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9篇
基础理论   1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1.
胶体介质不仅是水环境中污染物一个重要的"汇",还是污染物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至关重要的调控单元.本研究利用错流超滤、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前处理和分析检测方法调查了10种典型的药物活性化合物(PhACs)在污水厂尾水受纳河流传统水相中的分布和环境风险水平.结果表明,10种PhACs在水体溶解相和胶体中的含量分别达到27.2~168.1 ng·L-1和164.5~751.1 ng·g-1.布洛芬(IPF)、罗红霉素(ROX)和红霉素(ETM)是两种介质中最为主要的污染物,三者污染浓度占到总浓度的80%以上.胶体对ROX、酮康唑、ETM和舍曲林都表现出较强的吸附性能,胶体/水分配系数(lgKcol)在3.2~4.0之间,吸附率达到21.1%~34.5%.10种PhACs对绿藻、溞和鱼的急、慢性毒性风险评估结果中,仅IPF对鱼类产生高等慢性风险,其余为中等风险及以下.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急性风险来说,更多的PhACs对高等水生生物产生慢性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PCR技术在水生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PCR技术在水生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其中涉及的模式生物包括原生动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鱼类等。PCR技术不仅为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检测带来了便利,还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阐述污染物的毒性作用机制。最后指出了目前PCR技术应用的局限性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压力式连续流过滤器用于油田采出水的工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0.8~1.2 mm石英砂滤料处理水质悬浮物,73.7%情况下出水悬浮物可降至2 mg/L以下,26.3%情况下出水悬浮物可降至2~5 mg/L,水质介于一级与二级过滤指标要求之间,处理水质较双滤料过滤器出水水质好;采用0.5~0.8 mm金刚砂滤料,处理水质悬浮物在5~6 mg/L,含油在1 mg/L以下。  相似文献   
14.
全氟化合物的分布、累积及生态毒理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污染在全球范围内已普遍存在,其在环境中的浓度增长迅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环境中PFCs的迁移转化规律决定其环境效应,是进行环境和健康风险评价的基础。目前关于PFCs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水体及生物体内PFCs的分析检测,对其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本文介绍了PFCs研究现状,综述了PFCs在环境中的分布模式、生物体内的蓄积规律以及环境中PFCs的生态毒理效应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也阐述了PFCs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了未来PFCs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徐鑫磊  刘建超  陆光华 《环境科学》2020,41(5):2239-2246
检测了8种典型的药物活性化合物(PhACs)在污水处理厂尾水受纳河流中的赋存情况.结果显示8种PhACs夏、冬两季总浓度范围分别为27.6~226.4 ng·L~(-1)和56.6~368.8 ng·L~(-1),其中咖啡因的浓度最高(16.2~125.8 ng·L~(-1)),其次是罗红霉素(3.3~89.2 ng·L~(-1))和布洛芬(3.6~59.2 ng·L~(-1)). 8种PhACs对绿藻、溞类和鱼类的总体生态风险(MRQ)在夏、冬两季分别为1.51、 0.08、 5.68和8.34、 0.22、 6.45,其中酮康唑、红霉素和布洛芬对藻类、溞类和鱼类MRQ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49%、 85%和92%以上.从敏感物种来看,冬季绿藻对PhACs最为敏感,夏季鱼类对PhACs最为敏感.环境浓度下PhACs对大型溞21 d混合暴露实验结果显示:混合PhACs能够显著干扰大型溞的生长、生殖情况,显著提升了大型溞生殖能力和游泳活性,降低了心脏和胸肢跳动频率.  相似文献   
16.
环境相关浓度下的药物对大型蚤的多代慢性毒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无脊椎动物大型蚤(Daphnia Magna)为供试水生生物,以磺胺甲恶唑、氧氟沙星和布洛芬作为目标污染物,在环境相关浓度下,对大型蚤进行6代慢性毒性研究.磺胺甲恶唑在0.8,8.0,80.0μg/L下,对大型蚤生殖和生长指标均没有发现明显的影响.200.0μg/L的氧氟沙星显著降低了F3(孤雌生殖第三代)和F4代的产卵数.900.0μg/L布洛芬明显延长了F3和F4代第一次产卵时间,并显著降低了F3、F4和F5代第一胎产卵数.在6代培养中,复合暴露M1处理(最低浓度药物混合物)没有表现明显效应,M2和M3处理在后面世代中明显延长产卵时间,降低产卵数量.相对于3种药物的单一暴露,复合暴露M2和M3处理增强了对大型蚤产卵时间和产卵数量的影响,提前表现出世代差异.2.0μg/L及20.0μg/L的氧氟沙星和9.0μg/L及90.0μg/L的布洛芬在连续6代的孤雌繁殖中没有发现明显的影响,200.0μg/L的氧氟沙星和900.0μg/L的布洛芬在前几代对大型蚤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或耐受性,而在后几代中,大型蚤出现产卵时间延后或产卵数量减少的现象,对大型蚤繁殖的影响表现出浓度依赖性和世代差异性.在目前检测环境浓度(MEC)下,3种药物单一污染和复合污染对大型蚤生态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7.
采用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5种氨基酸,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衍生化产物,通过优化衍生化条件和色谱条件,使该方法在0.25μmol/L~25μmol/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8μmol/L~0.12μmol/L,标准溶液测定6次的RSD为0.1%~1.2%,空白加标样的回收率为80.3%~115%。用该方法测定实际水样,5种氨基酸测定值均低于0.514μmol/L,加标回收率在75.5%~120%之间。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UPLC-MS-MS)测定自然水体中的10种典型药物污染。比较了2种萃取柱HLB和C18的富集效果,并对水样pH、萃取柱的淋洗溶剂及水样体积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HLB小柱进行富集净化,水样体积为500 mL,调节pH=3.0,95%甲醇洗脱,在0~200μg/L范围内10种药物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0.999),方法检出限0.5~2.0 ng/L,精密度高(RSD10%),加标回收率为64.3%~100.7%。经过对太湖和某污水厂排水口水样的测试,表明该方法适用于自然水体药物的快速检测,同时大部分药物被检出,说明选择的10种目标药物及建立的检测方法对研究中国水体药物污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