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2篇
综合类   21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的急性毒性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新烟碱类杀虫剂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饲喂法和点滴法测定了9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的急性毒性效应,且根据风险商值法进行了风险评价,氟啶虫酰胺和吡蚜酮作为对照药剂。试验结果表明:6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胺、呋虫胺、吡虫啉、烯啶虫胺、氟啶虫胺腈和噻虫嗪)对蜜蜂经口和接触毒性的48 h-LD50值为1.73×10-3(1.37×10-3~2.45×10-3)~35.3×10-2(30.5×10-2~41.4×10-2)μg·蜂-1,均属于高毒级;其次为氯噻啉,该药剂对蜜蜂经口和接触毒性的48 h-LD50值为56.4×10-2(40.9×10-2~95.5×10-2)和2.05(1.13~3.18)μg·蜂-1,分别为高毒和中毒;而啶虫脒和噻虫啉对蜜蜂经口和接触毒性的48 hLD50值为2.57(1.94~3.75)~9.85(8.23~11.6)μg·蜂-1,为中毒级。对照药剂氟啶虫酰胺和吡蚜酮对蜜蜂经口和接触毒性的48h-LD50值均100μg·蜂-1,为低毒级。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噻虫胺、呋虫胺、吡虫啉、噻虫嗪、氯噻啉、烯啶虫胺和氟啶虫胺腈对蜜蜂具有不可接受的风险,啶虫脒、噻虫啉和对照药剂氟啶虫酰胺、吡蚜酮对蜜蜂的风险可接受。因此,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应谨慎使用新烟碱类杀虫剂,以免对蜜蜂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溴氰菊酯和吡虫啉在甘蓝中残留的仪器检测方法,并在天津、山东和江苏连续开展了2 a溴氰菊酯和吡虫啉在甘蓝中残留状况和消解动态规律研究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溴氰菊酯和吡虫啉的添加质量比分别为0.025~0.5 mg/kg和0.025~1 mg/kg的水平下,甘蓝中溴氰菊酯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2.19%~102.48%,变异系数为2.98%~9.46%;吡虫啉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4.58%~100.30%,变异系数为0.85%~4.10%。甘蓝中溴氰菊酯和吡虫啉的最小检出量分别为0.1 ng和0.5 ng,甘蓝中溴氰菊酯和吡虫啉的最低检出质量比均为0.025 mg/kg。田间试验表明,在甘蓝莲座期施用20%溴氰菊酯.吡虫啉悬浮剂1次,溴氰菊酯和吡虫啉在甘蓝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溴氰菊酯和吡虫啉在甘蓝中的残留消解半衰期分别为4.4~8.8 d和5.9~8.6 d。按照推荐剂量和1.5倍推荐剂量在甘蓝中施用20%溴氰菊酯.吡虫啉悬浮剂3~4次,2次施药间隔7 d,距最后一次施药10 d时,溴氰菊酯在甘蓝中的最高残留量低于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的溴氰菊酯在甘蓝中的最大残留限量(0.5 mg/kg),以及NY 1500.5.6—2007《农产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的吡虫啉在甘蓝中的最大残留限量(1 mg/kg)。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表水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水生生物安全的威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丹丹  刘红玲  杨柳燕 《环境科学》2022,43(6):2987-2995
针对我国新烟碱类杀虫剂(NNIs)使用量大且地表水中浓度逐渐上升的现状,基于物种敏感度分布法,利用危害商法和概率风险评价法评估了我国地表水中NNIs对淡水水生生物的单一和复合生态风险,并对我国地表水质监管NNIs提出了目标建议值.结果表明:(1)单一化合物,吡虫啉的急性危害最大,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慢性危害较大,最敏感生物均为昆虫;(2)海南省是地表水NNIs浓度最高的地区,急慢性危害最大;(3)联合毒性的概率曲线表明,5种NNIs对5%淡水水生生物产生慢性联合毒性的概率高达92.12%,严重威胁我国水生生物的安全;(4)基于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得到毒性参考值,结合危害商和概率风险评价的结果,建议我国保护水生生物安全的地表水质监管目标值分别为吡虫啉0.01μg·L-1、噻虫啉0.03μg·L-1、啶虫脒0.04μg·L-1、噻虫胺0.22μg·L-1和噻虫嗪0.24μg·L-1.总之,我国地表水中NNIs浓度已经威胁到水生生物的安全,必须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4.
