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3篇
基础理论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因子分离法区分NOx与人为、生物源VOCs(AVOCs、BVOCs)分别对东亚地区近地面O3浓度的纯贡献与协同贡献,基于区域空气质量模式(RAQM)讨论了2000年春、夏季排放源的总贡献以及协同贡献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光化学反应在日最大O3浓度的形成中占很大比例,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源的贡献夏季最大,南方受东亚季风影响,夏季最小.AVOCs与NOx、BVOCs与NOx的协同效应加强了光化学反应中O3的形成.AVOCs与NOx的协同贡献季节性变化特征显著,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夏季最小.BVOCs与NOx的协同贡献在我国南北方差异很大,春季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大部分地区,北方峰值出现在夏季.说明臭氧调控对策的制定除源排放大小外还须考虑地域差异和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2.
2013年12月初长江三角洲及周边地区重霾污染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WRF-CMAQ模型模拟了2013年12月1~9日长江三角洲及周边地区的一次重霾污染过程.初步探究灰霾天气下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区域输送过程,并定量研究了外部源区域输送和本地源对长江三角洲地区PM2.5的贡献.结果表明:模式能够合理再现灰霾天气下长江三角洲及周边地区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静稳天气下大气细颗粒物仍然存在着显著的区域输送.污染期间来自安徽、山东南部、苏北地区的跨界输送对长江三角洲区域PM2.5的贡献率分别为3.5%~24.9%、0.14%~30.0%、0.03%~17.5%.整个污染期间本地贡献占49%左右,本地贡献和外地贡献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3.
北京近交通主干线地区的臭氧生成效率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2004年9月27日至10月4日一冷锋系统途径北京并带来了大风和降水天气,为了解冷锋过境前后北京近交通主干线地区臭氧生成效率的变化,利用此期间北京外场观测资料和箱模式计算了臭氧生成率及生成效率.结果表明,臭氧生成率可由观测结果进行求算,表达式为Q·∑Zi·Ki·[VOCi]/KOh NO2·[NO2].臭氧生成效率(OPE)变化范围为1.5~6.0,均值约为3.0,冷锋系统过境前、后OPE变化不显著.削减近交通主干线地区的VOCs排放量能有效降低该地的臭氧浓度.  相似文献   
14.
长期土壤酸化模型(LTSAM)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碱总量守恒为基础,以Ulrich缓冲范围为模型主要框架建立了兼能描述酸性与石灰性土壤长期酸化反应过程的动态模型.经与SMART模型在理论设计和模拟结果两方面作对比之后,又利用新建模型以北京地区典型褐土为例进行了硫沉降与酸(H+)沉降的对比计算.结果表明:(1)LTSAM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土壤缓冲酸的主要机制.(2)模式运行即稳定又省时.(3)大气硫沉降不同于酸沉降.也就是说,硫沉降改变时,阳离子(尤其是主要离子)沉降量的变化应当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5.
东亚地区不同天气下的硫沉降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欧拉型硫沉降模式分析3个个例,讨论了东亚地区不同天气条件下硫总沉降、干沉降和湿沉降。不同天气条件下硫沉降的分布不同。干沉降与污染源的分布有很好的相关性,而总沉降的分布除决定于排放量外,还明显受到降水场分布的影响。24h硫沉降量一般为1.0~10.0mg/m2,最大可达32mg/m2,干沉降量的值为1.0~5.0mg/m2,最大值为14.8mg/m2,湿沉降量的值为0.5~7.0mg/m2,强降水区附近可达22mg/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