豆类和瓜果类蔬菜Cd超标,超标率分别为12.5%和8.7%.不同种类蔬菜的重金属富集能力差异明显,总体表现为:叶菜>豆类>瓜果类>根茎类.浙江省居民食用本地蔬菜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都在可接受范围,儿童比成人更容易面临风险(P<0.01),Cd和Pb对健康风险的贡献率最高.浙江省蔬菜生产系统生产的蔬菜整体处于安全水平,但需要加强对Cd和Pb的污染源管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