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143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6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在溢油事故发生后,如何有效监测海上油膜是应急处置工作的重要保障。本文提出了一种船载导航雷达遥感图像的油膜快速识别方法:首先,采用垂直噪声检测算子与Otsu方法,提取原始图像中的同频干扰噪声;其次,应用线性内插平滑同频干扰噪声;再次,采用灰度调节矩阵与对比度受限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方法,增强油膜区域内外的对比度;最后,对图...  相似文献   
292.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经济增长极理论为基础,建立相应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机制和空间极化差异进行分析。研究显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极化机制在于经济发展成果、经济投入和城市化发展,它们对区域经济极化贡献程度依次降低,进一步的评价指标变化度揭示,不同指标对关键因子变动的贡献也不一样,由此得出10项重点控制指标;通过对前两个全局主成分投影的组合分析,发现中部省份的经济投入与经济产出效果差,着力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是该地区极化系统得以完善的根本。进一步的综合变动轨迹分析显示,中部地区经济极化程度不强,但经济极化强度随时间正逐步加强,因此,加大对极化程度较强的湖北、湖南和江西的扶持有助于该区极化系统的完善。  相似文献   
293.
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凝胶层膜污染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琦  黄霞  尚海涛  文湘华  钱易 《环境科学》2006,27(11):2344-2349
通过紊流条件下阻力模型和凝胶极化模型对膜生物反应器的阻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膜面流速在3~10 m/s,运行时间在5h之内时,阻力模型可以很好地符合凝胶模型.通过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对染料废水超滤膜阻力进行了分析,膜的总阻力随着运行时间增加而增加,在所有阻力中,凝胶阻力占比重最大.  相似文献   
294.
利用风廓线声雷达在温州大罗山西北部的茶山地区从2019年4月到2021年9月对台风“利奇马”、“米娜”、“黑格比”以及2个下击暴流风场进行实测,获得了台风、下击暴流影响时的边界层风速剖面演变过程。比较各风场边界层规律:台风风场边界层最高,下击暴流次之,常态风场边界层最低。在台风中心30~129 km范围内,边界层高度沿气旋半径向外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验证了二阶高斯拟合模型对于台风风场风剖面形态的适用性,实测台风近地50~400 m高度层均表现为D形风剖面,根据不同的参数取值,可以很好地拟合台风上部的S形风剖面。总结下击暴流风场演变过程的3个阶段:高层大风,影响时低层强风切变,影响后回归高层大风。验证了三阶高斯拟合实测模型与Oseguera与Bowles模型、Vicro模型、Wood与Kwok模型对于描述下击暴流风剖面形态的差异性。发现了滨海丘陵地形下实测的下击暴流风速均在100~400 m高度层先递减后递增。分析了台风风场与下击暴流的水平垂直方向风速相关性的差异,即台风风场与下击暴流分别在90~200 m、50~400 m高度层水平与垂直方向风速为正相关,均在近地层突变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295.
1989年2月下旬,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多卜勒声雷达研究组带着自行研制的HK-11型多卜勒声雷达在日本东京都大学潮岬风力实验场与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北京大学等一起参加了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的综合观测,取得了三天资料。为了资料的可靠性,HK-11型多卜勒声雷达和测风气球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HK-11的天线采用一般的三分量抛物面反射天线,而AR-400则采用先进的5×5阵  相似文献   
296.
本文简要的讨论了多卜勒声雷达的理论基础。介绍了HK-11型多卜勒声雷达的设计原理和技术特性。最后对其数据记录和资料识别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297.
基于CALIPSO(Cloud-Aerosol Lidar and Infrared Pathfinder Satellite Observation)卫星气溶胶产品,采用平面平行辐射传输模型SBDART(Santa Barbara DISORT Atmospheric Radiative Transfer)研究天津地区的斜程能见度。首先,使用CALIPSO卫星2015—2019年气溶胶产品对气溶胶消光系数廓线等垂直方向气溶胶光学特性进行统计分析。然后,针对具有“衰减型”气溶胶消光系数廓线的天气,采用SBDART模型求解大气辐射传输方程,得到天空背景辐射亮度,最后依据斜程能见度定义反演得到准确的斜程能见度。进一步,对使用Koschmieder定律和经验公式计算获得的斜程能见度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与经验公式法相比,在低能见度天气条件下,使用Koschmieder定律反演得到的斜程能见度更为准确,其平均误差小于15.0%,均方根相对偏差小于17.6%。此外,还对气溶胶消光系数廓线进行了拟合,并在斜程能见度反演中使用拟合的消光系数。结果表明,在低能见度天气条件下,拟合参数与近地面消光系...  相似文献   
298.
为科学评价矿井热环境,采用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熵权和改进雷达图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矿井热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在矿井热环境评价及人体热舒适度分级标准研究成果基础上,以风温、相对湿度、风速等气候环境作为影响矿井热环境的主要因素,构建矿井热环境评价体系。将AHP和熵权法耦合以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基于改进的雷达图模型确定矿井热环境各评价等级的评估区间和评价对象的评估值。最后,以孟村煤矿401101采煤工作面上隅角为实例进行热环境评价,得到401101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热环境综合评价值为0.205 0,评价等级属于“等级Ⅴ很不舒适”,评价结果与现场情况相符。基于组合赋权雷达图的矿井热环境评价模型能够准确、定量、直观地展示矿井热环境状况,可为矿井优化井下热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