以废弃物沼渣和含铁剩余污泥为原料,采用一步热解法制备沼渣生物炭基Fenton催化剂(以下简称催化剂),构建了非均相Fenton反应体系处理含吡虫啉模拟废水,考察了H2 O2和催化剂用量对吡虫啉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均相Fenton反应体系中,H2 O2最佳投加量为0.50 g/L,催化剂最佳投加量为1.00 g/L...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毒死蜱和吡虫啉为受试农药,以4日龄内的意大利工蜂(Apis melifera L.)为受试生物,研究2种农药对意大利工蜂的10 d经口慢性毒性。结果显示:参比物质乐果对意大利工蜂的10 d半致死浓度(10 d-LC50)为0.550μg a.i.·g~(-1)食物,平均每天半致死剂量(LDD50)为0.019μg a.i.·蜂~(-1)·天~(-1);在有效试验条件下,毒死蜱对意大利工蜂的10 d LC50为0.582μg a.i.·g~(-1)食物,LDD50为0.021μg a.i.·蜂~(-1)·天~(-1);吡虫啉对意大利工蜂的10 d LC50为0.055μg a.i.·g~(-1)食物,LDD50为1.542 ng a.i.·蜂~(-1)·天~(-1)。试验结果可为毒死蜱和吡虫啉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参考,同时可促进我国农药对蜜蜂的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五种农药对土壤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测定了5种农药(多菌灵、百菌清、多菌灵-百菌清混剂、吡虫啉、氯氰菊酯)对长春市郊大棚土壤转化酶活性的影响,对农药作用下的大棚土壤与农田土壤的转化酶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百菌清、百菌清-多菌灵混剂、氯氰菊酯在实验浓度范围内(0.1~50mg/g)明显抑制土壤转化酶活性;多菌灵、吡虫啉浓度低于0.1mg/g时,对转化酶有激活作用,而浓度高于0.5mg/g时抑制转化酶活性;百菌清和多菌灵联合使用,会使农药毒性明显增强;不同农药对大棚土壤、农田土壤转化酶活性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7.
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法处理吡虫啉农药废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优化反应条件,在2 L压力反应器内,对吡虫啉农药废水进行湿式过氧化氢氧化(WPO)和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CWPO)降解处理,考察了过氧化氢加入量、反应温度、进水pH值和催化剂等对反应过程与污染物降解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WPO和CWPO能在温和的条件下降解难于生物降解的吡虫啉农药废水.温度为110℃,压力为0.6 Mpa,过氧化氢用量为理论用量.进水pH值为3.5的条件下,WPO处理吡虫啉农药废水,COD去除率为47.7%;采用非均相Cu-Ni-Ce/SiO2催化剂,pH值为7.0.其他条件相同时,CWPO对相同吡虫啉农药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89.1%.计算得CWPO和WPO基于COD的第1阶段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1.2 kJ/mol和29.6 kJ/mol.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法为农药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吡虫啉生产废水属于典型的高浓度难降解毒性有机废水,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目前并无成熟的处理工艺可循.在2L压力反应器内,对吡虫啉农药废水进行湿式过氧化氢氧化(WPO)及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CWPO)降解处理.分别考察了过氧化氢加入量、反应温度、进水pH和催化剂等对反应过程与污染物降解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WPO和CWPO能在温和的条件下降解难于生物降解的吡虫啉农药废水,温度110℃.压力0.6MPa、双氧水用量为理论需氧量,进水pH=3.5的条件下,WPO处理吡虫啉农药废水,其COD去除率为47.7%;采用非均相Cu-Ni-Ce/SiO2催化剂,其它条件相同.pH=7.0.CWP0对同一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到89.1%.计算得到CWPO和WPO基于COD的第1阶段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1.2 kJ/mol和29.6 kJ/mol.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近年来,农业农药废水治理技术方法及其治理效果,展望了新的农药废水处理技术。同时指出了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将成为我国吡虫啉农药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新农药吡虫啉水解动力学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介绍了吡虫啉在不同酸、碱条件下的降解动力学情况.实验表明,吡虫啉在酸性、中性条件下比较稳定,不易水解,而在碱性条件下水解速度较快.通过对水解产物的鉴定,确定了水解产物主要是1(6氯—3吡啶甲基)—2咪唑酮,从而推测了有关吡虫啉的水解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