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70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99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8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301.
为了更好地研究地震烈度对结构破坏的影响及震害规律,运用LS-DYNA软件对Ⅷ度区和Ⅸ度区的底层框架砌体结构进行了由损伤至倒塌破坏的全过程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罕遇地震烈度情况下,Ⅸ度区的结构要比Ⅷ度区的结构出现破坏的时间早,并且要比Ⅷ度区的破坏严重。对比时程分析的结果,位移要滞后于加速度,但地震过程中结构的动力反应趋势大致相同。该成果反应了不同烈度下结构的地震反应特征,仿真结果和真实倒塌过程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02.
衰减关系中的场地效应是地表衰减关系相对基岩衰减关系的修正.本文探讨的是平均场地上的衰减关系对基岩衰减关系的修正.基于胡聿贤在1986年所确定的华北地区基岩地震动加速度和反应谱的衰减关系模型,改造后的衰减关系模型为.  相似文献   
303.
地铁运行引起的地面振动实测及传播规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地铁线路某区间段的地面振动进行实测,采集不同测线和不同测点处的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加速度,并转化为傅里叶幅值谱对其进行衰减规律分析。利用公式将加速度记录换算为振级和分频振级,参照相关的国家标准分析不同距离处的振级和频率成分。对比同一加速度记录中的两对开方向列车引起的地面振动,进一步分析振动衰减的规律。所得到的结果可供地面建筑的隔振减振及城市轨道的规划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04.
2012年3月25日西北电网频率因机组跳闸发生较大波动,西北电网调控中心对宁夏电网内石嘴山二电厂、中宁二电厂、大坝电厂机组一次调频积分电量计算分析的结果与机组实际动作情况存在明显差异。针对现有一次调频积分电量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对3台机组实际出力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计算机组一次调频积分电量,从而更公平、合理地评价机组一次调频对电网频率稳定的贡献程度。  相似文献   
305.
地震动差动作用下大跨度空间网壳结构的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00 m跨度的双层柱面网壳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程分析法,分别进行了结构在单向和三向地震行波输入作用下的反应分析,并针对多种视波速情况进行了研究,考查了地震动不同输入情况下结构杆件内力的分布特点,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大跨网壳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表明,考虑行波效应会使结构部分构件内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多维地震作用比单维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杆件内力大。由此得出结论:对于大跨度空间网壳结构,应该进行多维非一致输入下的地震反应分析;为保证抗震安全,应对可能出现的地面视波速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306.
实时混合模拟试验技术既可以控制实验成本与规模,又可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在地震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其中,OpenSees 软件具有灵活高效、材料全面等优势,被广泛作为实时混合模拟试验的数值子结构分析平台。首先,探讨了实时混合模拟试验技术发展历程,梳理了国内外发展重要时间节点;其次,对实时混合模拟理论基础,即实时演算的迭代积分算法的分类与作用进行阐述说明;然后,探究以 OpenSees 软件为数值子结构模拟分析平台,通过 OpenFresco 搭载 TCP/IP 协议实现数值子结构与物理子结构数据交互的混合模拟试验,并依次介绍了国内外重要研究进展;最后,归纳了当前实时混合模拟试验在数值计算与伺服作动器加载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并总结现有的实验精度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307.
上海市秋季典型PM2.5污染过程数值预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2012年10月上海出现的一次典型PM2.5污染案例,验证评估上海市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Model-3/CMAQ预报性能,采用过程分析技术,定量评估不同大气物理化学过程对上海代表性点位PM2.5浓度变化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Model-3/CMAQ模式系统能较好地反映PM2.5的浓度变化趋势与特点。对于上海市区点位(徐汇上师大)和东南部点位(奉贤海湾和浦东惠南),PM2.5浓度上升主要受本地源排放影响,其贡献比例超过40%,其次是区域大气传输作用的影响。对于西北部点位(崇明监测站和青浦淀山湖),区域大气传输是PM2.5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贡献比例超过70%,其次是源排放。各点位PM2.5浓度的主要去除途径均为大气传输,贡献比例均超过70%,其次是干沉降。气溶胶过程对PM2.5主要起二次颗粒物生成的作用,特别是市区及东南部点位,贡献比例较西北部点位更高。  相似文献   
308.
309.
为了探究双肢薄壁空心墩在地震作用下塑性铰的形成与分布规律,对某高速刚构桥梁的桥墩进行全尺寸建模,使用ABAQUS对其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研究发现:无系梁模型有两处塑性铰,墩顶塑性铰最先形成,随着刚度退化墩底塑性铰才形成;单系梁模型有3处塑性铰,系梁处最先形成塑性铰,而后墩底与墩顶才形成,但墩顶塑性铰耗能贡献占比小;各塑性铰区域内,最早产生塑性变形与损伤的部分为墩身实心段与空心段交界处。  相似文献   
310.
针对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证管理现状,提出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证积分管理制度并试行。通过结合监测活动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上岗证积分的量化考核,改变以往上岗证静态管理的模式,加强环境监测质量工作的日常监督,发掘上岗证的新用途。该制度的实行加强了质量管理环节的部门联动,实现将质量问题落实到技术处罚,有助于缓解一线监测人员与质量管理人员的对立情绪,理顺质量管理的关系,从而提升环境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