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71篇
安全科学   112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137篇
综合类   513篇
基础理论   136篇
污染及防治   72篇
评价与监测   73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4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21.
兰州西固工业区夏季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气象条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兰州西固工业区光化学烟雾污染规律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的研究表明,在高空槽后的低空弱高压控制下,西固区出现高的臭氧浓度值,此时大气层结稳定,风很小,天气晴朗,但中午有浓重烟雾,臭氧浓度峰值在中午出现。该区盆地内形成的光化学烟雾烟团水平面积达几十公里,臭氧浓度的日变化取决于太阳总辐射和大气边界层的日变化。  相似文献   
22.
盆地地形导致的城区内小以厚度大,强逆温层出现频率高等大气不利扩散条件是造成重庆市主城区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建议城市布局要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并通过工程措施改善城区大气扩散条件。  相似文献   
23.
为更好地协调环境、资源、食品、健康的关系,适应人们对农产品需求的变化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世界各国纷纷提出了发展无污染农产品的设想。我国亦于1990年推出了“绿色食品”活动。该文在综观国内外绿色食品研究和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海市发展绿色食品的有利条件,并提出了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4.
思茅大气环境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中文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Z1):170-171
对思茅地区大气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当地天气气候条件进行对比,探究思茅地区大气污染状况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以2001年至2005年辽河铁岭段及其支流监狈嘲招为依据,分析“十五”期间辽河铁岭段及其支流水质污染状况、污染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6.
秦皇岛市水环境现状与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皇岛地区原始自然环境优越,多年来,不正当的人为活动、环境恶化趋势明显,也直接干扰与影响着水的良性循环。现状水环境:河流基流渐小,并季节性断流,坑塘减少,湿地萎缩水土流失,洪径增大。地下水位下降,水量减少,承压水无序开采,污净比失衡,河流承栽力降低。地下水垂直污染面扩大,点、面、垃圾污染源趋重。联通青一洋、石一起,实施水资源再分配。优化配置城乡用水。重视地下水源地建设,联合调度地表、地下水源。谨慎开发承压水。植树造林、涵养水分。注重防风林带建设,改善田间小气候。严控地下水采量,防止土壤旱化。搞好坑塘建设,解决乡镇污水出路与净化。保护湿地,促进水的良性循环。深度处理废污水.使之资源化。从源头抓好城市三大水源地污染源.察勘储备新地下水源地。改良恢复水环境,保障水资源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27.
28.
文章对加快顺德市城市化进程的障碍因子和优势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滞后城市化”是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并提出加快顺德城市化进程的优势条件已成熟,必须抓住机遇,确立发展目标,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29.
/ Land use/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s for 1973 and 1991, derived from the interpretation of satellite imagery, are quantified on the basis of biophysical land units in a study area in southeastern Australia. Nutrient export potentials are estimated for each land unit based on their composition of land use/land cover classes. Spatial and temporal comparisons are made of the land units based on the calculated pollution hazard indicators to provide an insight into changes in the 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regional significance of land use changes. For example, one ecosystem, unique to the study, showed a large increase in pollution hazard over the study period as a manifestation of an 11-fold rise in cleared area and an expansion of cropping activities. The benefits to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 general are discussed.KEY WORDS: Land cover change; Nutrient expor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Pollution hazard; Agricultural pollutio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Diffuse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相似文献   
30.
ABSTRACT: Evidence is presented that snowmelt runoff from an urban watershed can produce density current intrusions (underflows) in a lake. Several episodes of density current intrusions are documented. Water temperatures and salinities measured near the bottom of a 10 m deep Minneapolis lake during the late winter warming periods in 1989, 1990, 1991, and 1995 show significant rapid changes which are correlated with observed higher air temperatures and snowmelt runoff. The snowmelt runoff entering this particular lake (Ryan Lake) has increase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salinity, and density. The source of the salinity is the salt spread on urban streets in the winter. Heating of littoral waters in spring may also contribute to the occurrence of the sinking flows, but is clearly not the only cau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