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6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31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50篇
综合类   476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184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4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江西省九江市2008年主城区大气主要污染物现状为依据,根据大气污染物形成的原因、危害等共性特点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2.
地震是伴随地球存在而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是人类面临的一大天灾,根本无法阻止其发生.为了有效的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影响,本文讨论了应急保障的重要作用,接着介绍了如何加强应急保障工作的措施,最后对应急保障工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3.
苏皖交界近年来不断有地震发生,2012年7月发生了Ms4.9级地震,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其社会影响大。在此震情形势下,本文通过分析苏皖交界北西向断裂构造的活动特征、北西向断裂构造与历史破坏性地震及现代2.0级以上地震间的关系,认为苏皖交界区域沿扬州—六合—高邮—盱眙—洪泽—带被北西向的自来桥—来安断裂和无锡—宿迁断裂所夹持的区域,未来有发生Ms5.0级地震的构造背景,应关注其未来地震危险性。  相似文献   
84.
2008年汶川8.0级特大地震发生后,又发生了多次余震,震区的固定台站和流动台站因此获取了上万条MS3.3~6.4级地震动观测记录。地震记录显示这些余震的震中距和震级分布比较均匀,为建立地震动衰减关系奠定了较好的数据基础。本文基于汶川地震MS3.3~6.4震级范围内、震中距小于150 km区域范围的余震观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回归分析,建立了汶川地震余震(MS≤6.4)的衰减关系模型,并对地震动加速度峰值(PGA)给出了具体的衰减关系表达式。  相似文献   
85.
川滇地区是中国大陆最显著的地震活动区域之一。结合该地区20世纪以来的地震数据,通过三元、四元和五元可公度计算、可公度系图谱构建及蝴蝶结构图分析,结果表明,在未来十年内的2015年和2017年前后川滇地区均有可能发生≥7.1级强烈地震,其中2015年的灾害信号最强。该研究旨在丰富可公度方法的灾害趋势判断案例,同时希望能为川滇地区地震灾害的监测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6.
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追溯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研究的兴起与发展,介绍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的原理和方法,综述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的常用工具———地震海啸数值模式的研究进展,讨论目前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指出建立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不确定性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估方法,进行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的不确定性评估,应是今后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7.
地震安全社区建设是先进有效的灾害预防模式和载体,是增强社会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石家庄市建设地震安全社区的经验和做法的分析,对地震安全社区建设提出了"十个一"的建议。  相似文献   
88.
本文应用东大别地区层析成像研究结果,对研究区重大地震事件的深部地壳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霍山地区的2次MS≥6.0级地震在深部地壳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1970年以来的12次MS≥4.0地震在25 km深度的地壳速度结构特征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89.
高峰 《环境》2011,(6):56-60
地震后,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这牵动着众人的心。据科学家介绍,破损的核电站可,能释放出一系列放射性物质,一些物质相对无害,而另一些却极具危险性,比如碘-131和铯-137。  相似文献   
90.
魏强  肖东升 《灾害学》2021,(4):7-13
地震过程中建筑倒塌前的时间段,是人员逃生的重要阶段,研究结构地震倒塌时间规律对人员倒塌逃生避险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地震逃生方法研究的需要,基于RC框架结构的典型倒塌模式建立简化结构模型;将60条不同特性的人工地震波输入到8个结构模型得到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再以结构损伤指数为1的条件求得结构地震倒塌时刻;利用假设的双重调节模型和回归分析方法,对地震波峰值加速度、特征周期和结构自振周期等因素与倒塌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特征周期和结构自振周期在峰值加速度对倒塌时间的影响中存在双重调节效应;整理已有研究文献的倒塌试验结果与回归模型对比,验证弹塑性时程计算对倒塌时间估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