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5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236篇
安全科学   189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304篇
综合类   732篇
基础理论   217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24篇
评价与监测   44篇
社会与环境   191篇
灾害及防治   21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41.
基于国内天然气输送管道西气东输、海气登陆、就近供应的现状,统计了2018年天然气事故,针对发生频率最高的输送管道事故,从事发省份、事发月份以及事发原因等方面进行初步分析,从完善各建设部门联合规划与信息共享机制、制定管道巡线方案和员工培训制度、提高天然气输送管道防腐检测能力以及规范天然气管道建设中承包商的HSE管理等角度提出防范措施,为预警预防国内天然气输送管道事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2.
人类历史上产生了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古代希腊、古代印加、古代中国等光辉灿烂的文明,但都出现了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破坏带来的文明衰败的现象,留下深刻的经验教训和启迪。人类必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也必须师法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还必须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和谐,只有如此人类文明将会走向光辉的彼岸。  相似文献   
143.
On the Solovetskiye Islands, subtundra forests and forest-tundra crooked forests are considered to be zonal biocenoses, as this region is intersected by the 12°C isotherm for July, which marks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northern taiga and forest-tundra zones in northern Europe. The formation of extrazonal tundras on the islands is attributed to the cooling effect of the sea and the prevalence of cold northeasterly winds in the growing period. Herbaceous and herb-bilberry forests similar to their middle-taiga counterparts develop in this region due to a convective heat flow anomaly of high intensity (up to 40–50 W/m2). The phenomenon provides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an active heat source in the crust under the archipelago. This source is probably a diapir fold involving the upward movement of the mantle.  相似文献   
144.
试论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给出了判断资源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条件,据此,并分析了1993年我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5.
生态足迹的实证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生态制约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通过中国生态足迹的实证分析,讨论了生态系统资源供给方面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资源生态足迹是生态足迹的主要部分,反映了经济系统的资源消费,计算发现,1961-1999年中国资源生态足迹持续增长,从1961年的3.3亿hm^2年递增到1999年的16.8亿hm^2年平均增长率为4.4%,资源生态足迹的增长支持了同期的经济增长,但是,实证比较发展资源生态承载力大大低于资源生态足迹,这些实证结果表晨;一方面,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造成了资源消费持续增加,而另一方面,中国生态系统资源供给能力有限,不能支持当前的资源消费及其增长,由于自然资源是经济系统进行生产的特质基础,其供给不足必然成为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46.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自然资本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是社会、经济与环境相互作用最为集中与深刻的区域,随着城市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共同关注的焦点。自然资本在可持续发展体系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识别城市系统的关键自然资本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通过分析城市绿色空间的生态服务功能,结果表明绿色空间是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自然资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保护与投资于绿色空间两种途径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7.
近年来我国各地大量增长的自然保护区实质上是一种环境剥夺现象。受环境考核体系与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是地方政府能够采取的比较成熟的环境保护手段。但是.通过博弈模型,可以推导出.受地方财政刚性预算约束.政府在地方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中不能对环境区原有居民落实各项补偿.也难以投入必需的保护性管理费用。于是.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保护区居民与管理机构之间博弈形成的纳什均衡是:居民违反有关规定,尽可能延续以往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经济活动。以抗衡自然保护区建设对他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经济模式的压制;管理机构则实施开发性管理,以求自身努力。增加经济收入以保障自然保护区各项基础研究和管理活动。由于经营活动迎合了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目标。因此。在目前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中普遍存在各种形式的开发性经营管理活动。但是.由于一些制度缺陷.在这种开发性管理战略中,一些环境区变相为政府权力支配下的环境资源.并借用可持续开发管理名义进一步转变成为某些地方机构与组织的私有环境资产。其后果是使自然保护区制度偏离了政策目标,也使环境区居民丧失了传统的环境支撑作用。对此论点.研究通过对近十年地方自然保护区建设数量的情况分析予以了经验验证。  相似文献   
148.
Can development occur without running down natural resources in an unsustainable way? The concept of natural capital offers a way for those with divergent views (ecologists and economists for example) to discuss this difficult question. Four aspects are examined in detail. First,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in facilita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discussed, with examples from forestry. Then examples from (eco)tourism illustrate the potential – and limits – of applicability of the concept. Measurement issues for natural capital are then considered in detail. Finally, the concept is applied to agricultural strategy in fragile lands, where the tradeoff between the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is likely to be most severe. Some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policy are developed.  相似文献   
149.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sts have argued that there are many categories of institutions, including market and non-market institutions, which may prove economically efficient, specifically for public goods and common pool goods. The Government of India introduced a non-market community-based institution, known as Joint Forest Management (JFM), for forest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in 1990. JFM is a sharing mechanism for forest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sharing of rights and duties, control and decision-making authority over forestlands, between forest departments and local user groups. By 2001, 42 000 Village Forest Committees established under JFM were managing over 11.5 million ha forestland. These institutions have proved very useful, and have contributed to forest management as well as four aspects of sustainable human development (SHD) – ecological output, income generation, village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community empowerment. In the long-term, community-based institutions will prove to be a foundation of SHD and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相似文献   
150.
中国国家资源环境安全问题初探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0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资源环境的现实基础表现出明显脆弱的特征。更严重的问题是 ,未来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现已十分脆弱的国家资源环境安全基础产生着巨大的压力。若在此问题上出现认识和发展政策上的失误 ,便会产生巨大负面效应 ,严重影响中国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为此 ,建议 2 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应是确保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