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85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192篇
基础理论   45篇
污染及防治   53篇
评价与监测   44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87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长三角地区近15年大气臭氧柱浓度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OMI遥感数据,分析了2005-2019年长三角地区O3柱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同时采用后向轨迹(HYSPLIT)模型进行对流层O3来源的解析.结果表明:1从时间分布来看,15年间O3柱浓度年际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2005-2010年呈上升趋势,2010-2019年呈下降趋势,2010年和2016年分别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327.79 DU和276.43 DU;季节方面,每年季均浓度值均为春季最大,冬季最小.2在空间分布上,O3柱浓度高值区在长三角中部及以北地区,且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四季分布有明显变化,15年的平均季均浓度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高值主要出现在春季,低值出现在冬季.3气象因子上,O3柱浓度与气温、降水、风速、日照时间呈正相关(p<0.05),与气压呈负相关(p<0.05).人为因素上,O3柱浓度与人口、第二产业及煤炭消费总量呈正相关.4通过不同高度模拟受点气流输送轨迹发现,上海市不同高度的气流轨迹与输送路径相差不大,均能反映O3的来源与扩散方向.来自华北、黄海地区与西南方向及东海上空的气流汇聚是造成春季O3柱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冬季O3柱浓度低主要是因为来自华北地区高压气流对O3的扩散作用.5O3柱浓度与其他物质的空间对比分析显示,NO2柱浓度、AOD指数、HCHO柱浓度均是影响O3柱浓度空间分布的重要原因;该地区O3前体物氮氧化物(NOx)是引起O3柱浓度增长的主要原因,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机动车尾气排放对O3柱浓度水平的贡献不可忽视.长三角地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造成O3柱浓度升高的又一重要原因,其中,人为源是主控原因,占总贡献量的96.9%,植物源占3.1%;人为源中,工业源和生活源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92.
微库仑法测水样中可吸附有机卤素(AOX)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影响非常显著。DOC对微库仑法2种前处理方法(双柱法和振荡法)的影响差异很大。双柱法受DOC影响较小,当DOC浓度小于1 000 mg/L时,AOX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4.0%~104%。振荡法受DOC影响较明显,随着DOC浓度的升高,AOX回收率持续下降,当DOC浓度达到1 000 mg/L时,AOX加标回收率下降至72.1%,但DOC浓度小于100 mg/L时,AOX加标回收满足方法要求。进一步研究发现,DOC对振荡法的影响主要由于竞争吸附降低了活性炭对AOX的吸附容量,而非吸附速率,虽然增大活性炭用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DOC对AOX测定的影响,但对样品进行稀释是减少DOC影响的最简单高效的办法。同时,DOC对不同类型的有机卤代物影响不同,有机溴受DOC影响程度小于有机氯。  相似文献   
93.
淄河滩陈化油污土层是引起大武水源地东部地区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通过对油污土层采取原状土柱样,在室内进行了模拟淄河滩地存在不同厚度表流时的残油淋溶释放试验.结果表明,在设定的试验条件下,油污土层可淋出水量24.566104m3、油量1185.1kg; 水层厚度对渗出水的油浓度影响不大,渗出油的多少主要决定于渗出水的数量;太河水库放水补源方式对残油释放量的影响不起决定性  相似文献   
94.
以铜绿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对象,通过序批实验和柱淋洗实验考察了堆肥介质中的腐殖质含量对细菌的吸附、传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堆肥介质中腐殖质含量从0.21mg/g增至4.38mg/g,两种细菌在堆肥颗粒中的吸附系数均呈现降低趋势,降幅分别为24.9%和22.7%;2种细菌的穿透率均明显提高,最大穿透率铜绿假单胞菌从0.141提高到0.234,枯草芽孢杆菌从0.254提高到0.348.说明,堆肥介质中腐殖质的存在能够减弱两种高效细菌的吸附性能,促进其在堆肥介质中的传输分散,且腐殖质含量越高,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95.
