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0篇
  免费   519篇
  国内免费   622篇
安全科学   621篇
废物处理   64篇
环保管理   210篇
综合类   1705篇
基础理论   289篇
污染及防治   257篇
评价与监测   58篇
社会与环境   30篇
灾害及防治   497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江苏省丹阳市水稻土自然生产潜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借助作物生长模型与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江苏省丹阳市的两种种植制度的土壤自然生产潜力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的小麦/玉米-晚稻种植制度的气候生产潜力比小麦-单季稻高3000kg/ha 左右。指出丹阳的小麦生产应以挖掘、提高土壤自然生产潜力为主,而单季稻的生产则应以提高品种的气候生产潜力为方向。  相似文献   
52.
三种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出发 ,结合天津开发区在基础设施及园林绿化建设中面临土源紧缺以及周边地区存在大量的海湾泥、粉煤灰、碱渣土等固体废弃物的现实 ,在详细研究了3种废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基础上探讨了用这些废物代替农田客土的可行性。实验及推广应用结果表明 ,这些废物按适当比例混合后能够形成一种可替代种植客土的新型土壤 ,这种新型土壤的最佳配比(即海湾泥与粉煤灰或碱渣土 )比例为3:1 ,同时该配比基质对植物生长的适宜性优于滨海盐土。  相似文献   
53.
以汽车摇摆臂为应用对象 ,通过对材料在翻孔过程中变形的理论分析和实际运用 ,探讨了虎克定律在高精度翻孔模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  相似文献   
54.
陕西铜厂矿田控矿断裂带显微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研究铜厂矿田地质特征和宏观断裂构造带特征的基础上 ,对矿田内不同类型断裂构造岩进行了分类和显微结构面力学性质的鉴定 ,研究了岩石和矿物的形变与相变 ,探讨了微观领域内的动力成岩成矿作用 ,并分别估算和厘定了古应力的大小和方向 ,为再现矿田构造应力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5.
介绍了有毒有害焚烧废气处理的原理及工艺流程,分析了焚烧废气中粉尘、HCl和NOx去除的原理,根据焚烧废气处理的试验结果,探讨了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试验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焚烧废气中的粉尘、NOx、HCl在吸收塔均达到较高的去除效率,其中粉尘的去除效率92%;NOx的去除效率平均58%,高的可达80%;HCl的去除效率平均达87%.随着液气比增大,其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56.
粉煤灰和生石灰对生活污水污泥脱水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比阻和泥饼含水率的测定,进行污泥脱水的粉煤灰(含粗、细)、生石灰投加实验。单独投加实验表明,在投量10g/100mL时,细粉煤灰(0.075mm筛下)能使比阻值降低91.8%,效果稍次于生石灰;且细粉煤灰降低泥饼含水率的效果最好。联合、单独投加对比实验表明,投量10g/100mL时,粉煤灰与生石灰以1∶1(质量比)联合投加降低比阻值达99.8%,效果好于二者单独投加;但联合投加降低泥饼含水率的效果不如单独投加粉煤灰,仅与生石灰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57.
湿地碳释放产物之间关系的研究对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碳固定和温室气体排放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涡度相关技术连续原位观测,对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大九湖亚高山泥炭湿地二氧化碳(CO_2)和甲烷(CH_4)的排放特征、CO_2与CH_4排放化学计量比(CO_2∶CH_4比值)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大九湖泥炭湿地CH_4和CO_2通量均表现出较明显的月和季节变化规律,从CO_2与CH_4排放的相关性拟合结果来看,各季节CH_4与CO_2排放的月平均关系表现为线性拟合或一元二次拟合效果最佳,而其日平均关系则表现为一元二次拟合效果较好;②泥炭湿地CO_2∶CH_4比值从2017年3月到2018年1月呈"U"型曲线,1月达到最大值后下降,且全年CO_2:CH_4比值日平均与CO_2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③除地面以下20cm处土壤含水量(SWC20)月平均外,CO_2∶CH_4日/月平均变化与环境因子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其中CO_2∶CH_4比值与环境温度、土壤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CO_2∶CH_4比值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8.
闻泽 《环境》2006,(3):24-26
一份权威的数据显示,中国GDP增长过程中,至少有18%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此外,中国单位GDP的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污染排放量则高出几十倍。  相似文献   
59.
邓洪亮 《地球与环境》2005,33(Z1):57-60
桩端阻力和桩端直径呈非线性关系,随着桩端直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本文根据线弹性理论和非线性弹性理论分别求得大直径灌注桩桩端阻力的面积修正系数的上限解和下限解,得到了桩端土承载力标准值与桩端直径的非线性关系和桩端土承载力面积修正系数与桩端直径的非线性关系。与现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相比,当桩径 0.80~3.00 m时,规范给定的面积修正系数稍大于理论上限值,其它桩径范围的桩端面积修正系数均在理论值的上、下限范围。当桩径0.80~2.00 m时,按规范给定的面积修正系数修正后的承载力标准值稍大于理论上限值, 其它桩径范围按规范修正后的桩端土承载力标准值均在理论值的上、下限范围。  相似文献   
60.
基于连续速度场的上限流动模型,提出了一种采用圆环压缩法测定单一曲线假设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函数关系的新方法,并采用该法测得铝青铜QAL-10-3-1.5的应力-应变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