活性炭应用测试新技术——微型快速穿透实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进行了微型快速穿透(MCRB)实验与中小型、小型传统穿透实验方法的对照实验,结果表明,MCRB实验适用于模拟大型活性炭床的穿透情况,预测处理费用以及精选活性炭.MCRB实验加快了实验速度,避免了传统穿透实验中常见的问题.空床接触时间(EBCT)、活性炭粒径对MCRB实验有一定影响.使用粒径120~180目的活性炭,MCRB实验的压力一般小于3.03×105Pa.MCRB实验对2,4-二氯苯酚(2,4-DCP)和甲基叔丁基醚(MTBE)模拟废水的吸附处理获得合理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6.
采用新型高效立体传质塔板(CTST),对济南石化分公司的含硫污水汽提塔进行技术改造,在原塔外壳、降液管以及上部填料段等均不变的条件下,仅用CTST塔板替换原浮阀塔板,改造后处理能力由原来的100t/h提高到180t/h,净化水氨氮含量降低到50mg/L以下,实现了净化水的全部回用。  相似文献   
97.
多环芳烃室内土柱淋溶行为的CDE模型模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采用土柱淋溶实验方法对多环芳烃(PAHs)在人工污染士柱中表面活性剂淋溶下的运移进行了实验室研究,获得了示踪剂Br^-和PAHs的穿透曲线(BTCs);并通过室内批量平衡试验(PAHs和表面活性剂吸附试验和表面活性剂对PAHs吸附/解吸影响试验)获得了吸附系数,进而获得阻滞因子.基于这些实验室结果,通过CXTFIT2.1软件,用平衡CDE模型拟合了Br^-的BTCs,获得物理和水动力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应用CDE非平衡模型拟合PAHs在表面活性剂淋溶条件下土柱中的BTCs以及不同时刻、不同埋深处PAHs浓度的动态变化,预测了PAHs在土柱中的迁移趋势。  相似文献   
98.
软土场地碎石桩因具备桩体侧向变形大、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慢的问题,导致出现基础沉降大、土体固结排水速度慢等工程病害。路堤下采用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是处理软土场地的主流方法。本文采用二维有限元方法,建立考虑路堤填筑过程的软土场地路堤-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数值模型,探讨了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基于达西定律和比奥固结理论,分析高地下水位场地条件下加筋体刚度和桩数对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工作状态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增大褥垫层厚度和减小褥垫层模量均能够提高桩土应力比,改善桩顶应力集中的问题。与传统碎石桩相比,高地下水位条件下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中超孔隙水压力消散速率快,桩数增加可以有效提高复合地基排水速率。  相似文献   
99.
为研究高温喷水冷却后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的受力机理,设计了27个方钢管再生混凝土试件在高温喷水冷却后进行轴心受压加载试验。试验考虑的变化参数包括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历经最高温度和冷却方式。本文对试验的过程进行了简要的说明,观察了试件受力破坏的全过程,获取了荷载-位移曲线,峰值荷载并分析了特征点数据以及各变化参数对高温喷水冷却后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历经最高温度越高,试件破坏后核心混凝土的受损程度越严重。随着历经最高温度的不断提高,峰值荷载和轴压刚度整体呈下降趋势,温度在800℃时试件的延性最好,高温使得试件的耗能能力提高;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峰值荷载的变化规律不明显,但取代率为75%的试件具有最高的峰值荷载,轴压刚度呈波动变化,取代率对延性影响较明显,对耗能影响较小;不同冷却方式对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的延性影响较大,对其它力学性能影响不显著。引入材料强度折减系数后,我国DBJ 13-51-2003规程和日本AIJ规程中计算方法可以较好地评估高温喷水冷却后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  相似文献   
100.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有机和无机阴离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枢  魏春良 《上海环境科学》1997,16(2):30-31,41
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有机阴离子和无机阴离子,实验中采用一种新型高容量分离柱,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讨论了最佳实验条件的选择测定了F^-,Cl^-,SO4^2-,NO2^-,SeO3^2-、C2O4^2-、甲酸奶和乙酸根等阴离子,并且分析了沈阳地区雪样中的几种阴离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